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级中学开展名著阅读的探究

2019-03-30 09:45陈菲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名著阅读激发兴趣

陈菲

摘 要:简述了农村初级中学开展名著阅读的背景和意义,针对农村初级中学的主要特点,较详细地论述了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的工作准备、方法指导和效果呈现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名著阅读;激发兴趣;方法指导

一、背景和意义

2016年改编后的部编教材,已将名著阅读纳入了语文课程的教学之中。初中语文7年级至9年级,每册都具体规定了学生要阅读的名著篇目,并将名著阅读纳入了考试范围。

将名著阅读课程化,在教学中有规划、有指导、给时间、出成果地开展名著阅读。这必将有利于改变当下阅读兴趣缺失、阅读数量偏少、阅读内容随意、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品质偏低等堪忧的阅读状况;必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并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达到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必将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完成新改编的部编教材的名著阅读教学计划,笔者对如何在农村初中学生中开展名著阅读进行了初步尝试,现将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记录下来跟同行一起探讨。

二、工作准备

(一)制订计划

新改编的部编教材,初中语文每学期都规定了必读篇目2本书和推荐篇目4本书。农村初中虽然学生起点较低,各方面条件有限,但也必须将必读篇目的2本书纳入教学计划中。每一学期,督促学生阅读必读2本书,并鼓励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一步阅读推荐篇目的4本书。为此,每学期开学初,笔者按照教材要求制订本学期的阅读计划,确定学生每周甚至每天的阅读进度,并把计划告知每个学生及家长,同时将這个计划作为该学期布置和检查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依据。

(二)购买书籍

按照新编教材的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购买两本名著。农村学生家长大多长年在外打工,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让学生或家长各自自行购书书籍,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让每个学生有书可读,开学初,笔者就要筹划购书的问题。先建立一个每个学生家长都参加的班级微信群,再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消息,提出本学期需要购买的名著书目。为避免对老师的误解,又能充分享受集体购书的优惠,笔者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动家长选出两个家长代表,由这两个家长代表负责集体购书。要求整个购书进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三)落实时间

为了完成名著阅读教学计划,学校课程表都会安排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但要保质保量完成每个学期的必读篇目的2本书的阅读,每周一节阅读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为此,笔者每学期初都要制订本学期的阅读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把名著阅读作为每天的语文作业布置给学生,并每周不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

三、方法指导

(一)培养阅读兴趣

农村初中生见识少,知识面窄,进入中学前很少进行课外阅读。进入初中阶段,笔者认为首先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笔者尽可能利用每周的阅读课,介绍名著的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等。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有较多的了解,对作品的价值、阅读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开展一些阅读活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名著阅读手抄报比赛、读书心得交流及读经典演节目等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二)做好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名著阅读中,为了让学生读有所得,笔者重点指导和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种类繁多,如:摘抄式笔记、批注式笔记、读书心得等等。考虑到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名著阅读应重点指导学生逐步做好摘抄式笔记、批注式笔记和写读书心得等。

初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入初中,要求不宜太高。比如第一学期前半期读《朝花夕拾》,这时的读书笔记以摘抄原文为主。教给学生一定的格式,摘抄式笔记大致由四部分组成。

(1)摘抄的时间;(2)摘抄的书名+作者;(3)摘抄好词好句(好词一般4个,好句一般3句到5句);(4)读后感悟(要求写50字感悟,可试着从写法修辞、内容理解归纳、联系现实生活等方面去写)(个别有兴趣的学生,有时可配上适当的插图,让读书笔记图文并茂,情趣盎然。)

摘抄式笔记做久了,学生或许会有点厌倦。后半学期,学生阅读《西游记》后,可发动学生分工合作做手抄报。笔者指导学生根据各人特长进行分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和要求,并从主题的确立、文章的安排、插画及装饰等方面具体进行指导,做好手抄报。

初一第二学期,笔者要求学生以《骆驼祥子》为例,尝试做批注式读书笔记。笔者先以一两篇文章为例示范批注。再让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模仿做批注式读书笔记。从字词句段到语言立意主旨,由简单到深入地批注。随着批注内容的丰富多彩,理解名著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初二、初三阶段,笔者除了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做好上述的摘抄式笔记或批注式读书笔记外,还重点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每看完一本书,抓住对自己触动最大或感受最深的一点去写,切入口要小,要有真情实感,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后,笔者马上安排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反复强调只需选其中一个方面去写,切入口小才有可能写好。有位学生就写了一篇《那个让我忘不了的红小鬼》的读后感,只抓住红小鬼这个小切口来写,读后感中写道:“永远红扑扑的脸上、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全身上下洋溢着一种少年的朝气蓬勃,欢乐愉快,他们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就是中国的希望。”感受深刻,让人过目不忘。可还有一些学生就泛泛而写,既概写主要内容,又写到纪实文学的特色,还写到红军长征艰难和红军的所有领袖人物的才华,什么都写,什么都没写好。这就犯了一个写读后感的通病,选点太多,范围太大,只能蜻蜓点水,到头来哪一方面的内容都写不好,哪一个方面的感受都写不深刻,无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加强检查督促

农村初中生,家长多在外地打工,对子女学习的监管和督促必然力不从心,老师必须在这方面进行补位。每学期开学初,针对名著阅读,笔者专门制订了一个阅读进度和做笔记情况的检查评价表,每个班分成四个组。开始一段时间,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对于学生的每一次阅读作业,教师都是全批全改,学生每次阅读作业的完成情况,不但反映在这个评价表中,而且还有针对性地写上评语,做得好的学生,在他们的读书笔记本上写上“你做得真好”“继续加油”等字样,鼓励他们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对做得不好的学生,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期待他们下次有进步。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很重视这个阅读活动,他们才有干劲有动力坚持做下去。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的检查督促后,老师可以慢慢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为老师只检查科代表,语文科代表检查各组长,各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笔者每周定期查阅和评点,并指导学生互相交流。科代表和组长的检查及老师的查阅和评点很好地起到了指导和督促学生认真自觉阅读名著的作用。

四、效果呈现

(一)通过活动,展示成果

在学校领导和年级科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不少的读书活动:做摘录式读书笔记比赛、读名著做手抄报比赛、我阅读我批注比赛及读经典片段演经典故事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展示名著阅读的成果。每次活动都设立奖项,对获奖的个人和班级分别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这些活动的开展,会产生具有“磁力作用”的“磁场”,会吸引学生自觉加入名著阅读的行列中,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强烈兴趣,引导整个学校舆论导向。我们的目的是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书香溢满整个校园。

(二)通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通过名著阅读,通过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等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了,阅读能力慢慢增强了,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阅读理解题的解答到位了。加上名著阅读中的很多片段都是非常精彩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摘抄精彩片段或是背诵,经过消化,有不少学生写作时会灵活迁移运用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为文章增色不少,笔者趁此时机鼓励和点赞学生,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了,极大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多去实践、多花心思、多想办法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激情,引领他们去热爱阅读,拥抱阅读,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邢会.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閱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

[2]闭卫民.如何激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兴趣[J].文学教育(中),2011(11).

[2]于红.高中生语文浅阅读现象调查分析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整合资源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201563697)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名著阅读激发兴趣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