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演化与路径探索

2019-04-22 11:28臧学英王坤岩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天津

臧学英 王坤岩

摘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新阶段、新条件下加快乡村发展的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天津市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都市型农业特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良好。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且辐射作用较为明显,已经由城乡对立阶段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表现为经济增长中心逐渐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转移。作为城乡融合载体的涉农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也经历了从波动到收敛的发展过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动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环境融合和文化融合。

关键词:天津;城乡关系;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9)02—0042—10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阶段、新条件下对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其中,“城乡融合”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天津农业属于典型的现代都市型农业,虽然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却是关系到整体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关键领域。同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天津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也对天津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乡融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天津市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举措,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原始社会中后期,随着两次社会大分工的到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相继从原始游牧业中分离出来,有了相对固定的生产和生活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交换的需要,工商業逐渐在某些特定地区集聚,从而出现了原始的城市,城乡分离由此产生。城乡分离以后,城市和农村便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而存在。但城乡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掣肘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演化而演化。归纳而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城乡关系经历了从“乡育城市”到“城乡分离”,再到“城乡对立”,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演化路径。城乡分离与城乡对立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这两个过程毫无疑问地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但所导致的城乡差距过大、过度城市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也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基于对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的总结以及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揭示,提出了“城乡融合”思想,指出“消灭城乡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1](p.313)。马克思认为实现城乡融合是经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城乡融合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内涵和特征,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

“城乡融合”一词最早出现在恩格斯的论著中,他在阐释《共产主义原理》的第二十个问题——“彻底废除私有之后将产生什么结果时”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2](p.371)。尽管恩格斯并没有给城乡融合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指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准:一是工人和农民之间的阶级差别消失;二是人口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均衡现象消失。马克思也认为,扬弃和超越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克服各自片面性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融合,是人类历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融合的物质条件是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3](p.647)。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快速工业化带来的城乡矛盾尤为突出,城乡融合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其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融合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4]。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认为城乡融合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5]。也有学者从系统学的角度探讨了城乡融合的概念,认为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乡村以一个整体出现,其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城乡差别很小,各种时空资源得到高效利用[6]。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乡之间物质、资金、信息的交流,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优化配置,实现城市与农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理解城乡融合的内涵应关键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城乡融合意味着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二者只是功能不同,而无地位差别;第二,空间融合只是城乡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城乡融合的本质是城市和农村在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第三,城乡融合表现为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共同繁荣(如城乡收入逐渐缩小),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共享(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生态发展方面的共存等。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恩格斯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目标,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做出的判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城乡融合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也应该适应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历史方位。根据上文对于城乡融合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本文认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城乡融合发展的短期目标包括:消除城乡对立,摒弃“乡育城市”的发展理念,使城市和乡村作为平等的发展主体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即资源和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最优配置;城乡差别消失,即城乡在发展的制度环境上的一体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回归到正常水平,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等。

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期目标是尊重城乡发展特色,满足城乡发展需求,最终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全面发展。城市和乡村作为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其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完全无差别的发展,而是使城市和乡村分别按照各自的发展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不同方式发挥作用。在此前提下,加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种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即无论市民还是农民都能够根据需求在体力、智力、道德等方面实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其次是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产力都得到极大发展,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化,城市和乡村均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并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最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即城市和农村不仅实现物质要素和空间要素的优化组合,而且实现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共同发展。

(三)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容

城乡融合是城市和农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有机要件的系统性融合,包括系统环境的融合和系统内部的融合。城乡融合的系统环境即制度环境,是城乡融合的基础。城乡融合的具体内容包括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空间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生态环境的融合。

1.制度融合。城乡融合的制度环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为促进城乡融合而做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城乡发展所处的一般制度环境。要实现城乡融合,不仅要制定能够促进城乡融合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也要消除一般性社会制度中存在的城乡差别性制度安排,使城市和农村发展处在和谐统一的制度环境中。

