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2019-04-17 13:00李晓茸郭峰姚芳芳
科教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

李晓茸 郭峰 姚芳芳

摘 要 本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基于智慧职教平台,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探索。从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路、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混合式教学实践和实施案例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智慧职教 混合式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2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lligent Vocation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urse status, reform idea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practice case are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improves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Intellig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hybrid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课堂讲授的学习方式和网络在线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两者的教学优势充分融合,使得教与学达到最有效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合理安排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选择时间主动学习,学习在兴趣、过程与结果考核、各种奖励的动力下完成。本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借助智慧职教的职教云及其移动端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探索。

1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路

1.1 课程特点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以机械零件的制造为主线,综合介绍了金属切削基本知识、公差配合与测量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典型零件冷加工工艺与加工方法、机械加工质量分析及现代制造技术的认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1.2 该课程传统法教学的弊端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合适。由于该课程是制造类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金属切削材料知识、零件图识读、公差配合与测量知识、金属切削基本知识、工艺知识、各种冷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钳工、现代制造技术等。目前,该课程教材的内容选取也是各有千秋、各有侧重点。

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知识满堂灌,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或利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在现场教学时,教师在一台设备上边讲解边操作。学生由于人数众多,导致只有前排的同学能够看清楚,后排同学只有自己实践时才边问边做,容易出错。另一方面,在实践课中,动手能力强、有兴趣的同学非常积极,配合老师动手操作,其他同学则积极性不高,导致现场教学环节只教会了一部分同學。

最后是考核评价单一。该课程传统考核形式主要是期末闭卷笔试成绩,这就导致平时不认真学习发同学,在期末考试前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取得高分成绩,甚至有个别同学通过考试作弊取得高分成绩,这样就背离了考试的初衷,导致学期结束后知识基本忘记了。

1.3 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和本校现有的实训条件、数字资源建设以及本专业的前置、后续课程设置,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进行重构。在教学方法上,有必要开展课堂内传统教学加在线学习与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各类终端随时获取课程资源自主学习,特别是视频类资源,演示操作清晰明了,学习效果可以明显提升。课堂内,完成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消化和面对面答疑解惑。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线上答疑和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借助智慧职教的职教云及其移动端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可以辅助完成教学内容重构、线上教学活动开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比拼赶超,高效学习。

2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1 智慧职教平台的特点

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教育平台和教学APP应运而生。其中智慧职教的职教云平台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主要服务于职业教育的教育平台,它不仅可以提供在线教学服务,最主要的是可以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高质量的国家专业资源库为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在PC端备课,上传资源,创建教学班级,建设自己的题库,安排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设置作业、 讨论、投票、评价等教学环节。手机端云课堂智慧职教,可以实现教与学及时互动,达到教学效果优化的目的。

2.2 知识内容重构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结合本校教学资源,包括理论资源、数字资源和实训条件,对该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了重构,形成了机械制造工艺规程文件的识读、零件车削加工、零件铣削加工、零件磨削、刨削加工及钳工和现代制造技术五大项目的知识体系,每个项目由若干个任务组成,每个任务下涵盖PPT、教学文档、图片、短视频动画等资源,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了相应的题库,课堂测验、作业、阶段考试等可以从题库抽取题目。

2.3 教学设计

知识内容重构之后,依托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和智慧职教平台强大的资源共享,“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构建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连续教学的模式。该模式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选取教学方法,包括传统课堂讲授、手机端教学互动、线上教学资源学习、线下作业、线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有机融合,最终实现教学内容最佳的传授与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实践互补提升能力及创新能力,成为优秀的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采取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布课前通知和学习内容,课中进行课前内容考核和新课内容讲解,课后进行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课程采取由简单到完善的循序渐进过程,即在项目一的教学内容中,课前的预习环节学生自愿进行,课堂教学利用手机端app进行互动,包括签到、课堂测验、多种形式的提问活动:摇一搖、抢答、手动点选,在最初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浓烈,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很多。间断性布置课后作业,设置好截止时间,绝大多数同学可以按时完成,教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手机端进行作业批改,方便快捷。

经过项目一的混合式教学初探,教师和学生都已熟悉了混合式教学这种新模式,在项目二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并强化了课前预习环节,丰富了课中教学活动和课后复习内容,具体的实践过程如下:

3.1 课前预习(课前)

课前,将本讲内容的各类资源,包括课件、文档、短视频、图片等推送到云课堂平台,并发布课程通知,告知学生学习内容、重难点和学习方法,要求其认真预习,课中会有预习内容的测验环节,以此来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告知学生有问题可以在讨论区发言提问。

3.2 课堂教学(课中)

课中,首先进行上讲内容的复习,可以采取提问、测验、讨论等形式。其次,开始新知识传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情境导入、小组PK、翻转课堂等方法开展。在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学生拍实践视频,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教师点评的形式进行,效果很好。

3.3 课后复习(课后)

课后,教师会发布课程作业,并规定完成时间,之后教师讲评,对成绩高的同学提出表扬,成绩差的未完成的提出批评与鼓励。课后会有调查问卷和教学评价活动,学生匿名评价,教师根据评价不断修改教学方法,教学相长。

4 实践案例

以本课程项目二任务一端面、外圆柱面和台阶车削加工为例,介绍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如表1所示),首先讲本将内容的资源上传到云课堂平台,课前发布课程要求,参与课前讨论。课中,完成复习测验和互动提问,课堂讲授等教学实施。最后,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后评价活动。

5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连续教学模式实施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与学都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秀美.混合教学模式在《外贸单证业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知识经济,2017(02):161-162.

[2] 王晓芳,崔军.基于职教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J].2018(13):124-125.

[3] 牛宗超,梁菊.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8(02):80-81.

[4] 盖克荣.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18-21.

[5] 潘丹.高校“云课堂”建设及应用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5(4):145.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