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文献综述

2019-03-29 12:01马汇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会计政策商业银行

马汇

【摘要】贷款损失准备(LLP),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贷款的准备金,是基于贷款损失评估所提取的准备金,用于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对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關键词】商业银行;会计政策;信号传递;资本充足率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

(一)国外研究文献

1.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的研究

Borio(2001)研究发现通过对逆周期LLP计提方法的应用,可以对商业银行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在经济上行时期多计提的能够应付经济下行时面临的信贷损失的冲击。

Burroni et a1(2009)在他们的研究中,通过将西班牙银行体系下的动态制度规范与国际新会计准则下“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和计提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在国际新准则预期损失法下,动态准备金制度该如何发挥作用,同时也比较了国际新会计准备中的预期损失法与动态准备金制度之间的异同点。

2.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信号传递

Beaver et a1(1989)认为,只有在银行拥有相当多的利润用于抵御不良贷款可能的风险时,才会增加LLP计提的。因此,当银行增加计提的LLP时可以预测到商业银行未来会产生较多的利润。另一方面,银行增加计提LLP的行为也有可能会被资本市场解读成为一个银行经营发展中的消极信号,即余额的增长会预示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Greenspan(1995)通过分析认为,在经济上升期,随着银行信贷的不断扩张,贷款发展迅速和良好,盈利的水平也随之提高,出于向外部投资者释放银行发展的正面信息的考虑,银行的管理层会有意识地减少的计提。但是在经济衰退下行时期,由于贷款违约风险的提高,发生的不良贷款也随之上升,银行实际计提的的也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加。

3.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管理

Wahlen(1994)研究发现,银行利润水平的变动情况是外部投资者用于评价银行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参考信息,因此银行的经理人尝试着进行利润平滑以减少银行利润水平的起伏程度。所以很多银行经理人就通过操纵LTJP来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盈余水平的波动。Bouvatier and lepetip(2005)的研究证实,当银行预估未来的盈利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时,商业银行经理人管理层会减少LLP的实际计提额,试图将盈利的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Curico and hasan(2005)以1996-2006年欧洲区和非欧洲区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LLP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银行计提的LLP是否具有传递银行未来盈利的信号作用,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非欧洲区的银行更加倾向于利用LLP来进行利润平滑以及利用向外界传递银行未来盈利信息。

(二)国内研究文献

1.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的研究

孙连友(2004)在研究中介绍了西班牙银行的动态制度,并指出西班牙银行也中的动态制度在计提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通过在经济上行时期预期未来的损失多计提,而当经济处于下行时期时,从而拥有足够的准备金用以面对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需要指出的是,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是建立在有充分的经济周期数据基础上的。

李宇嘉和陆军(2008)在研究中主要是从商业银行信贷定价的视角出发,通过应用预测理论构建出了一个银行的理论计算模型,并且分析了该计提模型实际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对称和会计历史成本法的情况下,以五级分类法为基础所计提的银行并不能完全覆盖贷款的预期损失,前瞻性地计提的是必要的。二位学者在研究中也对比分析了西班牙在实践中应用动态准备金计提法和未来现金流折现法的优缺点。

2.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信号传递

王海霞(20HD4)发现,银行经理人从提升银行盈余水平及提高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会降低银行实际LLP的计提额,如此做的后果,无疑将会提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水平,会提高银行未来面临的风险水平和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稳健性。段军山(2011)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商业银行的盈余波动较为起伏时,会加剧商业银行内部经理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对于银行自身经营情况的不对称程度,处于打消外界疑虑的考虑,此时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便成为了传递银行健康发展、经营稳定的有效工具。银行的管理者将会运用LLP这一信号传递工具把银行稳健的经营管理和利润水平的积极情况传递给外界的相关机构和人士。

二、小结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

(一)目前商业银行研究的重点在LLP计提方式的探讨、银行LLP计提动机和目的的研究、对计提LLPJ顺周期性的研究等几个方面,且国内外的实证文献十分丰富,理论研究也相对成熟。

(二)对于商业银行之间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的研究有限,国外目前也仅有Ananderjan et al(2005);和Yeh(2005)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而国内很少展开对商业之间银行LLP计提效率和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

(三)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信号传递进一步解释:由于盈利的波动性是外界衡量银行风险的一个关键指标,所以银行的管理者试图降低盈利的波动性来减少风险。许多商业银行用贷款损失准备金来操控利润,以缓解利润波动。

猜你喜欢
会计政策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新准则下境外子公司合并报表编制的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职业责任的影响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