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商业经济与信息化的创新管理

2019-03-29 12:01冯俊霞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信息化

冯俊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目前,我国信息化已经迈向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以物联网和云计算机为核心技术,实现检测控制的4C革命,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要推动商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商业经济的信息化创新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将现代的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管理工作之中,创新管理模式和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商业经济;信息化;创新管理

自我国实行“互联网+”以来,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信息化的影响。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商业经济要不断发展和进步就要结合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创新各项技术和方针,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商业经济管理之中。现代商业经济具有用户至上、创造需求、公平竞争、价值链创新等发展特征,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商业经济更加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利用互联网解决各种限制问题,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信息化的深入也为商业经济带来了更多发展动力,创新了商业经济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价值链的创新,也提升了企业竞争的公平性。在这种发展趋势之下,管理工作需要更近一步的创新和完善,从技术创新人手,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一、信息化背景下商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特征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商业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特点:第一,以用户为主,重视用户体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第二,创造需求。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经济市场在不断开拓和创新,中小型企业不再受到区域的限制,增强了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创新了价值链,增加了互联网运营的方式,进而加大了用户数量,促进了价值链的创新;第四,公平竞争。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模式,中小型企业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增加了自身的竞争能力、缩短了自身与大型企业之间距离。利用信息化技术中小型企业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加快速且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减少了区域、规模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进而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也日益增多,最终逐渐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关系,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和发展,推动我国商业经济的整体进步。

(二)存在问题

目前,在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商业经济虽然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但仍旧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受到信息化的影响,商业经济中数码、家纺、服饰等消费行业发展较快,而工业在商业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也就是说,商业经济的发展并不平衡,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对不同地域的企业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大量的现代化企业,而二三线城市中的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较为薄弱,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可见,信息化背景下,商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区域上的不平衡;其次,经济融合存在困难。虽然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商业经济的进步,各个中小型企业都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但许多企业并没有完全与信息化时代相融,导致各个中小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客户潜在价值,产品的线上和线下定位于实际不符,损害了企业利益,影响我国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了解信息化背景下,商业经济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完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实现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双重创新,为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二、商业经济管理的技术创新

(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要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要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在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技术创新管理尤为重要。技术和资源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如果企业拥有其他企业么有的技术或资源就能在市场上长期立足。所以,企业创新管理是色重要的管理工作,其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安排、创新能力培养等内容。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来为企业开发新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的机会,对所创造的机会进行正确的评价,紧抓具有价值的机会,将其投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之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决策管理。实施该项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创新战略的制定效率,加速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推广,提升技术创新管理的实效性;第二,环节管理。其中包括新产品生产、营销、技术开发等房名的管理,明确计划创新的各个环节,确保技术创新管理的顺利开展;第三,重要因素管理。重要因素包括技术信息、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主要针对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进行管理,以此保障技术人员的利益与创新积极性。由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技术需求和创新目标,所以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常见的创新管理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基于战略分析的管理、创新能力管理、资源管理。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管理

在信息化的影响之下,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更加激烈,技术创新成为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如果缺少创新能力,那么信息化不过是手工向电子操作的转换,并没有更多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管理要实现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强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有效的存储、分析系统,将技术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以此实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将企业向现代化管理推进,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新的概念和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业务流程、完善管理方式,进而提升企业生产和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到创新与技术的相辅相成,实现企业管理的统筹兼顾,为我国商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三、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适应时代发展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不仅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和理念的应用,还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加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在信息化创新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充分了解自身问题,并针对问题原因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我机构人员冗余、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就是我国企业常见的问题之一。虽然一些企业有针对这项问题加以改进,但改进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因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职员创新能力较差,企业整体发展滞缓,缺失创新技术人员的带领与引导。所以,企业需要从外部吸纳更多的创新力量,采用更多创新逆差,从根本上解决部门办事效率问题。尤其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企业内部的改革,利用计算机实现人员管理,使管理和创新工作更加高效。

(二)提升管理水平

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要增加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将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等内容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做好日常工作的监督和控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和奖惩方式。例如,如果该管理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管理问题,且其管理的区域内也未出现任何问题,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该职员进行资金奖励。反之,则对该职员处以相应的惩罚,如果情节严重也可以将该职员开除,以此加强企业职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有效的奖惩制度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此外,管理人员还要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职员的日常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实现量化管理,如果某部门派发任务,可以根据任务要去和实施情况进行任务的细化,计算出每天工作量的最小数值,将该数值作为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审核标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记录和分析,审核各个员工的业绩情况,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创新管理文化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内容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文化内涵的竞争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内容之一。企业要在知识信息时代立足就要增加自身的文化与内涵,通过健全的企业文化来增加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为此,首先要明确企业领导的责任,领导自身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将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要明确企业的业务范畴,加大企业文化与企业业务之间的联系,通过企业文化拉彰显企业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展示企业特色,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例如,在矿物企业之中,可以将刻苦、敬业、勤奋作为核心企业文化,通过此类企业文化来鼓舞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此外,企业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根据企业文化构建企业规章制度,增加企业文化特色好管理效率,使企业与信息化时代有效兼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要促进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企业创新管理,积极利用信息化技術,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多元化的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创新型管理模式对积分制管理的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