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电后市场机遇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4-17 13:00仝彩霞
科教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可行性人才培养

摘 要 结合迅速扩容的风电市场具体要求看,催生了庞大的风电运维市场,我国风电运维市场亟待需要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风电专业人才培养,就成为时代赋予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任务。本文拟从当前风电后市场发展的具体现状和认知入手,进而确定风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岗位、创新实践“校企两境、虚实结合、岗位递进、双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尝试性探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为风电运维后市场输送高质量在人才,保证风电机组全寿命周期内健康运行。

关键词 风电后市场 风电运维 人才培养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27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rapidly expanding wind power market, huge wind pow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rket is spawned, China's wind pow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rket is in urgent need of maturity. In this process, training of wind power professionals has become the new task entrusted by the times t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gnition of the market development after wind power. And then determin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wind power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training post, innovation practice "Two conditions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selective focus, post progressives, double division and apprentic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ry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Analysis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the high quality talents will deliver to the wind power aftermarket ensure healthy operation of wind turbine in whole life cycle.

Keywords wind power aftermarket; wind pow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training; feasibility

《中国风电运维企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2016)》中指出,我国的风机运维已迎来拐点,至2020年后运维市场容量有望突破300亿元。结合当前我国职业院校风电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风电后市场人才需求的诉求来看,如果能够将风电后市场竞争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那么,既能解决风电运维市场人才供应矛盾,同时也提高了风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质量。

1 当前风电后市场发展的具体现状和认知

风电企业在未来的五年内,将需要超过4万名的风电运维人员。而目前国内从事风电后市场运维的人员仅2万左右,这种情况导致了未来的四到五年内,对运维人员的需要将大幅增长。风电运行运维工程师的平均工作寿命为五年,这意味着100个工程师一年要流失20人左右,流失率非常高。

针对这一人才短缺现状,第三方运维公司势必与院校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探讨新能源培训模式,共同破解企业难题,将会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旨在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解决发展新能源产业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的可能。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风电专业学生,以最快的、最接地气的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胜任企业的需求。

2 风电运维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意义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存在整机技术不强、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薄弱以及技术路线不明晰、产品标准不完善、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等内在和外在矛盾,风力发电技术人才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亟待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来破解行业難题,同时也给风力发电毕业生带来了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者,风电专业涉及动力、机械、电气、电力电子、自动化等多个学科领域,教学要求实践性特别强的特点,尤其适合、也非常有必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校企共育项目。

实际上,就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推进意义和现状来看,做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共管共育,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风电运维企业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且我国多数风场有着地域集中性的特点,风力发电装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河北,从地区上来看,风电装机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这些地区风电设备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较薄弱,在这里,教育资源分配相对落后,社会就业压力大,青年人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但他们习惯的生活环境、生存毅力与风电行业生产环境、发展要求极为贴近。

对于风电市场的主机商来说,其不仅运维周期长,且运维成本也高,其次,就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项目的实际推进与应用价值看,风电人才培养能够为风电后市场的运维岗位的人才需求带来了解决办法,人才的专业性为企业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风电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入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确保投资效益的持续性,而在我国部分具备相应优势资源地区的高校,也已就风电人才培养项目做出了有益探索,因此,现代风电后市场机遇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我国风电行业产业链生产过程中,与高校建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将在提高风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最后,在整个生态风场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想要将风电后市场运维企业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就必须做到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这也是整个风电运维后市场发展的重要内涵,所以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为风电运维企业和学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和改革思路,当然,必须确保对整个风电运维后市场人才需求状况作出充分的调研。

3 校企合作培养风电运维人才的意义

首先通过调研,进而分析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的意义,我们首要关注的就是风电机组快速维修与质量保证,如果风电运维企业与学校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既有运维企业多年的培训经验、第三方服务经验,同时又有高校最全面的仿真设备的硬件支持、领先的培训理念、完整的技术培训体系、严格的技能等级认定和考核标准,共同打造国内最专业、最具知名度和公信力的风电运维人才培养中心。

高校人才培养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其培养效果是否能够符合风电运维后市场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项目实施前做出可行的实施方案,且必须保证几个重要的方面:第一,论证风电运维人才培养项目是否符合教育部的整体要求,尤其是是否在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第二,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加强企业的积极性,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其次,对于整个风电运维后市场现状来看,人才职业周期短、流动性大,淡旺季项目人员短缺、人才质量难以保障,人才工作经验少、培养周期长、培训成本高,编制受限制,风场员工成本逐年增高等等,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迫使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但已有的项目整包和人员派遣服务却各有弊端。针对企业需求,业主推行了岗位外包服务,利用自己的“培训学校”降低培训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够按照要求做出最快的人员匹配、更有效地完成工作、解除企业人事编制限制、实现灵活用工、解决临时用工与临时任务的限制与矛盾、推行标准化管理。

最后,在高校满足风电运维人才培养要求的同时,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培养双师素质队伍,在风电运维后市场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从风电场运营质量,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基本,以政策、各项制度为保障,探索风电运维后市场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深度渗透的举措,从而将风电运维企业成本降到最低,提高运维服务质量。

4 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

对于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来说,如果想要实现学校和企业在教学资源、教学理论、师资队伍方面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学校专业理论与企业实用技能相互融合,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调研风电市场、第三方运为企业、风力发电设备生产主机商和开设风电专业的职业院校。就整个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特点看,即通过紧密校企合作,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企业和合作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第一阶段学校完成系统的风电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教学,第二阶段企业选拨高技能人才承担学生的岗位课程技能训练,部分课程实施岗位教学、岗位管理、岗位考核,使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对学生进行阶段式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进行递进式培养,从而实现由运维岗位到调试岗、研发岗位的递进式发展。

其次,要通过到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及风电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等相关内容,在调查和分析的同时,查阅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教育教学研究理论及成果,学习有关政策,进行专题讨论,在现有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等,不断创新与实践,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风电运维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要认识到整个风电运维企业人才培养建设项目中,其风电运维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调性。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到:第一,校企共同制定与风电运维企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完成招生招工计划;第二,校企共同制定突出风电运维企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可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同制定学徒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第三,建立校企互聘公用“双师型”教学团队,合作班每5个学生至少聘请1名企业师傅,并简称企业兼职教师库,校企可联合申请课题;合作班专业学生取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证书;第四,建立企业、社会、家长、学生四维评价机制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机制;第五,通过风电运维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校内教师与技术骨干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领域对接、教学大纲与职业标准对接、以学校风电技能大赛训练为辐射,切实提高风力发电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5 结语

通过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长效机制,创新风电专业“校企两境、虚实结合、岗位递进、双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双导师制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实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型师資队伍建设;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装配、运行与运维、安装与调试岗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解决风电运维企业人才难题。

参考文献

[1] 仝彩霞,胡建栋.风力发电机组构造与维修[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2] 风力发电机运行检测手册.内蒙古风能研究所译,1995.

[3] 叶杭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 优利康达新能源学校在包头举行奠基仪式[J].风能产业,2017(10).

[5] 东方风电打造服务品牌,保证正电机组全寿命周期内健康运行[J].风能产业,2017(10).

[6] 方一鸣.高职院校学徒制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5):88-92.

猜你喜欢
可行性人才培养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