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案例分析

2019-03-29 12:01王若帆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王若帆

【摘要】目前,企业之间交易往来最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是银行承兑汇票,以我国目前阶段来说,在票据出票、收票、背书周转等各个环节银行承兑汇票都要面对许多风险,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各类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及合理控制,以期推动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以农行39亿票据案为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与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控制相关理论,给出了提高我国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控制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控制;风险案件

一、银行承兑汇票国内现状

(一)银行承兑汇票国内现状

从2000年起,我国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整个业务取得了迅猛发展。在中国目前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规模仍保持了稳定的小幅度增长。

2017年,票据业务量步入正常回归期。1-9月份,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3.2万亿元,同比下降3.1%;9月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8.1万亿元,比6月末下降2.4%。票据承兑余额降幅趋缓,9月末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余额8.07万亿元,较6月末余额下降1475亿元,下降2.77%,降幅比上季度收窄12.5个百分点。1-9月份,金融机构累计贴现31.2万亿元,同比下降55.6%,较1-6月份少降1.3个百分点;期末贴现余额为3.7万亿元,同比下降34.4%。第三季度票据融资余额在各项贷款中占比3.18%,比上季末仅下降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持有票据资产的意愿开始恢复,票据市场呈现企稳迹象。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盈利空间缩小,金融监管日渐严格,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违约风险的提高都对票据业务风险预防提出了挑战。

二、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一)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事件简述

农业银行在2016年1月22日突然发声称农行北京分行两名员工私自将该行价值38亿元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进行了转贴现,且未对该行为进行记录,资金也未上缴农行,绝大部分资金被私自投入股市,由于股市波动造成股价下跌,资金严重缺口从而此事被揭发。具体来说是的一笔农行某北京分行与某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式转贴现业务,该业务在回购期前,票据本不得转出,但在北京分行两名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将此票据进行了转贴现获得了资金,继而非法投入股市而后资金却并没有回到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的交易账户,大部分资金非法进入股市,最后股价下跌,使得资金无法全额收回,风险爆发。

针对该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对票据市场普遍存在的风险给予提示,农行以及其他行都对汇票业务进行了彻底的风险监测。在此期间,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停止了承兑汇票业务的交易,使得大量违规资金紧急从股市抽回造成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也引起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缺。该案之后,由于春节来临,市场资金短缺,银行间票据业务受到影响利率急剧上升。利率从之前的2.5%在仅仅几天内就到了3.6%附近,使得汇票贴现成本增加接近40%。

(二)农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虽然农银行制定了银行承兑汇票相关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仍存在一些漏洞。

1.农行和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考核制度关注绩效轻视风险,缺乏风险意识。2.目前农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员工的约束随着岗位的提高而减弱,尤其是对管理层缺乏足够的约束。3.由于内部监管缺乏足够的有效性和独立性,使得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不遵守内控制度的情况发生。

(二)农业银行监督评级机制的不完善

(1)目前农行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仍然偏少,培训、准人标准以及考核制度也相对缺乏,造成了部分审计部门员工专业能力与素养的不足。(2)虽然农业银行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根据查阅,农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大部分精力放在对不良资产的审核、清收和保全,对其他方面未及时地评估和管理。同时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的管理分散于各个部门,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缺乏也导致了不能及时监控和预防风险。

(三)从业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紧急通知》中指出,目前商业银行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违规操作频发、风险意识淡薄,一是商业银行违反印、押、证相关管理规定;二是商业银行违反承兑汇票查询查复规定;三是商业银行违反信贷风险管理流程规定。该案例主要还是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造成的。

(四)风险管理流程不完善

操作风险是最为应该被扼杀在风险管理的风险。风险报告制度是风险管理流程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农行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没有具体的风险报告制度,也未收到重视。即使风险管理报告到总部票据业务处理中心,也经常未及时重视,时效性收到影响,其作用大幅度削弱。

三、提高防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

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应该提高对票据业务相关人员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素质的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分清真假汇票,把控好票据审查这一难关。同时,也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二)规范业务流程,严防操作风险

健全銀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银行应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管,防范票据贴现的风险,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严格细分验票、查询、授信、审查、审批、贷前查询、放贷、贷后管理、贷后定期查询、到期收款、收贷等环节流程,保证业务合规安全的执行。

(三)加强业务监管,严格责任追究

对贴现业务的贷后管理银行也不能忽视,应当重视贴现票据的日常管理,严格其入库和调阅管理,贴现票据应当视同为重要空白凭证,由会计部门保管。

每日终前由运营主管或主管授权人进行检查,核对相符随现金箱包入库。坚持做到银行网点负责人、上级行运营财会部门要定期对贴现票据进行检查,对实物进行查库盘点,防止票据调包失窃。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违反相关规定的进行严格责任追究,监管部门如若未发现也应该追究监管不力责任。

(四)加强从业人员教育,严防道德风险发生

银行要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及素质培养,提高职业道德意识,防范道德风险。银行牢固稳健经营理念,把各个业务的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以资金安全为前提,发展银行业务。

(五)建立统一的信息体系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性也是我国目前银行票据业务风险很大的一大原因。要解决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就需要建议一个统一的客户信用系统。我国商业银行都是单独搜集客户资料,并进行信用评级、审核和授信,这种制度造成了在银行间信息严重的不对称从而产生风险。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规范流程及建议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风险控制研究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