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式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9-04-17 13:00张亦琳延永
科教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PBL模式教学改革

张亦琳 延永

摘 要 应用PBL模式进行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从医用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困境出发,分析了PBL模式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梳理了实践过程中需要的准备工作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PBL模式 医用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23

Abstract PBL mode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medical chemistry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in the reform of med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ilemma of med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PBL model in med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he preparation work and possible difficulties of the practical process are also reviewed.

Keywords PBL mode; med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teaching reform

进入21世纪,随着对大健康产业认知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社会医疗水平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培养合格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熟练地操作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成为每一所医药大学共同努力的目标。

医用化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知识的前提,是医护人员解决日常工作问题的理论基础。化学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医用化学课程具有前瞻性和应用性,其研究成果对于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靶向药物在人体中的作用机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医用化学实验是医用化学学科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

1 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医用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一直是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在课程开设过程中通常是教师教的困难,学生学的尴尬。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反映较难,对实验中的现象不能正确解释,影响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本身难度大。医用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化学实践课程,涉及化学二级学科分支较多,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相关内容,知识点繁杂,在有限的课时内学习并应用如此多的化学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化学基础,而一些高职技校的医学、护理学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加之高中阶段对实验课程开设较少,实验技能较低,通常在实验课堂上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

其次,实验教师水平不够。医用化学实验课程在讲授各类化学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穿插相关医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实验操作技能,而目前承担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是化学学科背景的教师,缺乏医学知识储备,不能很好地将医学现象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使得医用化学实验课堂变成了纯粹的化学实验课堂,这也给医用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第三,实验教学方式陈旧。医用化学实验课一般在传统化学实验室进行,而且学校多将医用实验课课程教学定位为理论课教学的辅助,导致其改革步伐缓慢,远滞后于理论课程。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的设计以及现阶段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严重制约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第四,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生甚至学校对医用化学实验课的定位认识不清,医学类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应该以医学课程为主,将医用化学看做一门化学课程,对后面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帮助不大。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导向致使医用化学在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2 PBL 模式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一种以“问题导向学习”的教学方法,[3]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寻找出解决策略。此教学模式能有效填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难以逾越的鸿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独立性学习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引导,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4]

PBL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传统的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千篇一律,都是教师先在黑板上讲解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等模块,学生按照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实验,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一直处于灌输式学习模式,缺乏对整个实验原理和过程的思考,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表面。PBL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巨大的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者,由实验课堂的知识的讲授者变为解决问题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导课堂,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基础上,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与此同时,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医用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将相关的知识资源和不同学科的知识衔接起来,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医用化学实验的学习,将化学原理与医学相关知识(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理解疾病的病理学原理,提升学生自主判断的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刘红等[5]發现,在医学学生实践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在理论、技能、诊断、鉴别等领域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由此可见,PBL模式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巨大优势。

3 PBL 模式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问题设计、学生和教师是PBL模式的关键要素。[6]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知识,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课前要做充分准备;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与医学现象相关,而且要紧扣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鼓励、竞赛、讨论、考核等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充分准备,巧妙合理的设计实验内容。PBL模式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巧妙合理的设计问题,同时应具备准确回答学生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化学功底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功底,同时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2)新颖开放,引导学生寻求科学实验方案。上课之前,将设计好的问题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丰富的信息渠道,结合所学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学生汇报初步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展开讨论,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试验完成后,每个小组总结实验完成情况、实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争议性较大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并对教学大纲中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7]

(3)综合考量,客观合理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传统的实验课程考核是“平时成绩(实验表现)+期末考核”形式,PBL模式在实验课堂中引入全新的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主动性,考核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中的自我表现,评价模式采用平时成绩、同学互评、随堂测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合理的评价学生在课堂的表现。

4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4.1 教师负担太重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模式不但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而且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要求更强。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医用化学实验这种医学与化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既要了解医学相关知识,又得精通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才能在课程中应用自如。学生习惯于接受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授课,被动的学习习惯使其逐步丧失了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的能力,PBL模式的开放性会使自律性差的学生放任自由,随波逐流,严重影响PBL模式教学效果。加之大部分教师尚未熟练掌握PBL模式技巧,推广起来,会极大地增加教师负担,若想推广PBL 教学模式,应该大大增加教师人数。

4.2 教学经费有限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试验,随着高校扩招,班级人数的增加导致分组过多,使得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顾此失彼,无法兼顾每一组,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给与指导和启发,不利于PBL教学模式的开展。加之,实验方案设计具有开放性,对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提出很大的挑战,目前,我们的基础(教学)实验室一般都是普通的化学实验室,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材料都很难满足学生验证方案可行性的要求,极大地限制了方案实施的创造性,导致P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实验课堂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5 结束语

PBL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8]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不断转变思维和方法,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要在课堂的控制力上狠下功夫;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推动医用化学实验改革,才能最大限度挖掘PBL模式在医用化学实验课改革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尚学芳,于洁,袁建梅,汪应灵.P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6(09):136-137.

[2] 陈艳,李文戈.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248-249.

[3] 黄亚玲,刘亚玲,彭义香,等.中国学生应用PBL 学习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1):3-4.

[4] 张勇,胡莹莹.CBL与PBL在药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J].药学教育,2015.31(03):40-43.

[5] 刘红,吴静,林香春.PBL教学法对消化科实习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06):61-64.

[6] 李军昌,王文,王宗仁.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PBL模式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2):88-89,100.

[7] 蒋立,王芸,周春芳.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本科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9):76-78.

[8] 田輝,王树东,张淑慧,马铁明.PBL教学法在《康复评定学》教学中实践与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0):78-79.

猜你喜欢
PBL模式教学改革
基于PBL模式的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研究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