2.经济融合。城乡经济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最核心内容,目的是突破城乡对立局面,形成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的区域經济整体。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是生产力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统一布局,途径是通过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实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城乡经济融合的关键是城乡产业融合,即通过城市和乡村产业的协调,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发展协调的产业体系。城乡融合的产业体系既包括城市和乡村在各自优势产业上的分工协作,也包括城市和乡村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

3.社会融合。城乡居民社会地位的差异不仅表现为户籍制度的障碍,还表现为城乡居民在享有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别。换言之,乡村居民没有平等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也是导致城乡矛盾异常尖锐的根本原因。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必须要实现城乡社会融合,使乡村居民平等地享有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成果,使乡村居民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最终消除与城市居民的差异。

4.空间融合。城乡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渗透是不断加强城乡联系的客观需求,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迅速完成工业化进程,但同时城市的过度集聚也产生了问题,这些问题同乡村的不发达同样成为阻碍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壁垒。一方面,城市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因此产生了向周边乡村拓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乡村也迫切需要向城市靠近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城市和乡村在空间上的相互渗透成为必然。城乡在空间上的相互融合使城乡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更加便利,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效率更高,城乡之间生产力的布局更加合理。

5.文化融合。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城乡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城乡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全面融合,这必然要求实现文化层面的融合。但是,城乡之间的文化融合并非是要消除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因为城乡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文化的差异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所以,城乡文化融合实际上就是要使得城市和乡村实现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综合体。

6.生态环境融合。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在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城市地区,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下降。而广大乡村地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生态环境明显优于城市地区。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和乡村所处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共同保护、共同建设。首先,城乡两地均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损害;其次,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人工生态工程的替代,使之能够发挥生态涵养功能;最后,加强城乡之间的生态连接,统筹规划城乡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使城乡生态和谐发展。

二、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特征

对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状况的考察将分为两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是考察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状况,这一部分的分析是通过考察天津市城镇化的相关指标实现的,同时对中心城区、滨海新区、郊区的对比分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津市城乡差距缩小的情况;第二个层面是考察九个区在城乡融合方面的差异,以此来考查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

(一)指标和方法

城乡融合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在内的城乡全方面的融合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全面、科学、系统,同时兼顾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特殊性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层次10个指标(参见表1)。

由于统计数据的缺失,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并未涉及描述城乡政治融合以及城乡生态融合的指标。在下文不同层次的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指标及数据将有所调整。

根据分析的需要,在对天津总体城乡融合状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主要采取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单项指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考察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化路径和特征。而对各区城乡融合状况的分析将采取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利用静态分析考察各涉农区城乡融合发展程度的差异状况,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考察天津涉农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变化特征。

表1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相应年份《天津统计年鉴》以及《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特征

城镇化率是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越大说明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人口越多,亦即说明更多的农村人口融入了城镇,是反映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从1979年到2016年,按户籍人口统计的天津城镇化率从51.47%上升到70.00%,年均提高约0.5个百分点,城乡融合发展的趨势比较明显,但期间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38年间天津城镇化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但从51.47%(1979年)提高到60.18%(2006年)用了28年,年均提高约0.3个百分点,而从60.18%(2006年)提高到70.00%(2016年)仅用了10年时间,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说明,天津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人口的集聚作用在不断加强,且从2006年以后,天津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宽松,从而减少了农村人口融入城市的障碍,使城乡人口融合的速度逐渐提高。但是,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本地区范围内城乡间的相互渗透,还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的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种更大范围内的城乡融合可以通过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来反映。从2000年到2016年,天津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从71.99%上升到82.91%,年均提高近0.7个百分点。与同期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相比,水平更高、增长速度更快。这说明,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辐射范围更广泛,同时,制度性障碍仍然是阻碍城乡融合的重要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效。天津市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优势下,经济快速发展,不仅城市功能迅速提升,而且对本地及周边地区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但是,天津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城乡对立的阶段,并从城乡对立逐渐走向城乡融合,因此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天津城乡收入差距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42.12%(1979年)上升到69.01%(1989年)。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巨大政策优势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得到了极大激励,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同样快速发展起来,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迅速提高;同时,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获得的非农业经营收入成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来源。从1990年以后,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开始逐渐拉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65.22%下降到2011年的44.17%。这是因为:一方面,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力提升的边际效益提升缓慢;另一方面,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政策的鼓励下,天津工商业掀起了新的发展高潮,资金、人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增,且增加幅度远远高于劳动力报酬的增加幅度。2012年以后,天津“四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不仅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增加,同时各涉农区现代工商业快速发展,“三产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导致农民非农业经营性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开始呈现缩小趋势,这种趋势表明天津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

