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要点探究

2019-04-24 05:28韦凤芬
神州民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实问题保障措施要点

[摘 要]本文从对城市广场舞活动的特征分析入手,梳理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广场舞活动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探究健康开展城市广场舞活动需注意的要点,并针对健康开展城市广场舞活动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城市广场舞;健康开展;现实问题;要点;保障措施

广场舞是一种以舞蹈为基础载体的广场活动,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地不断推进,这种形式的日常群众性健身运动应运而生,并在现如今百姓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深受众多健身爱好者和各阶层群众的好评与喜爱。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城市发展中诸多因素的限制,广场舞活动的健康开展需要正确的规范与引导,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极易导致活动开展违背初衷、城市文化发展与形象树立大打折扣,甚至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本文以对城市广场舞活动的特征分析为基础,总结当前城市广场舞活动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研究健康开展城市广场舞活动需注意的各项要点,并对其相应的具体保障措施进行深入探索[1]。

一、城市广场舞活动的特征分析及存在的现实问题

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产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了人类群体中最早的艺术表现。根据史料考证,这种以舞蹈为基础载体的广场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初具规模,是当时人类为庆祝战争胜利或粮食丰收、或者在宗教祭祀场合之下的一种集体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广场舞活动延续了集体性、民间性、娱乐性等特征,老年人可以通过广场舞的形式愉悦精神,中青年一代可以通过广场舞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而对于城市外来人口,也可以通过城市广场舞活动更快地融入本地生活。因此,城市广场舞活动具有众多利好,被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所青睐成为必然趋势。

但是,随着城市广场舞活动规模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問题,包括夜间扰民、占道,背景音乐旋律不当、歌词晦涩,年龄结构较为单一,部分参与者动作不规范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一定影响等诸多方面。因此,应当进一步合理规范城市广场舞活动,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地区文化的整体水平提升做出贡献。

二、健康开展城市广场舞活动需注意的要点

(一)活动时间与活动地点的规范选择

由于城市广场舞活动具有其规模限制,在活动时间与活动地点的选择方面就成为第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活动时间方面,目前大多数城市地区的广场舞活动集中于夏季晚餐前后的时间,北方气候寒冷地区,秋冬季节广场舞晚活动频率降低,但在南方气候温润地区,广场舞活动组织频率受天气影响的程度并不高。因此,在这样的时间条件下,广场舞活动会与交通晚高峰发生一定时间的重叠。在活动地点方面,部分城市中,一定面积的广场为数并不多,或在住宅区内及街道旁边的空地处进行。同时一些广场或空地也有其自身特定用途,难以随时满足群众广场舞活动的场地要求,另外,如若活动在一些处于交通要道位置的广场开展,一方面容易导致车辆通行不便,另一方面,活动参与者的人身安全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刮蹭、碰撞等交通事故[2]。

(二)舞蹈配乐的选择与舞蹈动作的编排

在城市广场舞活动中,舞蹈配乐与舞蹈动作可谓是此项活动的灵魂所在。目前众多广场舞活动所选择的配乐多为节奏明快、歌词积极向上而又朗朗上口的音乐作品;而舞蹈动作则根据配乐的不同旋律,选择适当的舞蹈种类,从而确定编排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因此,不符合科学健身规律、音乐和舞蹈编排不入流的作品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其实,城市广场舞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音乐爱好者对舞曲的创作热情,推动高质量原创音乐作品的诞生,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又会做出一定的积极贡献。

(三)领舞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执业培训

城市广场舞活动中,领舞教师必不可少。广场舞的领舞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同时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广场舞理论知识,在舞蹈动作编排和配乐选取上应当有自己独到的认知与见解。城市广场舞活动对领舞教师的创新性思维也具有较高的要求,领舞教师不能够仅仅作为广场舞的领跳者,他们更重要的职责是将广场舞的积极舞蹈精神和阳光的舞者形象传达出来,充分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热情与参与动力。领舞教师还应当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本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每一次领舞工作,也将自己对于舞蹈的热爱融入到每一次领舞的每一个动作中。广场舞是充满激情的仪式感活动,领舞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在广场舞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要将自己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和认真对待的态度传递给每一位参与者[3]。

