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出试卷讲评课的误区

2019-04-01 06:45孟晶琼
黑河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讲评课分析研究数学教学

孟晶琼

[摘要]一节好的讲评课,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批改卷子、研究试题和对学生试卷的分析等环节。上课时,不要只针对错题进行讲解,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同问题相同知识点要归类处理,要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讲评课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讲评课进行反思,并认真对待讲评课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上好讲评课。

[关键词]数学教学;讲评课;分析研究

近些年,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教师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从而忽略了对试卷讲评课的研究。很多时候在测试之后,不能做到及时批改和讲解,或者是批改完之后分析不到位,导致讲评效率不高;也有只注重答题过程,忽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的;或者以教师分析为主,教师只对错题进行分析,从而导致讲评课效果不佳。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进入误区,使讲评课的收效最大化。

一、讲评课要准备充分,认真对待

考试是对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检验的有效活动,它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的。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改进,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试卷的讲评教师应做到逢考必批、逢批必讲,同时要及时准确。对于学生而言,测试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正处在活跃点上,对刚刚考完的题目记忆犹新,自己在考试中每一道题是如何想的、怎样做的都没有忘记。他们热切期盼着知道自己的分数,而且对正确答案也极其感兴趣,第一时间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也让他们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增强学习的热情。对教师而言,由于刚刚批完试卷,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错误、书写格式不规范的地方也会很清楚,若能及时讲评试卷,有利于与学生在讲评过程中进行思维交流,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利的,收到的效果也会更好。

科学的讲评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一是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教师在讲评课前应重新仔细做一遍试卷,以学生的试卷考自己,从中熟悉试题考查的知识与技能,了解试卷对知识的考查状况,发现试卷中的难点、易错点和陷阱,体会学生解答此次试卷完成的顺利程度,从而对试卷做出正确的估计。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样做能够加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一些巧妙解法注意整理,以备上课时由学生展示巧妙解法,纠正错误做法。最后,教师应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知识的运用上存在的问题,或者归纳一下学生的错误到底是由于知识的掌握问题、还是概念模糊、亦或是马虎造成的,教师这样进行讲评,才真正有针对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讲评课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1. 讲评课的灵活多变性体现在讲题时

一节数学讲评课如果仅仅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犹如“一潭死水”,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讲评课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活动,应该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分析归纳总结教训。所以,教师应把试卷发给学生,留有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改错,看看哪些题是自己就能改对的,哪些题是经过与同学交流后才会的,哪些题是与同学交流后也不会的,让学生深入反思,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听教师的讲评课效果会更好。讲评时,教师要注意鼓励那些有创新思维的做法,引导学生选择简洁做法。同时,要充分暴露学生在解题中的错误做法,让同学们为其指出错误和解决办法,以此警醒大家不要再犯类似错误。

2.讲评课的灵活多变性体现在分类总结时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知,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

(1)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型,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评。

(2)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如把一份综合测试卷分为:a.一题多解类;b.多题一解类;c.用方程思想解题;d.用函数思想解题;e.单纯的计算类等类型。

(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a.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b.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c.思维定势的负迁移;d.数学模型建立失当;e.问题考虑不全面;f.运算错误等类型。

以上三种归类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是相互交叉渗透的。通过归类思想的练习,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避免“题海战术”,从而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3.讲评课的灵活多变性体现在知识拓展时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此训练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尤其应针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宽、加深,形成系统、完善的认知结构。它有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从中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出一般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

4.讲评课的灵活多变性体现在学生评价时

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多做正面引导。对优等生和进步快的学生给予及时合理的表扬,让他们有继续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动力,鼓励他们继续加油;对后进生,极力寻找他们在试卷中的成功之处,如在解题的想法上、书写的规范程度上、计算的准确程度上等。只要发现他们一点点的优点,就表扬学生,为的就是激发其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压抑感,从而建立自信心。与此同时,在讲评课上,对于那些解题规范、书写整洁、方法简单、解法新颖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应大力表扬,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其他学生听得认真,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都想到黑板上讲解自己的做法,这就激励他们要努力学好数学,不断优化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范性。

三、做好讲评课的后续工作

为了保证试卷讲评课的效果更好,讲评课上,要求学生用红笔在试卷上对错误试题进行纠……讲评后,教师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巩固和吸收,要求学生把自己错的题目找到问题的所在、错误原因,进行整理,最后形成笔记到错题本上。在整理过程中,最好能变换角度,重新设计题目,以达到彻底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目的。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教师应注意监督检查学生的改错。到了总复习时,让学生直接把自己曾经的错题再复习一遍,做每一道题时,都要想一想自己当时错在哪里,现在是否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大大地降低了错误率,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摆脱了盲目的“题海战术”,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讲评课后还要做好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反思工作。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试卷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整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和对课上的拓展延伸的思考,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对失分处进行分析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杜绝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有利于初中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在试卷讲评课后,一要反思整节讲评课,总结本节哪里处理的不足或者是学生哪里沟通不当,需要改进,哪里是这节课的亮点值得继续保持的;二要反思这次测试是否达到了测试的目的,学生是否有相应的收获,学生的错题是否处理得当,不当之处应该如何改进等。日常教学反思的过程,都是不容忽视的,讲评课也要同新授课一样规范。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择其要点,延伸发散,有效讲评,及时反思,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归纳。优化教育思想,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评讲一法,会解一类,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让数学试卷讲评课真正有效、有益,从而使数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丘云新.初中试卷讲评课的思考[J].師道·教研,2014,(05).

[2]徐晶.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J].教师,2014,(12).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讲评课分析研究数学教学
浅析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讲评课
初中物理试题讲评课的有效性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