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效果分析与研究

2019-04-17 13:00郑璇
科教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

郑璇

摘 要 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应用型高校将课堂改革作为主要突破点之一,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本文阐述了基于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利用统计分析法对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检验,证实该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提高学生专注度和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T检验 SPOC+FCM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48

Abstract In order to deepen the basic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classroom reform as one of the major breakthrough points an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lassroom teaching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SPOC + FCM based hybrid teaching mode, through in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to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the us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test, confirmed that the teaching model truly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concentration and engagem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ed of social reality, for the local applied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T-test; SPOC+FCM; teaching effect

0 引言

2017年9月,教育部黨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提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吹响了“课堂改革”的号角。[1]从课堂的战略地位出发,课堂教学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而现阶段的课堂还很难满足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关键能力的现实需要。“课堂改革”的提出,也表明了改善课堂问题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SPOC是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即在规定时间内,学生需要参与在线讨论、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2]FCM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通常被译为“翻转课堂”,旨在将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3]而本文将SPOC与FCM结合起来设计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4]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学者挖掘了它极大的价值。2006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伯格曼老师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不仅标志着翻转课堂走向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更胜一筹;[5]201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汤姆尽管国内的“翻转课堂”自2007年才走入视野,但也得到了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团队,曾开展一系列的定量研究,总结关于FCM教学流程的有效组织方法和控制策略,认为此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锻炼其实践应用能力,减少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言堂”和“一刀切”的问题;[7]黄冈师范学院曾结合“财务学及技术基础”课程翻转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行为、效果及其相互关系开展实证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2014年,陈明选、陈舒基于“围绕理解而翻转”的五翻转教学策略,认为翻转课堂将创设多维互动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理解动机,充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9]2015年,苏仰娜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开发出“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翻转“学”与“做”的顺序,通过对教学效果与学生满意度的比较,证实该模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与参与度,同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0]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行业标准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开发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实验技能知识的内化,为培养高校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1]

鉴于此,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本文提出构建以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基于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以地方性高校J大学为例,实施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采用同专业不同班级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班级。根据翻转课堂的特征和设计原则,借鉴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在“线性代数”中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模型,本文构建基于SPOC+FCM混合教学模式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分为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合作交流、课后巩固延伸三个阶段。

1.1 课前自主探究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在线答疑、讨论等环节,并完成针对性课前练习。

教师则需布置任务,收集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反馈,提出探究题目。

1.2 课中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选择探究题目,分组探讨,并以汇报的形式交流学习体验,完成小组成果制作。

教师组织实施反馈总结环节,评价内容涉及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以及成果制作等。此外,为保证学生更好地适应翻转课堂,开始时侧重引导性指导,后逐渐转至为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1.3 课后巩固延伸

学生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重复观看教学视频、加深理解,并运用前期所学,进行新问题的分析设计、代码编写。

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布置新的自主学习和实验任务、回复论坛疑惑等,并反思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对策。

2 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分析

2.1 学生对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发放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问卷采取线上匿名形式,采用李克特五点法计分,完全同意为5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问卷内容和数据如表1所示。

由以上量表可知,绝大多数学生主观上是愿意努力学习的,这一点也有力地佐证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主观性问题整合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议,对需要学生以文本方式回答的两个主观性问题,比较集中的反馈有:“教师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学习资源”、“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这也表明只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便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2 从学习效果视角分析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上的期末总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总体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准分析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成长,遂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总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对于“总分”的得分统计P=0.000488小于0.05,方差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对应非齐性t检验的P=0.000002小于0.05,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同理可得,“改错题”(p= 0.000088<0.05)、“填空题”(p= 0.000004<0.05)、“编程题”(p= 2.4339E-7<0.05)在数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选择题”(p= 0.997593>0.05)、“操作题”(p= 0.059786>0.05)未达到0.05显著水平,这表示在数据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存在。

这主要是由于选择题已提供完整的题库,且操作题也只是简单的程序输入和语法修改,对知识理解的要求相对比较低;而改错题、填空题、编程题属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综合型任务,这类任务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整合大量资源,结合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具体分析,最终才能完成解答。这也表明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上与传统模式已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语

本文构建阐述基于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数据上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持有者,他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通过线上教学系统呈现视频、传播知识,相比传统课堂更为高效、系统,而且翻转了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既能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问题,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专注度和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新协作能力。

虽然,应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初步达成教学目标,但对于学生具体学习过程的跟踪和分析还需进一步规范。随着线上教学系统的不断完善,如何运用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将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08/c40531-29522725.html

[2] 王卫华.SPOC支持下翻转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文学教育,2018(6):162-163.

[3] 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5.

[4] Maureen Lage,Glenn Platt,Michael Treglia.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2000.

[5] 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16(1):59-63.

[6] 池忆.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6):85-89.

[7] 馬秀麟,赵国庆,邬彤.翻转课堂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7):99-106.

[8] 夏庆利,罗一清.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实证研究——以《财务学及技术基础》课程翻转教学为例[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2016(8):47-56.

[9] 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63-67.

[10] 苏仰娜,黄映玲.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以“虚拟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60-67.

[11] 程平,姜亭杉.基于项目管理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J].研究与创新,2018(19):68-72.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