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01 06:45李影
黑河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微课课堂教学

李影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利用“翻转课堂”以学定教已经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时代的作用,这是我国未来教育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用微课视频来直观展现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重点及教学内容,能够更形象、立体地体现教学内容,从而来达到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处在变革之中,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变化。如何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如何利用全新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音乐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

一、微课与小学音乐教学

微课的出现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情境,凭借其独有的特点,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所谓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视频一般为5至10分钟。“微课”的核心组成內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是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是一种符合信息时代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全新教学资源,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微课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更加关注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小学生对音乐更加感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小学生的音乐情操,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是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把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把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等各种电教设备,结合在同一个微课之中,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学习,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解决节奏疑难、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理解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微课游戏教学,建构趣味课堂

单调的音乐知识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无味的,而且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在平时的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经常会穿插一些趣味性的音乐来辅助教学,但是有时候会弄巧成拙,没有达到到预定效果。学生只是在玩的时候特别开心,根本没有记住所学的知识要点。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游戏的乐园,这样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同时,由于对游戏的兴趣,而更加认真学习,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进行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微课教学,将生动的视频内容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知识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这样就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音乐知识以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声音的强弱》的教学中,录制小狗与小猫,鸭与小鸡,小鸟和蛐蛐三组叫声的视频,播放给一年级的小学生听。小学生边欣赏边听,很快理解了声音的强与弱,避免了抽象说教。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时刻保持着愉快的心情,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心理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微课,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弥补了教材设计的缺陷,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享受了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2.微课歌唱教学,创造动态环境

歌唱是小学生用于表达自身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学生们最乐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最为基本的内容。我们要围绕着这样一个有效的先天有利条件,由教师来组织展开欣赏、练声、范唱、教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但是,在音乐课堂上往往有时候学生的演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高音示范不到位,在遇到这些棘手问题时,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微课教学,采用视频动画,从范唱、歌曲特色等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和优化各项教学资源,辅助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活动,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动态学习环境,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质量。利用微课,改变了以教师反复范唱、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及时得到启发,从而学得兴趣盎然。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歌唱教学中的难点。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歌曲《忆江南》、欣赏《西湖春晓》时,如果播放一组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视频,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对歌曲的细腻婉转、清澈秀丽、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等江南地方特点有了较直观的感受,理解了歌曲的特征。

3.微课节奏教学,提升学习质量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缺少节奏的音乐就不能称之为音乐,学生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将直接影响小学生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让学生得到持续的节奏训练,熟练掌握节奏这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课堂单独进行节奏的训练是不可能的,而且每个学生的节奏掌握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给教师训练学生的节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灵活采用微课教学,在节奏中引入微课视频,让视频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节奏知识,让学生在视频中充分地去感悟节奏,直观轻松地掌握节奏练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中强烈的音乐感来降低学生学习节奏的难度,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演唱自信心,使他们在节奏练习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保证学习的效率,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节奏训练学习体验。例如,以《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音乐课文学习的时候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小视频,组织学生在视频中找节奏,慢慢地解决难点,感受节奏,将音乐节奏与荡起双桨的画面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其中的乐感、体会音乐的美好,在充分欣赏之后,学生就会更加容易掌握音乐的节奏。

4.微课乐器教学,激发演奏欲望

乐器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乐器走进课堂,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堂乐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教师示范很到位,但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学生们看不清教师示范的手形、指法、分解动作等,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但能够运用微课进行演奏教学,并且充分地利用它的直观性,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看清乐曲演奏时的手型和指法,把指法、手型和乐器统一结合到一起,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演奏空白”,从而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切实意的感受和学习演奏的乐趣。学生学习课堂乐器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甚至老师还没有教授的课程,学生们已能够准确地演奏出来,这是学生们的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

总之,微课教学利用互联网把图像、声音、文字、光彩、颜色、视听结合到一起,提供最为直观、清晰、生动的教学教具,实现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使学生感到自然、真实,甚至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理解歌曲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解决节奏疑难、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理解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鉴赏能力等方面的成长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同时,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在音乐学习过程的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引入微课,利用其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动形象的优势,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音乐知识,并且有效提升了音乐能力。音乐课堂教学中微课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教师和学生,以其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成为音乐课程资源改革的主力军,必将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最独特、最有意义的、最靓丽的一道教学风景。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啟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2]余瑞.探讨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几种素质探讨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几种素质[J].北方音乐,2014,(16).

[3]龙春江.四级体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高校思政课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4).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