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活动成为班集体建设的助推剂

2019-04-01 06:45姚明梅
黑河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阅读活动班集体

姚明梅

[摘要]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有意识地把班集体建设与阅读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走近名家,阅读名著,营造书香班级,享受经典;丰富积淀,提高素养,收获一份体验和感悟;开阔视野,深刻思想,享受成长的快乐,让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阵地。通过图书管理,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习惯,激励孩子们不断进取,让浓厚的书香氛围为班集体建设助力,促进良好班集体形成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活动;班集体;助推剂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班主任应有意识地把班集体建设与阅读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同时,可以使学生在享受经典,丰富积淀,提高素养的过程中,收获一份份体验和感悟,使视野逐渐广阔,思想逐步深刻,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一、让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阵地

班主任工作蕴含着教师对事业和学生深厚的情感,还有沉甸甸的责任和高超的技巧。教师应深入研究,广泛探索,使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激发点和起跑线,努力使每一项活动的开展和每一个活动环节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捐献图书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在建立图书角时,可以动员学生捐出自己的书籍,供同学阅读。学生捐书的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有一本两本的,有几本的,更有十几本的,有残破掉页的,有光洁如新的,当然也有新书,从中能体现出不同学生对待建立图书角的态度,反映出不同学生在集体观念和奉献意识上的差异。教师通过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切切实实地经历了自我反思、自我反省的心路历程,成为集体观念、奉献意识树立和强化的触发点。学生认识到捐书积极,捐的书多、书新是关心集体的体现,捐残旧的书并不一定是敷衍,要看家庭情况,这一过程成为了主人翁意识的体现,学生从中感悟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巨大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集体的热爱。

图书管理不仅能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习惯,还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为了使图书角长久地发挥作用,不断探索加强管理措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是设置图书管理员,激发学生进取意识。图书管理员通过在学生中开展竞选来决定,通过竞选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找到不足和差距,让真正爱书的孩子担任。同时,担任管理员的同学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认真负责图书的保管,建立班级图书登记簿,并协助老师完成其他管理事宜,自觉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管理员设定任期,期满再次竞选,图书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得到同学们一致认可的也可以连任。整个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进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动力。二是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召开班会,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制定出全体同学认可的借阅制度。比如,每周借阅一次,每次借阅不要超过2本;借阅时间为1周,可以续借,但不要超过一个月(也可按借阅卡类型决定);周二、周四下午放学为借还书时间,由图书管理员做好借还登记;确保每人至少正在读一本书。为了激励学生遵守借阅制度,根据学生借阅质量,分别给他们的借阅卡定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借阅卡的等级决定借阅时间的长短和能否带回家去阅读。从而促进学生照章办事,按制度借阅,规范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二、让浓厚的书香氛围为班集体建设助力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我们要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浓厚的书香氛围会使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陶醉在阅读世界,尽享文化的魅力。开展阅读活动,有利于规范学生基本言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陶冶学生性情,增强自律意识,提供自我约束能力。

1.晨读10分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天早晨利用10分钟时间,学生进行晨读,时间固定,内容统一,诵读经典。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在晨读中培養了学生自觉主动、遵守秩序、积极参与的行为习惯。

2.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守时惜时的习惯

读书活动中通过要求学生对自己每天的读书时间、读书量、对读书感悟的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整体的规划。比如,每天利用什么时间读书,每天或每段时间读多少,读书后怎么积累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悟,是写读书卡、读书笔记,还是读后感,这样学生每天都能按照既定的计划自觉地、有效地进行阅读,既能在读书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全班共读一本书,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读书活动中采取指定书目,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读一本书,在阅读、交流过程中,学生了解其他同学对书中内容、事件、人物、情节的思考,了解其他同学的读书感悟,从中发现思维的闪光点,并学会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思考。

4.制作书讯板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容易看到的教室墙上或者楼道的墙上安排一个读书宣传栏,通过让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像每天的值日生一样,轮流介绍一些新书、好书、受关注的书等,不仅可以告诉孩子们该读什么书,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促使孩子们在了解更多的阅读资讯的同时,锻炼了孩子们的责任心。

5.阅读接力赛,增进学生友谊

每名同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里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读完后写上导读语,夹在书中,把书传给下一位同学。一段时间后,很多书中都夹上了各式各样的插页,插页上写着生动活泼且有吸引力的导读语。精彩的导读语引发了学生的期待,吸引更多的同学来读书。

6.合力布置教室,促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

每学期布置教室时,教师都可以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交流的一个过程。在学生中征集教室布置方案,可以个人为单位出设计方案,更提倡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设计方案。学生共同查找资料,共同讨论设计方案,反复研究,共同修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品尝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

7.阅读成长记录袋,增进相互了解

将孩子们的读书感悟等分别整理出来,作为孩子们阅读历程的记录,记录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不定期让学生看一看,回顾自己读书的历程。也可以交流各自读书成长感想,从中感悟自己和伙伴的变化,收获成长的喜悦。

8.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道路上紧密相融

为了增进学生的了解,升华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读书、写作小组。第一步:选择组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阅读伙伴来组建阅读小组,给小组取一个富有特色(美丽)的名字,选出一个组长。第二步:读书。在每天的阅读课时间,学生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阅读的长久兴趣。

9.定期召开读书会,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升华

班级读书会是以小组为单位,有计划地展开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它可以有多种活动形式,如主题读书会,展示读书心得、美文诵读、背诵名文诗词和优秀摘记展评等。另外,读书会的主题可以结合时令制定,让孩子们有更深的感触,还可以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赛、词语接龙大赛等有益的阅读比赛活动,让孩子的思想在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启迪。

10.开展家校读书交流活动,促进家校合力的形成

可以向家长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如读书笔记、读书交流卡、活动表现;通过推荐书目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阅读情况,并对亲子阅读进行指导;邀请家长进行阅读讲座,和大家分享阅读资源,听取家长对班级阅读提出的意见,接受家长对阅读活动的建议,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分享好的阅读方法。也可以请一些专家、名师来对班级、家庭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促进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间的交流。畅通的交流渠道,必将成为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帮助人实现自我教育。读书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通过读书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给他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必将对良好班集体建设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慣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盛鲁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导读与教学实施[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阅读活动班集体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新观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之我见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让阅读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鸡汤
高职院校合谐班集体建设策略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激发英语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