此外还应当注重加强对领舞教师的执业培训,在广场舞理论知识、舞蹈基本功、领舞教学方法等几大方面开展专业的执业培训,培训形式的选择可以充分多元化。

三、健康开展城市广场舞活动的具体保障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安排广场舞活动的时间与场地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起城市现有场地资源,就近为百姓提供便利的广场舞活动场地,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城市群众广场舞活动需求。另一方面,要进行合理的场地规划布局,当前,我国众多城市均有序开展老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项目,针对广场舞活动场地需求便可纳入项目整体规划,在便利百姓日常生活、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活与娱乐健身活动。对于城市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应当实施一定条件的免费开放政策,并加大日常管理与维护力度,这样既可以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又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广场舞活动场地紧缺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广场舞场地的设施设备管理机制,在广场适当位置设置安全供电装置以及配套的供电设备,同时配备活动所需的音箱、音乐磁盘等设施。这样可以解决群众自发性广场舞活动中的用电问题,将所有供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力使用安全隐患,有效减少因活动中使用不当导致的电力事故。

(二)在保持广场舞群众性的基础之上强化顶层设计

城市广场舞活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城市广场舞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给予的一定制度保障,因此,强化城市广场舞活动服务与管理的机制顶层设计,也是推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是,而公共文化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前所述,城市广场舞活动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众基础,其群众性也是城市广场舞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广场舞活动怎么发展、怎么完善、怎么规范,首先要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合理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在进行制度保障的同时要最大限度保持广场舞的群众属性与民间属性,避免因监督管理机制的过度使用而造成其基本特征的缺失甚至于独特魅力的泯灭。例如,在规范制度建立过程中,可以侧重于构建起以服务群众为基础的活动保障措施,引导群众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避免采取将其纳入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团体性组织加以强制管控,这样既可以保障广场舞活动中群众自由意志的充分体现,也可以通过常态化的规范性机制建立保障其健康运行。

依靠群眾的社会治理方式,对于群体活动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在政府部门组织领导机制下,还可以引导并鼓励广泛的群众与社会力量对城市广场舞活动加以规制,形成政府、群众、社会统筹协调、三位一体的规范体系。例如,可以通过鼓励引导众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对城市广场舞活动进行正面积极的宣传,推动这一基层文化形式的广泛传播,扩大其传播范围与积极影响力[4]。

(三)在舞蹈种类选择中突出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前文已经提到,广场舞的配乐选择与动作编排是广场舞的灵魂所在。而在城市广场舞活动中适当注入地方独有的文化形式,适当融合当前时代下的新文化元素,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市广场舞文化,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广场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可将其打造为地区名片,是一种地区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全新良好渠道。

结语

城市广场舞活动风靡我国大江南北,为百姓提供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积极作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现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城市广场舞活动的蓬勃发展,既体现了我国文化传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顽强生命力,有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璀璨魅力,反映了我国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后迫切而强烈的文化和运动健身需求,展现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抓住影响广场舞健康发展的要点,推进各项保障措施落地实施,广场舞文化必将在其发展之路上大踏步前行,让它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样本。

参考文献:

[1]曹宁.浅谈广场舞蹈带来的群众文化热潮[J]. 大众文艺,2012(12):209;

[2]李少奇,邹子为,陈以璇.广场健身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 2009(03):28-29;

[3]尹秀秀.广场舞在聊城市城区开展的几点思考[J].体育时空,2014(1):39-39;

[4]戴志燕,黄欣加. 关于城市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6(1):88-91。

作者简介:韦凤芬(1980-),女,本科,中级馆员 ,研究方向:音乐舞蹈;公共管理专业,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以来,每年参加和组织的文艺晚会中所编排的节目都占主要作用,均在云浮、罗定市的各大文艺晚会演出并获奖。现任罗定市文化馆副馆长。

猜你喜欢
现实问题保障措施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恩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保障措施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