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公司贷款管理及风险控制

2019-03-29 12:01高雅琪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贷款人准备金借款人

高雅琪

贷款业务是财务公司的利润来源点,为了防范信用风险给财务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贷款发放期间我们随时监督企业的经营情况,在贷款后期我们更加注重风险的管理,这种监控模式使得财务公司的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发生率大大降低了,这对财务公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财务公司贷款管理及风险控制。

一、及早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

由于经营中的借款者的信用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随着实际操作中各种实际情况的发生,会出现贷款风险,贷款人会根据一些信号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产生。

二、贷款分类管理

根据银监会对贷款项目各项指标的分析,给定了每个指标所在区间所对应的贷款分类,主要将贷款按其风险分为以下五类:

(一)正常类贷款

这是一类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最安全的贷款。这类贷款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贷款,而不会发生延时付款或者违约的情况。当然我们对这一类贷款的审核也比较严格,只有满足所有的条件我们才能将其确定为正常类贷款,这样财务公司对这类贷款的监督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才会相对较低。但是一旦我们忽视某一项关键风险因素将其确定为正常类贷款,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可能会超过我们所预见的。

(二)关注类贷款

这一类贷款表明借款企业可能不能够按时偿还本息。经营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在后在后期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还款的时间。但是这类风险信后还不太明显,就这需要我们从企业其他方面来了解清楚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一些不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如一些无关紧要信贷文件的缺失,在实质上能确认为关注类贷款。

(三)次级类贷款

这一类贷款已经明显表现出企业还款能力的不足,或者是企业所提供的担保不能够完全抵偿财务公司发放的贷款。这是我们就要对显现的明显风险因素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分析发生这项风险的原因以及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对于不可逆的损失,我们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但是,如果由于暂时性的企业转型或者是技术升级而造成的企业现金流下降,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的将这项贷款确定为次级类贷款。

(四)可疑类贷款

这类贷款肯定会给财务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我们不能够大致确定损失的金额。这时已经存在明显风险特征,企业的净值或者第三方担保不能够完全偿还贷款人本息。第一,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造成风险的来源,以及我们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掌握这类贷款明显的缺陷特征。第二,这类贷款存在一定待明确的可疑因素,比如企业因为兼并、收购、企业重大人事变动,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企业形成有利或者不利因素。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财务公司一定会以内这类贷款遭受损失。

(五)损失类贷款

这类贷款会使财务公司遭受到较大的损失,即使在有第三方担保人的情况下,本息的大部分仍然不能够收回。企业出现严重的亏损,贷款人基本上放弃将这项贷款作为资产,但是为了将财务公司的损失降到最小,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这项贷款业务的监督,但是也不能因为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这项贷款上,否则我们的损失将会更大。

三、建立贷款准备金制度

这主要是用于防范贷款风险,在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而对贷款人造成不良影响时,弥补贷款人不能正常收回贷款而制定的一种准备金制度。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一般准备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准备金总额在期末不得低于贷款总额的1%,而且一季度提取一次。风险不同的贷款分类按照不同的计提比例计提准备金,而且可以根据特殊情况左右变化1/5: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准备金提取比重分别为2%、25%、50%、100%。

四、贷后风险管理

当发放的贷款存在收回风险时,我们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

(一)制定風险贷款的管理标准

我们可以根据参考以下目标对发生风险的贷款采取一定的措施:1.财务公司损失减到最小;2.保持在市场中的良好地位;3.维护股东的权益;4.与借款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5.加强与外界相关机构的联系。

(二)剖析产生风险贷款原因

解决风险贷款问题的重要环节就是分析问题贷款产生的根源,分析贷款业务每个环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确定处理措施。

(三)选择风险贷款的管理措施

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风险贷款:

1.在能力允许情况下,帮助借款企业恢复正常运作,可以指派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生产水平。

2.转移借款人,财务公司向借款客户要求转移还债对象,从而降低财务公司损失,第三方归还借款人的问题贷款。

3.债务重组,当借款人问题不甚严重时,可以采用债务重组的方法。财务公司在贷款重组过程中,应当以防范风险为目的,积极参与、灵活解决,以保证信贷债权的实现。

4.清算抵押品,依法清偿抵押品必须要得到借款者的充分合作,对抵押品进行清算用于偿还债务。

5.诉诸法律,我们可以按照法律程的规定,要求借款人清偿其借款。或者是向有关部门要求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维护自身的利益。但破产过程复杂,费用较高,财务公司决策前应充分考量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6.冲销呆账,在采取各种措施后我们仍不能收回贷款的,我们就要在内部消化这笔损失对其进行冲销。但是问题没有那么严重的前四类贷款不得冲销,只允许最后一类亏损严重的贷款进行冲销。财务公司总部统一掌握呆账准备金,各分支机构无权自行冲销呆账。

猜你喜欢
贷款人准备金借款人
关于“债”的事儿,你必须知道
成都推出研发准备金补助
小微企业借款人
“裸贷”
热词
基于獵opula函数的随机性准备金进展法
保险企业计提准备金涉税处理
美国最后贷款人: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