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做法与体会

2019-03-29 12:01李哲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做法体会保护

李哲

【摘要】西大洋水库作为保定市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关系着保定全市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产、生活稳定。本文主要论述了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概况,介绍了保定市政府对加强西大洋水库水环境管理所采取的措施,进而论述了对保护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的工作体会,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抛砖引玉。

【关键词】西大洋水库;保护;做法;体会

近年来,保定市政府将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作为全市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制定出台了保护区管理办法,采取了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库区上游企业污染治理、彻底取缔网箱养鱼、加强库区和上游水质监控等措施,有力地保护了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

一、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概况

(一)划定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西大洋水库距保定市区约65公里,始建于1958年,水库总设計容量10.7亿立方米,上游有51条大小支流汇集,控制流域面积4420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由于保定市区原供水水源一一一亩泉地下水因连年超采及气候干旱,水位逐年下降,保定市生产、生活用水面临严重困难,将西大洋水库作为保定市饮用水源地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1997年,保定市投资3.98亿元修建西大洋水库引水入市工程,2000年引水工程开通,并于2006年6月起向保定市区正式供水。

(二)编制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1998月9月,保定市组织编制了《保定市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报告》,划定了西大洋水库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并经省政府批准。2000年又分别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西大洋水库水质保护工作的决定》和《西大洋水库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为西大洋水库水质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管理依据。在2006年水源地保护区重新核定与划分工作中,维持了原划分范围。在完成上述基础工作后,2007年10月,《保定市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完成编制,将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三)规范设置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标志牌

保定市现有西大洋水库与王快水库两个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及一亩泉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2009年7月,保定市在以上水源地保护区组织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交通警示标、宣传标牌等标志,设置工作在环保、水利、公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及水库管理处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下,目前,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和一亩泉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各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标志牌全部设置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西大洋水库的重要作用

西大洋水库不仅作为保定市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更承担着保障北京市应急供水的重任,保障首都北京饮用水安全。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出现用水紧缺状况,为保障首都北京用水安全,2004年,西大洋水库被确定为北京市应急供水水源地。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西大洋水库与河北省内的石家庄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保定王快水库一起被确定为北京奥运饮用水备用水源地,通过南水北调干渠向北京进行应急输水。

二、加强西大洋水库水环境管理

(一)结束网箱养鱼,库区实行封闭管理

2000年西大洋水库向保定市区引水工程正式开通后,由于库区存在的网箱养鱼污染,以及旅游、宾馆饭店、上游企业的排污,使引水水质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下,西大洋水上公安分局成立,与水政监察大队和环保稽查分队联合对库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设置了隔离铁丝网,昼夜对库区进行水质保护巡查。2003年8月,西大洋水库网箱养鱼也被彻底取缔,水库实现了鱼清、网清和库清,2004年,西大洋水库旅游服务设施全部关闭,库区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监测结果显示,水库水质由过去的锰和总磷超标逐步改善到目前的稳定达到二级水质标准。

(二)加强上游入库河流和库区存水的水质监测

在理顺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保定市进一步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加强了对库区和上游入库河流水质的监测工作,环保、水利、供水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共同加强对库区及入库河流水质的全方位监测。保定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水库及入库河流的水质监测频次由每2月1次增加到现在的每月1次,在奥运期间更增加到每星期1次,对毒性物质的监测增加到每天1次。2007年,总投资70余万元的西大洋水库自动化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对西大洋水库水质的实时监测。长期以来的监测结果显示,西大洋水库及上游入库河流断面水质近年来能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三)建立水库及上游河流突发水质污染预警机制

为预防库区上游河流水质突变对水源地造成污染,保定市组织制定了《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以预案为基础,建立了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预警机制,按照该机制要求,库区及上游河流突发环境事件时,要实行报告制度和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联动,排污单位、水库管理处、环保部门都要设专人负责,发现水污染事件后,立即按程序报告相关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并及时通报水利、公安、水政等各相关部门,做到污染事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事件,组织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加大处置力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四)加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执法监察

西大洋水库被确定为饮用水源地以来,保定市多次采取整治行动,集中治理水源地污染,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以确保库区及入库河流水质稳定达标。针对山区县矿山无序开发反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安全隐患的情况,2009年保定市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督察行动,重点对西大洋水库等流域范围有关县执行国家有关饮用水源地保护政策、措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矿山采选等行业落实环保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目前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都已被彻底清除,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被严格禁止;二级保护区内原有的一家水泥企业和一家电厂也已完成排污口关闭工作;二级保护区以外的矿石采选企业经过治理,目前都能稳定达标排放。

(五)实施综合开发治理,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

在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矿产、旅游、畜牧及渔业资源均较为丰富,保定市坚持实行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在对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行包括生态农业、山区绿化等内容的综合开发治理措施。按照综合开发治理的构想,保定市先后出台了《山区综合开发五年规划》、《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规划》和《关于实施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的决定》,以促进西大洋水库周边的唐县、曲阳等县积极调整产业机构、优化工业布局、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唐县、曲阳县还定期组织环保、地矿、乡镇企业管理、旅游等部门,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书写标语等形式,深入村庄、企业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水源地保护意识。唐县还谋划了总投资达60H00多万元的库区乡间公路、水利设施、人畜饮水设施建设及环水库小流域治理和种养殖业发展项目,对改善库区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整和优化库区农业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工作体会

保定市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从反复恶化到近年来的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印证了近年來针对饮用水源地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个人的体会如下:

(一)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府的重视是有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的关键所在。为让千家万户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保定市将保护西大洋水库水质作为维护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多次组织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和唐县、曲阳、涞源等县政府,安排、调度水源地保护工作,通过采取划定保护区、强化上游污染治理、加强库区和上游水质监控、取缔网箱养鱼等多种措施,从而有力地保护了西大洋水库的水质安全。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水源地保护机制对稳定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至关重要

(三)为理顺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管理关系,保定市成立了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治安分局,建立了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的统一监督管理机制;适时增加库区和上游入库河流水质的监测频次,建立了水源地和上游河流水质的加密监测机制;为预防库区上游河流水质突变对水源地造成污染,建立了河流突发水质污染的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和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为西大洋水库饮用水源地各项保护措施的规范运行,为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做法体会保护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