全面思 深入辨 辩证看

2019-03-28 01:23阎永锋
中学语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辨性辨析预测

阎永锋

【技法阐释】

高考作文试题,一般都会在考核考生的思辨能力方面提出较高要求,是否具有思辨性,业已成为衡量一篇考场作文成败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何谓思辨?思辨就是思考与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一个人一旦具备了思考与辨析的能力,自然也就拥有了思辨能力。

能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进行分析,能否清楚准确、明白有力地进行说理,是一篇文章是否具有思辨性的主要特征。那么,哪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辨能力,进而写出具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来呢?

一、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

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就是善于对作文试题及其所给材料进行全面的审视与分析,进而找出各个角度的议论点,然后依次围绕着各个点展开议论,并据此构思成文,而不是只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全面地看问题,才能对问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才能厘清其中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才能找准选材、立意、情感表达的方向,才能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来。以写作2013年新课标卷(根据“同学关系”调查结果作文)为例,在对试题及所给材料进行过全面审视与分析之后至少会发现三个议论点:1.同学关系的现状是怎样的;2.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3.怎样才能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围绕着第一个议论点,可以阐述“同学关系的现状总体上看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等观点;围绕着第二个议论点,可以表达“自我意识过强是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等看法;围绕着第三个议论点,可以提出“良好的同学关系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之上”等建议。因为三个议论点均源于试题所给材料,且全面概括了材料主旨内涵,所以围绕着它们展开论证,不但非常切题的,而且是既有“议事”,又有“明理”“导行”的,而如此全面地看问题,体现的是思维的广度,据此写成的作文自然就具有了思辨性。

二、要善于深入地看问题

要善于深入地看问题,就是善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看问题,就是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具体说就是将议论的层次自觉地从“就事论事”层面,一步步走向“就事说理”层面,进而让自己的作文走出肤浅,走向深邃。以写作2013年江苏卷(根据山洞探险惊扰蝴蝶作文)为例,试题所给材料不但内涵丰富,还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审题立意时如果只是停留在就蝴蝶说蝴蝶、就探险说探险、就材料谈材料的层面上,是不会写出有思辨性的好作文来的;如果能够由此及彼拓展开来、深挖下去,并与人类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得到并提炼出这样一些观点:“在探寻美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伤害到美”“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尊重他人的生存状态,不要随意干扰他人的生活”“维护生活秩序应该从细微处做起”“小陋习也会影响社会风气和国家形象”“要像蝴蝶那样,做一个追求宁静生活的人”等。显然,这些观点既是独到而有深度的,又彰显了浓厚的思辨色彩,只需任选其一来立意成文,就能写出切题且思辨性较强的佳作来。

三、要善于辩证地看问题

要善于辩证地看问题,就是善于坚持两点论,善于一分为二看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爱与恨、福与祸、苦与乐、毁与誉、成与败、大与小、快与慢等,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善于辩证地看问题,才能走出片面与极端,进而形成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或结论。以写作2013年湖北卷(根据容器的方与圆作文)为例,试题所给材料由生活现象切入,既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方与圆孰优孰劣的问题,又十分巧妙地引出了“方圆之间,各得其妙”的说法,以及蕴含其中的“上善若水任方圆”的观点。显然,无论是“方圆之间,各得其妙”这一说法,还是“上善若水任方圆”这一观点,都是站在一分为二的角度上的,都是立足于辩证思维的,既没有一味地肯定“方”而否定“圆”,也没有一味地肯定“圆”而否定“方”,基于此,考生只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选其一来立意成文,或表达“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的观点,或阐述“既不要明哲保身,也不要过于棱角分明”的道理,作文的思辨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名家示范】

拓展生命的跨度

陈 仓

美好的人生应该是立体的,多维的,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是讲究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合作,人际依存度极高,专业化、职业化的市场经济正在渐渐压缩个体生命的跨度,久而久之,人难免成为社会化生产线上的螺丝钉。

人有四肢五官七窍,皆是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求生存,谋发展,追求幸福的资本。以手臂为例,绝大部分人是右撇子,少数人是左撇子,双手并用,平衡发展,全面发展的全才极少。所以,自以为“正常”的右撇子不要嘲笑左撇子,很多所谓“正常”仅仅是庸常而已。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总是嘲笑赳赳武夫,“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难道不是懦夫的悲哀吗?弱不禁风的白领们私下嘲讽职业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却没有意识到英年早逝的风险与疾病缠身的危机。病夫难免失去一切,身体倒下,大脑何用?

市场经济越发达,专业化分工越细密,越需要“高、精、尖”人才,专业化分工的好处是社会和企业的效率越来越高,个人的职业能力越来越强。就人的生命质量、创造力和个人生活情趣而言,老做一种事,工作的力量会将人像钢筋一样压扁,或拉长,拉细。人若被迫努力精通一个专业,向上攀登,追求精深,一条道走到黑,路径依赖日久,单一专业反而成了限制个人横向发展的专业围墙。个人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高了,人的综合性、通达性、平衡性、外向拓展能力可能越来越差,失去很多生活情趣,生命失去宽度。长期、重复、枯燥的工作造成精神消耗过大,引起人对一种职业需求的边际效应递减,严重的会导致厌倦、焦虑、悲伤、烦躁、忧郁、抱怨等职业心理病。当下人的抱怨为什么那么多?问题在于经济学上的“二八定律”和“不值得定律”。一个人在职业围墙里太久,他的收益将从80%降到20%及其以下,一旦困死在职业围墙里,其个人收益将递减为0,“不值得定律”使人产生抱怨心理。

