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诗”味课堂

2019-04-10 08:29黄健
师道·教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古诗节奏诗人

黄健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初读入境

提高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除了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更重要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做“读诗”的主任。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古诗朗读能力的策略,也是优化朗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古诗的情境性鲜明,在最初的导入教学阶段,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提升学生感知和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教师入情入境地示范朗读,包括了对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的适当介绍、相关故事的生动讲述,配以多媒体展示的丰富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材料,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快速入

以情入境。根据不同类型古诗的需要,古诗背景引读可分为声音导入、画面导入和影视导入。

1.请“声”导读

有的古诗,本身就带有声音,如风声、雨声等自然界的声音,又如笛声、琴声等乐音,教学这类古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直接播放声音导入,引读诗歌。例如,教学高鼎的《村居》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伴着鸟鸣或儿童笑声的音频,然后跟学生讲述:“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高鼎,来到一片春天的野外,听黄莺歌唱,看儿童嬉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相信听着鸟鸣、儿童的嬉笑声,学生和教师入情入境的引读,一定会激起学生们学习这首古诗的浓厚兴趣。

2.入“画”引读

有的古诗画面感极强,特别是写景的古诗,教师可根据古诗里描绘的意象,借助多媒体,在导课时,一边出示古诗相关意象的唯美图片,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朗读古诗导入,借助图片、音乐和朗读,让学生直接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中去。例如,我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在导入阶段,先抓住古诗中的意象:“鸟飞绝”和“人踪灭”的“孤舟”、“寒江”,出示古诗中描绘的: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再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引读:“寒冷的冬天,诗人柳宗元独自在江边散步,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看着这幽静寒冷的画面,听着这对仗工整、音节协调的朗读,就好像和诗人一样,站在了寒江边,欣赏到了这孤寂的景色,自然也能加强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3.融“读”于影

有的古诗描绘的场景就好像一段电影一样,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大意,教师在教学古诗的导入阶段,可以把这段“电影”从文字还原成影像,即播放出这首古诗描绘的场景,然后再朗读古诗,把“电影”还原成“文字”。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时,我直接播放视频导入:夏日,池塘上,一个小孩撑着小船缓缓而来,不知是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仔细一看,船头有几支白莲,原来是他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着急着躲藏,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教师引读:“这情景,全被诗人白居易看在了眼里,写进了诗中。同学们,这段视频还原成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二、 以“读”立骨,整体感知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读”成了语教学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更应该重视朗读。

1.读准音,读通句

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應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古诗本身就是一种最精炼、最美的语言,以单音节词居多,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在深入了解诗意前,让学生读诗文,应该主要完成如下任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诗文,了解诗歌大意。反复阅读,理清作者的思路。能在读诗中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我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潋”“滟”“亦”等字在以前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很少见到,不会读。在初读诗文时必须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读准字音,理解其字的含义,并能记住字形。初读后,要求学生反复的自主朗读,自读自悟,诗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出现了哪写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在检查初读课文后就提出来,可以请同学帮忙解答。若有同学能正确地解答,说明该同学阅读能力很强,能独立读懂诗文,这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学会了学习。这样把古诗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主动阅读,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古诗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读出节奏,多形式读

大多数古诗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古诗的节奏,在学生初读古诗阶段,把五言诗的节奏停顿划分为:“二、三”;七言诗的节奏停顿划分为:“二、二、三”。为了表示一首诗的完结,要求学生们将每首诗的结尾一句的最后三个字的节奏要读得稍慢一些。例如,在教学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时,教学生划节奏初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教学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咏柳》时,教学生划节奏初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根据男女不同音色,结合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将古诗分为男女生两种角色来朗读。这样既避免了反复齐声朗读的单一和枯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根据古诗的不同特点,分角色朗读古诗可分

猜你喜欢
古诗节奏诗人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晒娃还要看诗人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诗人猫
YOUNG·节奏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