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文化引领的基层培训新模式的创建与应用

2019-03-29 12:01索燕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油公司匠心文化

索燕

【摘要】在石油石化行业整体进入生产经营“寒冬期”的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能力素质是企业战寒冬,求生存的重要保障,卓越的文化建设是激发员工创业创效最有效的方式,做好培训工作是提升员工能力和人才成长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严峻形势下,油田基层的文化建设和培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该文对新形势下油公司文化建设和培训工作近况进行总结,总结基层在信息化管理模式运行后,如何变危机为动力,围绕生产经营,在企业“匠心”文化引领下,创建“四点式”培训法,完善“六个一”工作法,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一流员工,打造一流采油团队,助推企业和员工实现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油公司;“匠心”文化;培训创新;人才成长

一、实施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油田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采油管理区逐步改造成为精干高效的”油公司”,传统的管理模式升级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新的管理体制要求员工职能从以前的单一专长型向”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复合型转变;如何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培训工作的关键作用?这是摆在采油区面前的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重要课题。

文留采油厂文南采油管理四区成立于201598月,由油藏经营管理四区与注气站合并改制形成。该区地处黄河北岸的文南油田东南部,2014年3月,实施信息化试点,2015年7月底,该区“信息化”建设基本到位。“信息化建设”给该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实施油公司体制下,员工的生产经营压力较以往大大增大,岗位职能对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和培训工作的关键作用,与目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相适应,该区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与实践。

二、“匠心”文化内涵

(一)干部践于行带队伍强核心

倡导每名管理干部发扬“走在前、干在先”的作风,身体力行当好表率,通过开展“联系汇谈”、“三找三送”、“四好干部”,评选等举措,促进干部主动到一线班组了解情况,掌握实情,各项工作安排更加贴近班组,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群众,变“领导”为“服务”,解决班组提出的实际困难问题,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更好地发挥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示范作用,带动员工立足岗位,积极贡献。

(二)支部精于工固堡垒筑基石

充分发挥油公司新体制下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完善制定支部“联系汇谈”、党员“五在前”、“一诺三评一公示”“五高五看”,等考核机制,突出支部“进攻型”和“屏障型”堡垒作用,发挥在生产经营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效益型党组织,全力构建党建生产一体化格局。一年来持续推进党员立项攻关,完成重点项目4项,创效160万元。借助“走基层、访万家”活动,做到“三找三送”,即找问题送服务,找困难送温暖,找亮点送激励。干部主动到一线班组了解情況,掌握实情,各项工作安排更加贴近班组,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群众,变“领导”为“服务”,一年来人户169家,探望生病住院21人,帮扶困难家庭及个人13人,送慰问金2.3万元,不断增强

三、创新培训做法

(一)创新“四点式”培训法,实现员工技能增强

确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开展“四点式”培训法,即点餐式技能培训:员工依据自己的培训需求,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培训项目。在岗前培训、考前培训、赛前培训时提出培训需求。点人式导师带徒:员工转岗、考前、赛前需提升技能水平的,可以自行选择认可的导师,签订师带徒协议,纳入年度考核。点井式解决问题:油水井遇到现场生产难题,集中现场协调解决。点题式技术攻关:对岗位员工反映的各类瓶颈问题,共性问题、进行立项攻关,集中智慧解决问题。通过开展“四点式”培训,员工由原先的督促培训积极向主动培训转变,使培训更加有重点、有实效、有延展,全区员工技能大幅提升。为了满足外部市场需要,该区主动做好外部市场需要的“孵化器”和“充电桩”,积极培养采油、注水、注气各类专业人才,两年来累计输送90人次外出创效。

(二)创新“六个一”工作法,实现员工岗位增值

年初为每名员工制订一份个人能力提升目标书,围绕岗位技能和工作业绩,做好本年度的提升规划,同时安排相应的督导人来进行帮扶提升;班长为在岗员工排出每日一项训练题目,要求提升人答题过关;每周团队组织一堂培训课,要求提升人做到以练促升;每月经营室组织一项专业考试,做到以考促升;每季度区部组织一场技能比赛,以赛促升;年终为每名员工进行一次达标考评,对效果好的提升人和督导人考核激励,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先后培养出设备副经理赵俊刚、政工大咖董建华等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培养出主办佟建成、王中、田龙、刘国恒等一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在管理、技术、操作等岗位上实现价值增值,积极为企业争光创效。一年该区参与研制成果、论文荣获部级三等奖1项,局二等奖一项,厂二等奖三项,上报经营管理建议厂采纳78条,解决生产难题46个,创效182万元。注气站成效尤为突出。该站负责采油四厂文88块高压注气项目,是中石化唯一的超高压注气站,管理着美国进口设备52兆帕和国产35兆帕注气压缩机组2台,该站17人,强化团队学习,开展技术公关,连续两年自行开展设备维修保养,两年来解决生产难题26项,增效82万元,节约外部维保费用110万元,2017年获得“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

四、几点建议

在当前油田进入生产经营“寒冬期“的形势下,各级行政、业务领导要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培训工作的软效益,大力持续完善文化建设体系和员工培训体系,体系构建和开展效果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未来,决定了员IT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决定了能否造就高素质的员工,有了高素质员工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推油田从“油少人多、效益差的阴影中走出来。

紧紧围绕目前的油公司改革需要,各单位要营造卓越的企业文化,大力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创新和丰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骨干核心作用,用工匠精神打造一流企业团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油公司匠心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谁远谁近?
老艺人的匠心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油公司模式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