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四十年

2019-04-01 02:36杨晋芳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黄委水文局测报

杨晋芳

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水文突出改革和创新两大主题,以发展和服务为主线,不断提高预报测报技术水平,促进水文服务能力的提升,为黄河治理开发管理与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人水和谐的协奏曲中演奏了动人的乐章。

优化调整  水文站网日趋完善

从黄河水文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黄河水文站网的递增、发展、壮大,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犹如黄河起伏不息的浪涛,虽时峰时谷,但方向如一,始终奔腾向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文体制改革出现“站队结合”新局面。第三次全国水文站网规划于1979年开始编制,这次规划在黄河上增设水文站52处、雨量站600处。此后,水文站网建设步入稳步发展轨道,至1990年,黄委所属水文站128处、水位站37处、雨量站753处、蒸发站36处。1990年以来,站网建设主要是在增加测验项目、改善测验条件、改进测验设施、提高测验精度等方面。

目前,黄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137处、水位站83处、雨量站889处、蒸发站37处、潮水位站19处、水质监测断面83处、水环境监测中心5个、水库河道淤积测验断面690处、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测验断面130处。初步建成覆盖黄河流域大部分河流与地区、布局较为合理、观测项目齐全、整体功能较强的水文站网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水文支撑黄河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水资源保护及泥沙调控等能力。

厚植根基  测报能力显著提升

治水必知水,治黄必知黄。黄河水文工作是测取水文资料,探索黄河水沙规律的,是治黄工作的基础。40年来,黄河水文站网规模、基础设施、测报水平等方面发生了巨变,彻底改变了“站网残破不全、设施一穷二白、测报技术落后”的旧貌。黄河水文测报形成“观测站网优化调整、水文信息沟通上下、测报设施完善可靠、仪器设备全面更新、测报能力显著提升、服务范围不断延展”的新格局。黄河水文观测技术已經由传统的观测手段,向逐步采用卫星空间技术、遥感、遥测等转变。

在监测方面,水位站、雨量站均已实现自动测报;振动式测沙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在泥沙在线监测和泥沙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GPS、测深仪普遍应用于河道测验。同位素在线测沙仪、电磁流速仪等仪器研发取得突破。冰凌测验采用驻测和巡测相结合,每年巡测里程2万多公里。成立了黄河流域应急监测总队和支队,应急监测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先后成功预警监测了渭河的油污染、黄河兰州市自来水污染等29起水污染事件。

在信息处理和传输方面,全面建成以北斗卫星、亚洲五号卫星、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相结合的水情报汛网,实现了黄河流域雨水情实时传输和自动处理。报汛能力显著增强,2010—2015年报汛站由828处增加到1335处,汛期信息量由18万份增至119万份,雨量报汛频次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30分钟到报率保持在98%以上。

在预报方面,研发了黄河中尺度短期数值气温预报模式、中尺度暴雨预报模式,实现暴雨和气温中短期数值预报,为黄河流域定量定点降水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小花间(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分布式水文预报模型的应用提升了洪水过程预报和节点预报水平。建立了黄河洪水预报系统,预报站点向支流延伸;建立了基于水文学和热力学方法的冰凌预报模型,进一步拓展了黄河洪水预报范围和能力。另外,探索了吴堡、龙门水文站洪水含沙量过程预报模式。黄委水情会商可视化支持系统、基于卫星的黄河河源区水资源监测和河流预报系统等已投入运行。组建了黄河流域水文应急监测总队和3个支队,多波束测深仪、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相控阵ADCP等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提升了黄河水文的应急监测能力。

精细测报 全面支撑治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黄委水文局不断强化水文测报质量管理,提高了服务防汛抗旱的能力和水平。近十年来,先后准确监测预报了2007—2008年度严重凌汛、2008—2009年冬春季流域性特大旱灾、2010年汛期黄河中游局地灾害性洪水、2011年黄河中游严重伏汛、2012年黄河上中游30年来最大洪水、2013年黄河上游编号洪峰等。

2012年开始实施黄河水文测验方式优化改革。对中小河流二、三类精度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监测方案的优化论证,通过探索测验方式改革,制定了《水文站测验方式优化方案编制与实施技术导则》,先后对25个站实施测验方式优化。

在黄河历次调水调沙中,认真制订测报方案,密切跟踪监测洪水演进过程,滚动制作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预报和中下游主要控制站短期洪水预报,全程监测了小浪底库区异重流产生、演进和出库过程。在利用和优化桃汛洪水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中,开展了原型观测和分析评估工作,及时论证确定潼关高程,深入分析潼关高程变化。开展了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原型观测。完成了黄河口生态调水及2010年首次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流水文监测。开展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了三门峡、小浪底两水库及下游河道、河口滨海区统一性测验。

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呈递减趋势,由年平均580亿立方米减少到535亿立方米,近五年为531亿立方米,而流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为此,黄委水文局高度重视研究水资源测报方法、手段和技术标准,重点强化对中低水和关键河段、关键时段、省界断面水文监测和上下游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及时处置了汾河、伊洛河等多次水调预警突发事件。准确发布年度干流主要站(区)旬、月径流预报和重点支流渭河、沁河月径流预报,为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圆满完成引黄济津入冀、引黄济淀等水资源测报任务。

