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亲子创造性游戏的实践研究

2019-04-09 05:44吴雨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吴雨珍

【摘要】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下简称《指南》),在幼儿园游戏的基础上将亲子活动融入其中,探索出符合园本特色和适合幼儿个性发展的幼儿园亲子创造性游戏内容方法与途径,提高家长参与互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参与 创造性游戏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04-01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游戏形式单一、种类少,亲子游戏主要以躲猫猫等生活中常见的传统游戏为主。许多父母不了解亲子游戏的重要价值,对亲子游戏的态度不够积极。此外,虽然我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亲子活动的探究,家长有较多的支持幼儿学习及当助教的经验,但家长参与程度不足、主动性不高,多为被动参与,而且家长对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知之甚少。我们尝试通过开展亲子创造性游戏活动,探究家长有效参与支持幼儿园亲子创造性游戏的互动方法,提高亲子教育的有效性。

二、探索适宜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创造性游戏

(一)充分利用晨区活动时间开展亲子游戏

晨区活动时间是指幼儿刚入园至早操活动这段时间,为了更好地解决与家长工作日时间相冲突、克服参与人数多出现拥挤现象、教室空间受限影响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等问题,我们尝试结合班级现有的建构室,采取分批预约的方式邀请家长来园参与亲子建构游戏。由于预约式体现了尊重家长、服务家长的意识,使家长能灵活运用时间,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在活动中对孩子的观察指导更加有目的性,如大三班在亲子建构游戏《各种各样的桥》中采取预约活动时间的方式分批邀请家长在晨区活动时间和孩子共同参与建构各种各样的桥,在建构中家长了解孩子游戏情况,帮助孩子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孩子掌握建构技能与方法,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创设游戏环境在家庭里开展亲子游戏

环境是幼儿游戏基础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让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延伸到家庭中,让家长在家庭里和孩子共同游戏是我们一直努力和探索的方向。我们除了带领家长参观班级游戏环境向家长介绍游戏材料,同时教师“手把手”指导家长打造家庭游戏区,与家长一起规划适宜的娃娃家、建构区、表演区等,营造温馨和谐的游戏环境,让家长和孩子在美好环境下爱玩、乐玩。如把阳台改造成娃娃家、商店,把小客厅布置成小舞台,在书房创建建构小屋。伴随着教师的悉心指导,家长对游戏活动日益重视,充满兴致,就这样一个个生活化、趣味化的游戏环境悄然诞生,家庭亲子游戏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三)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法途径开展亲子游戏

以活动为载体,各班级在家长助教的鼎力支持配合下集思广益、整合家长优秀资源,大胆创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亲子创造性游戏活动,如中一班亲子角色游戏从家庭亲子游戏、家长开放日、三八节亲子互换扮演角色到贵安职业体验馆、麦当劳社会实践、亲子参观超级物种等活动,丰富亲子创造性游戏内容。

三、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及教育理念的更新

(一)建立家长助教团,以点带面引领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亲子活动

期初各班级召开家长会,本着充分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受教育水平、能力差异等因素组建班级家长助教团,家长助教团的人数按照各班级需要控制在5-6人之内,可以有教师代表、全职妈妈、公务员等等尽量发动爸爸积极加入。成立家长助教团不仅邀请家长参与班级亲子活动讨论,尝试创设游戏环境、设计游戏环节、组织和评价游戏活动等而且赋予家长活动决定权、参与权激发家长自豪感与成就感。

(二)借助班级Q群、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加强家长间沟通联系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网络高速发展时代,互联网、多媒体进入千家万户。为了顺应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各班级相应创建了班级Q群、微信群,借助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加强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学习和联系。同时在Q群、微信群上教师对家长提出的困惑及时予以答疑解惑和具体指导,让家长更加关注班级亲子活动的开展,提高情感黏性,增强家校间的互动性,形成家园合力、协同教育。

(三)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开展家长进课堂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发挥家长教育价值

各班级教师依托家长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不同家长的特长、能力开展了家长进课堂等活动,把家长请进班级让家长手把手教孩子插花、做糕点、学习交通指挥手势等丰富幼儿角色意识提高幼儿建构表演技能。同時邀请家长结合游戏主题内容带领孩子参观马尾自贸区、海产批发市场,参加麦当劳社会实践活动等不仅让家长有机会近距离地和孩子们一起交往互动,而且帮助幼儿积累了相应的游戏经验,丰富了幼儿知识,开阔了视野。

(四)构筑对话与合作的良好亲子关系增进家长与幼儿间亲子情感体验

在亲子游戏中家长和孩子在自然温馨、轻松的环境氛围下游戏,家长能够面对面一对一观察孩子的游戏,对孩子游戏经验、能力、情绪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具体表现及时进行指导、支持与帮助,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合作者与对话者。同时在游戏中家长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孩子进行模仿和学习,促进幼儿个体健康成长。

(五)开展家长讲座、家长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变化

通过家长分享游戏经验、参加读书沙龙等活动平台向家长宣传《指南》的精神,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在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为主题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中我们通过微信、Q群等方式向家长及时传递游戏活动的盛况,让家长感受到游戏的神奇力量,引发家长对活动持续关注,满足了家长心理期待和情感需要,从而认可幼儿园所开展的游戏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变化。

总之,我们的实践探索表明“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亲子创造性游戏”是可行的,有价值的。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丰富亲子创造性游戏内容,在不断反思、调整、再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曹中平,儿童游戏论-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维视野[M].甘肃: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

[4]邓子红,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9.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