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为例分析李绅用典特色

2019-04-03 13:27刘青怡
青年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手法

刘青怡

摘 要:唐代诗人李绅以两首《悯农》闻名于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广为传颂,大家也因此觉得李绅的诗歌多是通俗易懂,但李绅学识渊博,他的许多诗歌精于用典,手法巧妙,值得研究,此文以《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此诗为例,分析李绅用典特色,借以揭示李绅诗歌的深邃。

关键词:李绅;手法;用典特色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①

[唐]李绅

龙楼寄引簪裾客,凤阙陪趋朔望朝。

疏受杜门期脱屣,买臣归邸忽乘轺。

印封龟纽知颁爵,冠饰蝉緌更珥貂。

飞诏宠荣欢里舍,岂徒斑白与垂髫。

因为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却不得饱腹,李绅写出了名扬万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由此名声大噪,家喻户晓。中了进士的他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番起起落落。政党之争失败后,他放逐被贬,太和七年,李德裕登上宰相之位,起用李绅为浙东观察使。本诗就是他奉诏任命为浙东观察使后所作。一提起唐代用典诗人,李绅并不是首当其冲,但李绅的用典也别有特色,本文选用《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为例,从多方面来分析李绅的用典特色。

一、用典堆砌,风格多样

(一)李绅所引用的典故多且用典集中

本诗用典次数较多,且主要在颔联和颈联中分布较为集中。同时引用的典故不单单只局限于一个朝代,李绅饱览群书,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例如脱屣②,借指辞让官职禄秩。出自南朝梁任昉《为褚諮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贲世载承家,允膺长德而深鉴止足,脱屣千乘。”而龟纽印绶③,亦借指官爵。出自《后汉书·西域传论》:“先驯则赏籝金而赐龟绶。”引用典故时间跨度大,同时广泛地用典使诗歌内容更加生动、意蕴更加丰富、风格更加鲜明。集中的用典和数典连用也体现出李绅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耐人寻味。

(二)典故通俗易懂

如诗歌中常见的龙楼、凤阙均借指朝堂;簪裾指的是古代权贵们的服饰,借指显贵;斑白与垂髫则是借指老人和孩子。如果诗人用典过多,诗歌就不免会出现幽深晦涩的弊端,但李绅的用典数量多且内容精,通俗易懂,可谓是精而不滥。同时他的用典深入浅出,极具概括性和代表性。同时将拗口难懂的历史典故巧妙的化用,使之更加贴近实际,从而使整篇诗歌语言精练,言简意赅。

(三)用典风格多样

委婉曲折和直接了当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多方面的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含蓄和直白相结合,使得作者创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诗歌中的“龙楼寄引簪裾客,凤阙陪趋朔望朝。”通过“朔望朝”来说明唐代天下太平,万机事简,入仕做官的人都是达官显贵,含蓄而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理。而“疏受杜门”远离官场和“买臣归邸”步入仕途两个典故,则隐晦的写出官场跌宕起伏,漂泊不定,同时诗人也表示自己置身官场但仍能波澜不惊,已經将官场的起起落落习以为常。但后文“飞诏宠荣欢里舍,岂徒斑白与垂髫。”则直接了当的写出任命浙东观察使这个诏命传来后,左邻右舍,邻里同乡都欣喜若狂、心花怒放的形态,借用周围人的欣喜写出作者内心的喜出望外。多样风格的用典为诗歌的手法增色不少,使得整篇诗歌更富有表现力,情感更加真挚,语言更加活泼。

二、巧用典故,表明心迹

李绅在写本诗是内心活动是十分丰富的,他看到天下太平,想要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在朝为官,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但又想到自己在朋党之争中失败被贬,以“疏受”的典故举例,说明自己曾经想要远离官场。但现在却任命浙东观察使,则以“买臣”的典故说明自己的现状,得到重用,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如今终有用武之地。两个典故不仅写出在朝为官的不易和艰辛,同时也点明了作者得到心迹:宦海沉浮是屡见不鲜的,但自己能够在风起云涌的朝廷大势中重新被起用,是意想不到的。作者以朱买臣自喻,也显示出对于自己才学的过于自负。而后“飞诏宠荣欢里舍,岂徒斑白与垂髫。”写出得知自己被任命为浙东观察使的春风得意,在官场失意遭贬后,他没有一直沉郁悲愤,郁郁不得志,而是能够在起起伏伏中再次抓住机会,一飞冲天,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李绅借用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使感情更加充沛、志向更加真挚、内容更加丰富、意境更加丰富。

三、用典方式精巧多样,直接引用和巧妙化用相结合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一诗中,通过疏受杜门和买臣归邸则巧妙化用疏受和朱买臣二人的典故,对仗工整,结构严谨,增加了外在的形式之美,也表明自己获得际遇是贵人相助,自己的积极为官的心情可见一斑。而龟纽印绶,亦指官爵。出自《后汉书·西域传论》:“先驯则赏籝金而赐龟绶。”后李贤注:“龟谓印文也。《汉旧仪》曰:‘银印皆龟纽,其文刻曰"某官之章。'”直接引用龟纽印绶的典故来写自己被加官封爵,步入仕途,同理后文的蝉緌、珥貂也直接写出自己被任命为言官,冠饰蝉緌,成为达官显宦,隐隐中可见得意的姿态。

四、结语

李绅的诗歌精于用典,但却不是简单的堆砌,他积攒下的深厚学识并能厚积薄发,还通过巧妙化用等方式,将典故与诗歌的主旨意趣相契合,使典故能够更好地表达诗歌的含义,从而提升诗歌的意趣,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指导老师:房瑞丽)

注释:

①《全唐诗(第十三部)》

②南朝梁.任昉《为褚諮议蓁让代兄袭封表》

③《后汉书·西域传论》

猜你喜欢
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画与理
防疫小常识 七步洗手法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增强防范意识 远离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不断翻新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