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2019-03-29 12:01张悦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张悦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逐渐完善,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相关的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下面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

吴水澎等(2010)将控制的理论作为了基本点,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对内部控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研究,也就是以COSO报告为出发点,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构建出了适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结构框架,主要有五点内容,分别是:对企业内部的环境的控制的改良,风险的全方位评估,打造优良的控制活动,增加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你强度;除此之外,还建议企业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具体规定,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建设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林钟高、郑军(2012)对已有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契约经济学的理论,首先对内部控制的属性进行了确定,确定内部控制为利益评价关系的属性。同时也,新制度的经济学为根本出发点,更加深入地探讨了,内部控制契约中,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打造出了因素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分配的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然后,对内部控制和契约之间的共存性以及互动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将利益分配的追求以及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作为了来评判企业内部控制契约公平与否的基本条件。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谢志华(2013)提出了在企业控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它的内部会逐渐的产生和形成,有关于控制工作,公司治理以及风险管理的一个有机系统,就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三者而言,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局限在理论的范围之内,已经上升到了实践的高度,是实践的过程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整体的歷史进行了回顾,并进行了相应的逻辑推理,探究了三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并以此为根本,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整,构建出了有利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结构,避免了企业管理系统中出现交叉和重复的情况,实现了企业系统管理一体化的目的。

三、内部控制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

(一)外部环境

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联系紧密。Gongetal(2013)利用来自美国证券市场的样本,研究母国投资者保护和所有权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跨国上市公司位于弱投资者保护的国家时,两者显著正相关;当处于强投资者保护时,正相关关系不显著。Maslietal.(2010)发现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监督技术后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缺陷风险,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小。刘启亮等(2012)发现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差。佟岩等(2012)则重点研究了市场集中程度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影响,发现两者呈倒u型关系。就我国内部控制相关规范以及配套指引的发布必然对其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而言,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正相关,与政府对经济所实施的干预程度负相关,区别地方政府和非政府控制其在上市企业中所表现的效果更为明显。

(二)首先,内部因素最初从公司基本特征、公司治理、企业自身状况方面进行验证

公司基本特征方面,D0vleetal.(2007)和Ashbaugh一Skaifeetal.(2007)的研究影响力最大。其研究研究发现,公司上市时间越长、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低,而业务复杂度较高、变革程度较大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GeandMcVay(2005)发现重大缺陷的披露与经营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和利润负相关。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信息技术为实现内部控制适应大环境的变化这一任务提供了可能性,基于权利控制的内部控制转变为基于信息观的内部控制有着深远的意义(杨雄胜,2005)。此外,还有学者研究发现战略、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具有内在联系,企业内部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必须而且能贯彻战略。在企业自身状况状况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具体实施具有显著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然而提到公司治理必然离不开其实施主体:管理层。换言之,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必然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张继德等(2013)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的有效性受到管理层、组织结构、员工素质与信息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共同作用。我国学者在不同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具体地,逐东等(2014)的研究指出提高高管的激励水平是提高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兼具行政背景的高管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通常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李元霞等(2017)以房地产上市企业为例进一步证实高管薪酬在政治关联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审计委员会所具有的专业性越强通常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高,但高管集权对这一影响会产生干扰(刘效、姚海蠢,2014)。陈汉文、周中胜(2014)的研究结论表明:内部控制实施的重中之重是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及严格而健全的监督机制。

综上所述,相关专家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作用以及内部控制的方法、内部控制经济后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总体而言,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的研究也应该与时俱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