任何专业都有其独到优势,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只精通一个专业,又不懂得谦卑的专家很容易成为固执己见的偏家。一个学科,无论它多么高深,它仅仅是人类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一种立场、角度、方式和工具而已。人文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问题的科学,事实上,每一个学科仅仅是一种认识工具。文学描述的是现象和生动活泼的细节,往往难以深入事物的本质。历史学讲的是深刻的过往经验,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经济学关注的是成本与效率问题,往往不顾及道德、伦理、精神和人类的心灵与感情,即“一谈钱就伤感情”。法学关注的是秩序、公平与正义问题,往往较少考虑效率高低和人的感情,正如俗话所说,“法律是无情的”。社会学是对经验和现象的综合分析,重视共性,忽略个性,往往流于宽泛,显得不着边际。心理学关注的是人与动物的心理活动、行为和精神现象,往往忽视效率、规则和程序,忽视肉身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医学是关于肉身的科学,往往忽视人的精神现象。如果跨专业、多视角研究问题,专家就会成为通才、大家、大师。

在专家当道的当下,人们呼唤大师,惊呼人类创造力的衰退,悲叹我们处在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殊不知,高度专业化分工,过分职业化,客观上制约了人的横向发展。在各种专业领域之间,自以为是的专业崇拜是一种高级无知,唯我独尊的专家权威型傲慢是一种高层次浅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曾经指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是避免遭受经济学家的愚弄。其实,博学多才就会免遭更多的愚弄,多才多艺,则能最大限度地拓展生命的跨度,丰富生活,圆满生命。

(选自《西安晚报》)

【点 评】

这是一篇观点鲜明突出、条理清晰分明、说理透彻充分、思辨色彩浓厚的文章。

文章的思辨性源自作者看问题的全面性。针对“专业化、职业化的市场经济正在渐渐压缩个体生命的跨度”这一问题,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拓展生命的跨度”,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能够立得住、信得过,作者不但从“是什么”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还从“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如此既让人知其然又让人知其所以然,既有“议事”“明理”又有“导行”的分析说理,显然是站在整体的全面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的结果。

文章的思辨性源自作者看问题的深入。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在该段中,作者不但分析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分工的好处”,还分析论述了人的生命质量、创造力和个人生活情趣,以及“人的综合性、通达性、平衡性、外向拓展能力”等是怎样“越来越差”,人的“厌倦、焦虑、悲伤、烦躁、忧郁、抱怨等职业心理病”是怎样越来越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分析,文章思辨性之强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章的思辨性源自作者看问题的辩证。以第四自然段为例,在该段中,作者先从总体的角度辩证分析并指出:“任何专业都有其独到优势,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然后以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为例,既辨析了它们各自的正面的作用与价值,又辨析了它们各自的不足与局限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与辨析,文章的思辨色彩才愈加浓烈。

【佳作展示1】

预测与现实

一考生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现代人大多都会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改变自己的计划。不过,天气预报也会有不准的时候。当一个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气预报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装,结果遇上的却是一个艳阳天,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吧。

其实,生活的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没有规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据现状和一些规律,推测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未来。当然,预测,并不是现实,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赖预测,毕竟,有些预测也许不会成真。

然而,总是有人会选择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好的预测,并且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那只是预测,不一定成真。却经常会忽略,有些预测是空穴来风,假使他不以为然,那些目前还只是预测的结果很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就如蔡桓公不听名医扁鹊对于他身体情况的预测,没有在病症刚显露之时及时治疗,等到真正病入膏肓,连名医都无法救治之时,才有了后悔的意思,却再也无力回天。又如项羽不听范增对于留下刘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预测,没有及时免除后患,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因为不相信预测而最后使预测成真的例子远不止这些,却总还是会有人重蹈覆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任何预测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前的情况持续下去,预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任何的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不希望成真的预测实现不了。试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开始就听取了扁鹊的话积极治疗,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预测不就不会实现了吗?所以说,预测的最终实现与否,实际上都在于你自己。

对于预测,应当接受,并不是说预测一定会成真,而是说要接受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其做好准备。假如预测到的结果是理想的,那就应该尽力而为;假如预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也不要被预测所束缚,因为它不一定会实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点 评】

这是2017年上海卷考场佳作,是一篇充满辩证思维的文章。开头的巧克力之喻不但很切题,也很新颖;蔡桓公讳疾忌医、项羽不听范增忠告等两个历史典故先后两次使用,绝非素材积累捉襟见肘的无奈重复,而是推断分析的实际需要,是思维深入推进的刻意安排。

【佳作展示2】

阅读是一种孤独

一考生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 《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点 评】

这篇考场佳作的优点很多:一是观点明,二是思路清,三是语言美,而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围绕着“阅读”这一论题,考生不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阅读是一种孤独”,还从“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三个方面展开论证。从“环境”到“心理”再到“精神”,是由物到人、由外到内来思考辨析的,从“心理”到“精神”是由个体到整体、由生活到人生来思考辨析的,如此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辨析,增强了文章的思辨性和说服力,读者自然心悦诚服。

猜你喜欢
思辨性辨析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