(三)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特征

如前文所述,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增长中心的转移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郊区依次成为带动天津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同时,这种空间格局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津市城乡关系调整的过程。天津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体现在增长动力的空间转移上,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九个涉农区在天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这种变化是天津经济发展由中心区向外围逐渐扩散的过程,是城市对周边农村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发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天津城乡融合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心城区GDP的名义增长速度为21.12%,而当年涉农九区GDP的名义增长速度仅为11.61%,可见,当时中心城区仍然是天津经济增长的引擎;2006年,滨海新区GDP名义增长速度仍保持在20.77%的较高水平,而中心城区GDP名义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1.74%,九个涉农区的名义增长速度上升到14.08%,说明此时天津经济增长中心已经开始由中心向外围推移; 2014年,滨海新区的增长速度下降到9.22%,中心城区的增长速度下降到3.78%,而九个涉农区的GDP名义增长率上升到17.54%,表明区县经济已经开始在天津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同期三个区域生产总值占天津市GDP的比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1994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天津城市发展规划,此后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持续提升,到2008年达到峰值50.71%,涉农九区的比重在1995到2011年期间持续降低,这是在滨海新区极化作用下,城乡对立加剧的体现;但2011年以后,滨海新区和市内六区的比重都在下降而涉农九区的比重开始上升,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体现。

(四)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比较及空间演化分析

天津市农业生产90%以上分布在涉农九区,滨海新区农业经济比重较小,市内六区基本没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看,经济增长总是从增长中心向外围不断扩散,这种扩散同时也表现为产业结构在不同梯次的差异。一般而言,从中心区向外围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递减,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依次递增。就具体的涉农区而言,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且与区域整体相比,其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更为明显,三次产业融合趋势也更为明显。因此,各涉农区是城乡融合最直接的载体。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是天津市主要农业集聚区,但九个区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模式各异,城乡融合程度也不尽相同。运用表1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因子分析法,本文对不同年份涉农九区城乡融合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可对各区城乡融合的差异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也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进行初步探索。

图1-图5显示了天津市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差异状况和空间演化路径。(注:图标中的数字为因子分析计算结果,“-”号表示低于平均水平。)

图1 1995年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状况分异图

图2 2000年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状况分异图

图3 2005年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状况分异图

图4 2010年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状况分异图

图5 2015年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状况分异图

如图1-图5所示,通过静态比较分析可见,天津市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并不稳定,但呈现逐渐收敛的趋势。2000年与1995年相比,城乡融合中心呈现向东部偏移的趋势;2005年与2000年相比,中心呈现向西部偏移的趋势;2010年与2005年相比呈现中心向北偏移的趋势;到2015年,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了从城市第二圈层向第三圈层推进的趋势。这种状况表明,在2015年之前,天津仍然处于从城乡对立向城乡融合过渡的阶段,融合的趋势不稳定;而从2015年之后,天津市已经开始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从2015年天津市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看,与市内六区紧邻的环城四区(西青区、东丽区、津南区和北辰区)是城乡融合水平最高的地区,其次是紧邻环城四区的武清区、宁河区和静海区,而距离市中心最远的宝坻区和蓟州区是城乡融合水平最低的地区。由此,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构成了较为明显的由中心向外围依次推进的空间布局特征。从单个地区看,环城四区城乡融合水平一直较高,其中东丽区始终排名第一,因为东丽区地处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受到两大增长中心的共同影响,城乡融合进程较快;而其他三个区的排名不是很稳定,这主要是因为三个区发展模式不同,产业特色和生命周期不同,因此在某些指标上表现出不稳定的增长趋势,但整体而言,三个区的城乡融合水平依然相对较高。远郊五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环城四区低,且处于不稳定状态。