全面完成水质监测任务,5个水环境监测中心在全国水利系统水质监测质量评定考核中获得3个优秀、2个优良的成绩。成功预警监测伊洛河、渭河等68起水污染突发事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还承担了沿黄各主要城市供水水源地和黄河干流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相应河段水质安全保障监测任务,为确保黄河水质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黄委水文局负责汇编的13卷14册水文年鉴资料,成果质量始终保持优秀水平,宁蒙测区第4卷第2册为全国唯一连续5年无差错卷册。圆满完成全国水利普查黄河流域(片)河湖普查任务,取得河源、河口、流域面积界定等一批新成果。完成新疆艾比湖、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赛里木湖和青海扎陵湖、鄂陵湖的容积测量,取得宝贵测量成果。

受水利部委托,黄委水文局主编完成的《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水文测量规范》《水文调查规范》被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

按要求完成“水文年鉴”恢复刊印、《黄河水资源公报》《黄河泥沙公报》和《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国河流泥沙公报》中黄河部分的编制工作。

科技引领 奏响创新时代强音

40年来,黄委水文局以需求为牵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位素测沙仪完成产品试验机生产,泥沙在线监测等技术难题取得突破,动态泥沙粒形分析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了科技创新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水文面向世界敞开胸怀,分批组织人员赴国外考察、交流、培训和联合开展科研工作,与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流域管理机构、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组织开展了与芬兰、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国际组织与机构之间的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完成了中芬项目“黄河下游河冰数学模型及防凌措施的开发和研究”、世界银行项目“小浪底防凌作用的数学分析”、 中芬黄河下游防洪减灾项目“黄河水库河道地形(断面)测量系统”等。实施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澳大利亚合作的项目“应用同位素水文技术进行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黑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换规律研究项目)”、与意大利合作的黄河洪水管理亚行贷款项目“水文气象耦合预报系统”、与美国合作的黄河洪水管理亚行贷款项目“黄河下游水文测验设备改造”、与荷兰合作的项目“建立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和洪水预报系统”……花园口水文站作为黄河水文現代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先后接待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国外来宾数百人次。

2017年,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湟水的把口站——民和水文站,在全河率先实现了水文测报“7+1”在线监测,即水位、流量、泥沙、降雨、蒸发、水温和水质7个水文要素全自动化在线监测和测验河段监视监控,全部数据可实时传输到上级防汛抗旱部门。

2009年,制订了《黄河水文科技创新五年工作计划》,共安排3批30个创新项目,截至目前已有16项成果投入生产运用并发挥效益。非接触式微波测流仪、电磁流速仪等59项科技成果在全河推广应用。

在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显著,“黄河吴龙区间主要站洪水含沙量过程预报技术”等3个项目入选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黄河中游河川径流锐减驱动力及人为调控效应研究”等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专家高度评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上中游河川径流变化主要驱动力及其贡献”和“黄河流域特征值修订”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从2012年开始,连续3年开展了汛期水沙情势和凌汛情势跟踪研究工作,获得黄委的肯定。

“十一五”以来,黄委水文局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2项、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黄委科技进步奖18项、通过黄委三新认证151项。2014年黄委水文局被黄委评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先进单位”。

和谐发展 水文谱写精彩乐章

泱泱大河绕九州,见证了黄河水文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水文文化的兴盛。

在郑州北郊花园口水文站内的黄河水文展厅,上百幅图片定格了一个个重要的水文瞬间,百余件文物展示着水文事业发展的足迹。

过去,水文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差,就医、找对象、子女上学和就业难等问题突出。“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跟前一看是水文站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顺口溜反映了黄河水文创业的艰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黄河水文的主要任务是为防汛服务,水文职工对战胜历次黄河大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服务治黄实践深入开展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业务拓展,黄河水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2018年央视春节特别节目《非常年夜饭——悬崖上的春节》的播出,加深了人们对黄河水文的了解。不论是在莽莽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区,还是在深山大峡,抑或在烟波浩渺的渤海湾,水文人守定大河,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执着守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2009年黄委水文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局工会和龙门水文站被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授予“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2015年黄委水文局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17年,宁蒙水文水资源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黄委水文局机关、宁蒙水文水资源局、中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山东水文水资源局等5个单位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年度复查。目前,黄委水文局有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水利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单位5个、全国文明水文站5个、黄委文明单位12个及文明处室3个;114位水文职工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2015年田双印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6年他被推选为全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兼职副主席。

黄河水文人在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黄河水文精神,他们用平凡的人生谱写着精彩的水文故事,以《水文感动黄河》《守望大河》《九曲风铃》等报告文学为代表的作品,是既继承民族传统又有时代精神的一批优秀黄河水文文化成果,生动展示了黄河水文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为这条万里长河营造了绚丽的风景。

40年来,黄河水文在防汛测报中创造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社会效益,采集和积累了海量的水文数据,为黄河流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时代,再出发。黄河水文将凝心聚力,稳抓机遇,规范管理,加快发展,全面加强全局职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建设智慧水文、富强水文、美好水文,在大河奔涌的浪潮中,再建新功,再展辉煌!

猜你喜欢
黄委水文局测报
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优秀奖
水利部与黄委创新团队在流域系统科学与工程泥沙控制论领域再出新成果
黄委开展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十周年宣传纪念活动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黄委信息化“六个一”推动智慧黄河建设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水利部水文局与中科院声学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水文局 守望江河安澜 服务美丽浙江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