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微专题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2019-04-25 05:48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材实验

安徽

生物学核心素养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部分组成,这些素养的形成贯穿于日常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高三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微专题形式进行教学。“微专题”不同于“细胞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等大专题,此种教学形式常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构建良好的组织为目标,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选取若干紧密相关的知识或思想方法形成一个专项研究。科学思维是一种依据证据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而微专题教学正是基于各个生命观念,利用科学思维抓住某个知识点,通过构建关联知识网络引导问题生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开放课堂。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由问题归纳到生成问题再到讨论问题,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以期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1.知识点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使之条理化,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构建知识网络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以某知识点为线,串联教材,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

例如,在必修1“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复习中,总结颜色变化实验的试剂、原理(如下图)。

图 显色反应思维导图

课本中这些实验是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形式呈现,在新课教学时按此顺序学习尚可,但在高三复习时再按此顺序教学就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了。教师通过微专题的形式将这些实验的相关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重新认识教材,如通过与此案例类比,继续布置在实验中“乙醇的不同应用”“盐酸的不同作用”“洗去浮色实验总结”等任务,从不同角度加以引导,从而转变学生被动学习及接收的状态。

2.比较归纳,拓展完善

“质粒与基粒”“自由扩散与渗透作用”等名词概念往往是学生忽视或难以辨析的知识点,如果这种“教学盲点”在学生答题或课堂提问时暴露出来,教师应利用好这一资源,可以获得意外收获。

例如,在归纳细胞器的知识点时,笔者开始只是按部就班地提问学生关于动物、植物细胞器的区别,然而学生却跳出细胞器进一步提出动、植物细胞分裂时的区别,笔者抓住亮点顺势拓展:归纳动物、植物成分和生理的功能各项区别(如表1)。由于学生的问题为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无提前设计好的标准答案,故问题的答案需师生共同思考、修正、完善,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更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表1 动物、植物的区别

3.实验探究,知识迁移

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必须学会利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要记忆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原理,更要具备一定的实际迁移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教材原有实验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出的新探究实验,也是高三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例如,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判断细胞是否存活”的实验设计(如表2)。

表2 细胞存活实验原理

在人教版教材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一节中,用电激、振动、聚乙二醇等方法诱导马铃薯和番茄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后,大部分细胞经此处理已经死亡,此时可以通过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方法确定出存活的细胞,再对其继续培养一段时间直至重新长出新的细胞壁。

例如笔者在复习DNA和RNA一节中,就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确定某新型病毒的核酸类型。学生提出的方案有甲基绿吡罗红染色法、确定嘧啶种类法、确定五碳糖种类法、嘌呤嘧啶比例法、酶解法等,通过可操作性分析舍弃其中不可实现的实验方案,对剩下较好的实验方案,完善其步骤,这样的讨论在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同时也鼓舞了学生大胆假设的勇气。在2017年全国卷Ⅰ第29题中,要求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确定新病毒的类型并完成实验设计,正是用该病毒分别侵染已用3H标记的T/U的宿主细胞,分别检测两组子代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类型,这正是全卷中的亮点、难点。学生看到题目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但思路很快转换到从区别碱基种类出发,并模仿教材上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完成实验设计。

4.学科思维应用

生物实验中除了实验法外,假说-演绎法、模拟法、调查法、模型法等科学方法,都是利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应用。

例如,课本中假说-演绎法的应用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DNA的复制方式等。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探究适宜浓度生长素处理的无子果实是否属于可遗传变异”的实验;笔者还通过在烧杯中放入若干黄豆再向其中加入同等大小的染色黄豆混合均匀的操作过程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年级近视同学发病原因以确定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等开展微专题教学。

学科思维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应用生物学学科思维来确定微专题的主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技能,把握生物学科学习的关键。

5.小结

传统高三课堂仅抓住单个章节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语言重复、内容机械、形式单一、知识间连续性差,学生边学边忘,在解决综合问题时也会感到困难。而微专题是从某个知识点出发,挖掘教材中关联内容,让知识重组,拓展出新颖的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同时给学生留有任务,还会有学生即时生成问题并由其他学生回答,再让全体学生一起纠正、补充。这种讨论并无标准答案,区别在于深度,最后由教师对各种答案优缺点加以分析,然后归纳总结得出一定结论,师生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材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