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2019-03-29 12:01付昱欣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关系国有企业

付昱欣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对企业发展速度及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为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目标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为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定义及功能,研究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探究了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关系

企业为加强内部控制需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但是也存在一定差别。首先,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的管理目标相同,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其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内容及重点不同,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为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收支情况;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为审核企业财务情况,分析、评估企业经济活动。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内部审计定义及功能

(一)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对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由专门审计部门及专业审计人员负责,其主要职责为分析、评估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审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完善、监管制度是否完善、财务部门会计信息是否准确等)。

(二)内部审计部门功能

1.控制功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控制功能,其主要职责是分析、研究国有企业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并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及需求,明确企业发展方向,这对企业制定正确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监督功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另一项工作就是监督,这也是确保国有企业可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进行监察及管理工作。审计部门应监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收支、贷款、担保等经济工作,保证国有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善性,才能有效提升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质量,推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3.评价功能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自主性也在不断提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应由审计部门分析、评估企业运营情况、经济效益水平等,从而科学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调整企业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稳定发展。此外,通过审计部门的评估可使各部门了解自己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有利于提升各部门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4.服务功能

服务功能则属于审计部门最重要的功能,企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目的是审核企业财务工作质量,并依据其审核结果制定经营决策,这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审计部门应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并加强对企业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管及评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评估结果。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一)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且具有权威地位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由企业领导人直接管理内部审计部门,正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管理,其工作效率更高。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独立性及权利,且其独立性明显高于财务管理部门,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可顺利进行。此外,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向各部门及所有员工传达企业管理者、决策者的要求,并由企业员工充分落实,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二)内部审计部门的约束地位与监管地位

近年来,各行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国有企业应不断进行改革、优化,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原本采用的单一投资主体这一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国有企业为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目标,需向着混合型企业方向发展,逐渐增加混合型企业数目。国有企业在向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时,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约束及监管的积极作用,充分落实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相关规范,加强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审计及管理,以免企业内部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在保证企业资产稳定性的同时增加新产业收入,才能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三)内部审计部门的法律地位及制度地位

任何行业、企业的发展应符合我国法律及法规规定,以规避企业违法风险。而国有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应遵循我国法律法规、相关制度,才能合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我国宏观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制度地位、法律地位将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经营情况了解程度较高,同时也掌握了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因而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依据国有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制定内部审计机制,并依据我国相关政策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三、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可顺利进行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联系,两者将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国有企业可通过定期审核企业财务情况,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规避各种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决策正确性,国有企业应不斷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此外,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准确数据支持。所有国有企业继续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并且由企业内部专业审计人员负责审计工作,详细分析、审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依据企业发展方向,对企业之前一段时间的财务工作进行审核、检查。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对本企业成本、财务运行情况等的审核,才能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降低企业面临的会计风险。

(二)提升财务工作者职业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会计工作者职业素质、道德品德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国有企业会计工作者不仅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具备较高水平职业素质及职业道德。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并由管理人员对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所有管理人员应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充分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提升工作速度,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此外,国有企业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可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财务情况、运营情况,科学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企业还应依据内部审计结果不断改革责任制度,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财务管理工作者还应不断学习与财务工作相关的知识,提升其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责任意识,才能保证其工作质量,推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三)改革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企业审计人员应了解企业财务部门业务活动控制点,保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针对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可顺利进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依据企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出建议。此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还应为企业财务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建议,这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管理者大多采用间接管理方式,而内部审计工作可保证企业控制制度充分落实。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是监督、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为推动国有企业稳定、持续发展,需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部门应在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检查及监督,提升内部控制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国有企业应明确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依据企业发展情况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关系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