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履约保证保险研究

2019-03-29 12:01周晓斌杨佳华陈军肖锋
商情 2019年7期

周晓斌 杨佳华 陈军 肖锋

【摘要】电网企业每年涉及物资招标采购项目及建设施工项目众多,存在大量保证金账面余额,其中,履约保证金最高为中标合同金额的10%,而由于各类管理因素,履约保证金的退还时间较长,大量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增加企业经营和管理负担,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堵塞企业血液流通。基于目前履约保证金管理现状,结合中央有关政策要求,在履约环节引入保证保险势在必行。

【关键词】合同履约;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

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企业负担,中央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保函替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对工程建设物资履约保证环节提出了新的技术和模式发展要求。新形势、新要求下,电网企业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响应国家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的号召,正积极探索物资履约保证新模式。

一、履约保证保险在电网领域的含义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领域,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由汽车消费贷款合同中的借款人担保,在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向作为被保险人的贷款人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合同。保证保险人在承担相应保险责任后,有权依据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向借款人(投保人)予以追偿。

在建设工程领域,履约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对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一种保证担保方式。如果出现承包商的原因导致其所承包的工程不能按合同履行完成,则由保险公司代为履行责任或赔偿发包人的损失。保险公司代为履行责任或赔偿后,可向承包商进行追偿。

根据以上在建設工程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领域保证保险的应用及概念,参考地方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中对履约保证保险的定义,可以总结出在电网领域,履约保证保险是指在物资合同/T程建设履约过程中因为供应商/承包商的问题导致其所供应的物资或所承包的工程不能按合同履行完成,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代为负责赔偿的一种保险形式。

二、履约保证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在电网企业推行履约保证保险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可行。随着保证保险被新《保险法》纳入财产保险范围,政府发布《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我国保证保险业务所具备的资金融通功能将被进一步激活,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的保证保险无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其次,法律可行。国家层面,既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关于公布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针对工程领域保证保险的推行进行了明确规定,也有《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履约保证金的应用做出规定。地方层面,已有湖北、四川等市政府试点颁布建设工程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地方性规范文件。

再有,经验可鉴。一方面,履约保证保险在汽车消费、建设工程领域的实践应用为国网公司推行履约保证保险提供了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四川、云南、湖北等地推行的履约保证保险已取得一定成效,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人民保险等几家大的保险公司都已推出相关业务,并出具了保险保函,这对推广工程保证保险替代履约保证金的现金担保方式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其实施细则对电网企业推行履约保证保险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三、履约保证保险的实施路径

电网金融单位可与电网企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借助电网大数据库的优势,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分级评价,识别、筛选出资信好的供应商,同时进行相关保险产品的设计,并引入系统供应商管理平台。供应商在得到中标通知后可通过系统供应商管理平台购买相应履约保险服务产品。在合同履约过程中,金融单位可直接在系统中获取供应商合同履约状态信息,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以及时处理违约情况。一旦发生违约,立即进入索赔阶段。

四、履约保证保险的价值分析

由于电网企业招标项目类型较多,所需物资的品质要求高,存在许多供应商/承包商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履约,造成公司资产损失。履约保证保险既可以担保承包商的履约能力和信用,又可以作为一种后备资源,当供应商/承包商出现履约危机时,保险公司会协助其克服危机。因此,在电网企业推行履约保证保险有助于降低公司承担的供应商违约风险,也可以减轻中标单位的资金负担。

从金融单位角度来看,据相关统计,假设每年电网企业投资规模为1000亿元,按10%的履约保证金来估算,约产生100亿的履约保证金,转换为履约保证保险的话,具有巨大的市场。从电网企业角度来看,可以避免因质保周期长而为付质保金付出的各类管理成本;降低资金沉淀,有效节约管理成本,有力支持供给侧改革;同时也能起到约束供应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保险费率的调整,引导供应商提供优质产品,减少了产生工作偏差的可能性,实现了管理上的降本增效。从电网企业供应商角度来看,可以减少资金垫付压力,质保款支付与公司投资计划可以实现年度同步,履约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并在后续保费差异化调整中形成反馈,促进产业金融板块的快速优质发展。

五、总结

履约保证保险机制的引入是顺应保险业发展和政策要求的必然产物。在合同履约环节引入保证保险,落实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响应国家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的政策和号召。用保险保函缴纳保证金将会带来很大的便利:一方面,电网企业能压降冗余资金规模,通过保险转移部分违约责任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能释放供应商的履约保证金,减轻供应商资金压力,从而能够引导供应商提供优质产品服务。此外,利用商业保险的方式能转嫁电网企业采购领域的管理风险,这种创新手段也能为电网企业金融平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