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语文教学中“读”之困境与突破

2019-04-22 00:35莫忠强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部编版突破低年级

【摘要】本文基于低段语文教学中朗读低效的问题,论述指导学生朗读更有效的方法,提出从自由读、有感情朗读,以及朗读与听说写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建议,从而提升低段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部编版 低年级 阅读教学 困境 突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100-02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同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如何引领学生读,读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让学生读好,是低段语文教学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些“虚假读”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读的形式不能真正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服务。下面,笔者就低段语文教学中朗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困境一:个别读代替了整体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和理解。但是,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标精神的领会不到位,主观地认为要想实现这个阅读目标,非表演不可为,严重影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刚把课文读了两三遍,对课文内容还没有初步的感知,甚至有些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通顺,教师就让学生上台表演故事。这样的教学无论是学生的朗读还是学生的表演都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学生既没有把课文读好,课堂表演也难以到位。

困境二:媒体演示代替学生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过犹不及,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如果不用多媒体就无法教学,因而在课件制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求给自己的课堂增添色彩。结果本末倒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读的时间。

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课时,有一位教师在制作乌鸦的动画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对于乌鸦是怎样喝着水却没有详细说明。一节课下来,多媒体课件播放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的目光被一些花里花哨的表面现象所吸引,根本没有静下心来读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朗读能力的提升。

困境三:“过剩”拓展代替了学生的读。

语文教学要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合理开发教学资源这一理念存在误解,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而是一味地拓展,从而导致了拓展过剩,占用了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课时,学生读完课文以后,基本上对葡萄沟的葡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一位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课堂拓展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葡萄的品种?这些葡萄有什么特点?结果导致学生整节课都在围绕着什么品种的葡萄好吃等方面打转转,最终把有限的需要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给占满了,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从表面上看,教师教学不局限于文本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严重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浪费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

困境四:师生问答过多代替了学生的读。

师生问答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现象。低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具有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特点,大部分内容学生都是可以自己读懂的。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总认为不亲自讲一讲,学生就不会明白,以至于课堂中师生问答现象过多,影响了学生自读自悟,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有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小公鸡和谁一起出去玩?(生:小鸭子)小公鸡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是怎样回答的?小公鸡还说了什么?由于这些问题比较直白,学生通过阅读一看就懂,根本无法激起思考的兴趣,而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地追问,这不是在白白浪费学生的读书时间吗?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想实现这个阅读目标,读是基本的教学策略。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才更有效呢?

突破一:要提倡自由朗读。

“不会读书,书如干草;会读书,书如甘草。”自由读课文在教学中占的位置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在于思维的自由,它是在学生自己思维主导下的朗读。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童话、寓言以及一些记叙性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语言优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低段学生还肩负着识字任务,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引领学生朗读,从而为学生有感情朗读奠定基础: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自己读懂了哪些课文内容?读完课文之后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三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句子读懂,注意把小蝌蚪与不同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读出来。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初读、再读、三读并不是说让学生按照这个要求把课文读三遍,而是说在学生自由朗读的三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次比一次有收获。

突破二:要注重对学生读的指导。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进行密切对话的主要途径。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把握文本整体基调的基础上,确定好朗读的基调,让学生从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有感情朗读的技巧,以逐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这一首童诗时,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首先要确定好朗读的基调。从童诗内容来看,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小主人公兴奋激动的心情,在确定朗读基调时,就要把准这个特点。其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问的语气读出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拨与引导,确保学生读有所获,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另外,指导学生朗读“哎、吗、呢”这些语气词时,如果经过多次指导学生还是难以读到位,教师就要通过范读来帮助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切忌泛泛而读。最后,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揣摩文本主人公的真实内心感受,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去旅游前的心情,想象一下小主人公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以使学生的朗读能力真正得以提升。

突破三:读与听说写训练相结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从理论上来看,听和读属于接受信息的范畴,说和写属于傳递信息的范畴,它们互相联系,相得益彰。因此,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进行训练。

听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贯穿始末的教学环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倾听等,都涉及“听”。在学生认真阅读和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说和写的训练,如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对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情境说,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说的训练。例如,在《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曹冲称象的方法;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让学生想象一下黄山的石头还有什么样子的,想一想,写一写。当然,读与写结合的方法有很多,如可以让学生仿写文本中优美的句子,也可以就一些典型的词语句子进行写话练习,还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学生把所思所想写下来等。教师只有树立读与听说写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正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能够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真正关注学生的“读”,才能让学生读有所获,进而提升语文学习质量。

作者简介:莫忠强(1971— ),广西藤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部编版突破低年级
论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