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探究

2019-04-17 13:00陈庆
科教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陈庆

摘 要 在新课改下背景下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立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为研究对象,从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概念入手,剖析了生活化教学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课 教学生活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6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t requires that the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 own development needs, help students better grasp the knowledge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a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life-activating teaching,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Life-based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Keywords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life-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1 問题的缘起

1.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概述

1.1.1 生活化教学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概念梳理

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现实生活的内容融于课堂教学中,把课堂理论内容现实化,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互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不断地体会生活,使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就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遵循学生生活逻辑,植根于生活世界,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生活,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状态。

1.1.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作用

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思维才会跳跃,才会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也更容易全身心投入所学内容,学生就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与思想政治课理论所展现出来的情感进行沟通,从而引起对所学知识的共鸣。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老师要尽心尽力地关心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要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其建立自信。对于学生出现错误要给予纠正,帮助其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使学生敢于与老师交流,愿意听老师讲课,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教育只有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活教育。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渗透,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

杜威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长、经验改造”。也就是说教育是在现实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改造,教育的所有的生长和经验改造都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需要人们有目的对其进行引导。他也认为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才能增加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兴趣。

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实施现状及其原因剖析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尽管广大课程论的专家学者和许多中学一线教师都在不断地对生活化教学理论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但是由于一些实际条件的限制致使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普及程度和实施力度仍然不高,在现实的课堂中,老师还是不能很自如的驾驭课堂。对于教学生活化的很多研究都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中分析和运用研究得比较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时,并不能给中学一线老师提供具体的、直接的、可操作的意见。老师在设计生活化课堂时,更加注重引入生活化的素材,使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今是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事物都是比较新的,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思维也越来越敏捷,这不仅对中学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中学思想政治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中学阶段的学生都还处于青春期,他们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同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数是唯一的考核方式,这导致学校、老师都忽视了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3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有效实施的策略

3.1 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不断形成和建立的关键时期,而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三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构建生活化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转变以前陈旧的观念,既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要满足社会需要。不仅要让学生识记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用乐观、向上的科学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社会,思考人生。

3.2 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进,教师仅仅汲取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学生是无法实现全面发展的,因此教师要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前沿,灵活地运用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把现实生活中的遇到的理论、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并通过课堂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掌握,让学习勤于思考,乐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讲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框内容时,尽管学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社会分配中,学生的家庭却与分配有密切的联系,那么老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家庭方面入手,让学生寻求家人的帮助。这样这一框题内容就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了,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通过分析种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也让学生建立了连贯的思维。

3.3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的所有教学手段的总称。正确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学生更乐意积极主动的学习,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体验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等。

3.3.1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以教材中所呈现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让所有的学生都处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比如在讲解到公司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公司的董事长、经理等角色,创设模拟公司,讲述与公司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身亲自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映象,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2 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在讲到《债券和商业保险》等有关知识时,老师可以从学生自身的家庭入手,让学生各自谈谈父母的资金流向、理财方式、消费行为、收入来源等生活例子导入新课,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学习,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3.3.3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进行教学,也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对所要学习的框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比如在讲解《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框题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向学生抛出“究竟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这时,学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个问题发表个人看法。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看法之后,这时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意见和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同学们积极展开讨论,最后形成正确的认识。

3.4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和谐、融洽、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生活化的教学就是为了形成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并且喜欢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质疑问题,大胆创新,乐于展现与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和理念,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在思维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互相学习。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熟悉学生的特点,包括他们的年龄、爱好、性格等,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才更贴近学生,才能深得学生喜爱,同时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也要具体分析。

比如在讲到《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框时,这一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经济全球化是什么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在校园里的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并不了解,没有参与经济生活,也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不太了解。因此,对于《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框内容而言,最大的难题就是让课堂生动活泼,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老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多关心社会上发生的时事热点,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非常发达,老师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这样在进行某些知识点的教学的时候才会比较顺利的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强调生活化,这种生活化的回归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个方面密切配合,需要各个方面的力量集中發挥作用。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编写、考试内容和课堂教学都应该尽可能的生活化,使其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生活化教学课例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主要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从实践出发,对中学思想生活化课堂的内涵、理论依据、和重要性进行了整理归纳,并且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