(五)主要结论

通过上文对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演化趋势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从1979年到2016年,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且不仅表现为本地区范围内城市与乡村在各方面联系的不断深化,对区域外的辐射作用也较为明显。

2.从空间布局看,天津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经历了从中心城区到滨海新区再到涉农九区的梯次推进过程,这不仅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从城市向外围地区的逐渐扩散,同时也是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

3.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直接载体,涉农九区城乡融合发展也经历了从波动到收敛的空间演化过程,这说明天津市已经从城乡对立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实际上,就城乡关系的相互联系性而言,城乡融合的趋势在城乡对立的阶段就存在,只是在城乡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随着城乡对立矛盾的逐渐弱化和消失,城乡融合成为城乡关系的主要方面,从而使城乡关系更多表现为相互融合发展,但实际上,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城乡矛盾也不可能完全消除。

三、天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尽管天津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且已经开始步入城乡融合稳定发展阶段,但城乡融合的程度不高,趋势也不稳定,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仍然是天津市不断消除城乡对立、提高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能力、实现乡村振兴、加快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推进城乡融合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农业经营主体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作用,需要构建系统的战略框架。

(一)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讲,城乡融合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城乡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因此,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要从根本的动力机制出发,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城乡关系调整,也要通过城乡关系的调整来引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城乡更高程度的融合。城乡生产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外力的作用使城乡关系发生改变,并由此带动生产力提升的过程。就城乡关系这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协同而言,制度因素是其主要外部环境,因此,调整城乡关系必须从改善外部制度环境入手,而这需要政府发挥巨大的作用。政府首先应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城乡关系发展的战略思路。第一,明确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城乡分离到城乡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演化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乡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协调城乡关系的举措也是不同的。因此,协调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必须首先明确城乡关系所处的发展阶段,这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科学方法对城乡关系进行评价。本文通过评价认为,目前天津市城乡关系已经进入融合发展的初步阶段,应基于此制定促进城乡融合的顶层规划。第二,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进行顶层设计。城乡融合的趋势是必然的,但城乡融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并综合分析自然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生产模式等因素,确定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模式。天津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虽然涉农区面积较大,但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农业生产具有都市型农业特征。因此,天津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必然与典型的农业区不同: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增长中心向涉农地区转移,拓展城乡融合空间;另一方面,改变农业发展模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第三,制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加快城乡间的要素流动,深化城乡联系;对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项目予以财政补贴和税收優惠等,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优质载体;为农村居民城镇化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保证农村居民向城镇和城市转移的同时实现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二)推进城乡经济融合

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关键是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目的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天津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和梯次结构,协调各发展层级的产业结构。应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科学研发、金融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在对滨海新区制造业进行升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与之配套的研发、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逐渐提高服务业比重,打破产业结构瓶颈,实现二、三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滨海新区制造业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向涉农区转移,同时加快涉农区生活性服务业和交通仓储、房地产、批发零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二是协调作为城乡融合发展集中区的涉农九区的产业布局,按照各区的不同发展特征布局优势产业。环城四区目前是天津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按照全市产业布局需求,应努力推动原有制造业升级,大力提升高端制造业上水平;远郊五区应进一步发挥农业区优势,布局休闲农业、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生态环保等特色产业。具体而言,东丽区应发挥紧邻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的优势,努力发展与两个增长中心产业关联紧密的航空航天产业、IT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西青区应持续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津南区重点发展智慧产业、商务服务业等;北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武清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产业;宝坻区重点发展电商物流、休闲旅游产业;宁河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高档包装纸等优势产业;静海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健康产业、都市农业、文化旅游等;蓟州区努力发挥休闲旅游产业优势,逐渐打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高端产业。

(三)推进城乡社会融合

城乡社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最基本要求,即在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和空间结构上形成一体化格局。首先,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交通运输仓储、电信等领域,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为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城市资源向小城镇转移,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向小城镇集聚。其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要加大公共支出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和医疗网络,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人员的政策补贴力度,引导更加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另一方面,要改善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医疗和养老保险对接机制,逐步消除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区际差异;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医疗、养老保险等,拓宽农民社会保障渠道。最后,完善城乡再分配机制。在城乡关系处于从城乡对立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对于科技研发和规模资金的需求在不断加大,无论是农民个体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不具备进行高端研发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要避免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农村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会产生新的农村社会矛盾,同时也阻碍了城乡全面融合的实现。政府应该通过提高最低保障标准、精准扶贫、设立扶贫项目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四)推进城乡环境融合

受快速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近年来天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日益下降。但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等,随着与中心城区距离渐远,生态环境状况逐渐改善。涉农九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蓟县、宁河、静海等远郊区的生态环境较好,属于条件较好的生态涵养区。因此,推进天津市城乡环境融合应该在努力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挥生态涵养区的环境功能,形成城乡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体系。首先,要加快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郊区转移。为缓解中心城区发展压力,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应将中心城区的部分非核心功能依次向周边地区转移。综合分析目前天津中心城区发展情况和郊区发展特征,应将教育、医疗、养老等功能向郊区转移,但应遵循比较优势、错位发展、集聚发展的原则,教育功能(主要是高等教育)向津南地区的教育园区转移,医疗功能向西青区和北辰区转移,养老功能向宁河、静海地区转移。这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发展压力,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供给相对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能够形成新的规模优势和区域发展特色,形成新的增长点,并进一步推动关联产业和资源集聚,构建新的城乡融合载体。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向外围地区转移,是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城乡环境矛盾、构造城乡统一生态环境体系的客观要求。其次,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体系,必须加快城乡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对于城市中心城区等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难以恢复的地区,应努力进行人工替代环境工程的建设,如增加绿化面积、建设人工湖泊景观等,实现局部环境改善的目的;加大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循环利用、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对城市、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人为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加大对远郊生态涵养区的环境保护力度,对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加大维护投入,对尚未开发的原生态环境采取严格的禁止开发和保护措施;建立城乡统一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推动形成节能环保的城乡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普遍的环境保护意识;打破行政界限,实现跨区域生态环境联合保护和联合治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发展评价机制,对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和恶化明显的区域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

(五)推进城乡文化融合

城乡文化融合是在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物质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城乡精神层次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最终目标。实现城乡之间的文化融合,必须消除城乡之间的文化隔阂,增进城乡间的文化认同。首先,要消除导致城乡差异的制度因素,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这是导致城乡居民在心理上认同差异的根源。其次,通过普及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乡村居民文化水平。再次,通过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等项目,吸引城市居民深入乡村,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加深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最后,建立互助联动的城乡文化发展机制,在城乡之间形成行政区与行政区、社区与乡村、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互助机制,加强不同范围的城乡主体之间的文化交往。例如,非农区和涉农区之间联合举办文化展览、文化演出等活动,城市社区与农村开展定点文化帮扶活动,城市各层次人才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开展文化扶贫活动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白云朴,惠宁.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发展[J].生产力研究,2013,(5).

[5]陈明星.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J].区域

经济评论,2018,(3).

[6]陈剑.城乡融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7.

[责任编辑:张英秀]

猜你喜欢
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特点及启示
价值判断的矛盾与失衡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