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组曲《十二生肖》中《寅虎》的主题发展与节奏特点

2019-04-26 01:18程钰
艺术评鉴 2019年5期

程钰

摘要:《十二生肖》是作曲家姚恒璐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创作出的钢琴组曲,每首乐曲在主题动机与节奏节拍上都尽显特色,力求刻画出动物习性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十二首乐曲中的《寅虎》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出这首乐曲在主题动机和节奏节拍上的特点。

关键词:《十二生肖》   《寅虎》   主题动机   节奏节拍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05-02

作曲家姚恒璐,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英国利兹大学作曲专业音乐硕士学位、199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第一弦乐四重奏》《镜像与透视》《音乐会小品》《五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吟》为箫、小钟琴与大提琴;《原始的音迹》钢琴独奏;第一交响曲 《升华》《打击乐五重奏》;《七重奏》为长笛、单簧管、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钢琴而作。1995年回国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从事作曲和音乐分析的教学工作。在这期间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与著作,填补了国内分析专业的空白,其中《20 世纪作曲技法分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成为许多院校的专业知识课本。同时他的创作从未间断过:《阳关三叠》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双磬》为两架钢琴而作,《追忆》为独奏大提琴与7位演奏者而作,《六重奏——“山曲” 》为长笛、单簧管、钢琴、打击乐、中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琴韵拾遗》钢琴组曲等。

十二生肖中的虎位居生肖中的第三位,在十二地支配属“寅”。相传在远古时候,生肖里面只有狮子,没有老虎,但玉皇大帝不满意狮子,想用其他动物将它代替,于是就想到了殿前的虎卫士。为平定地上飞禽走兽所带来的灾难,玉皇大帝派老虎下凡,并与它约定,每胜出一次就记一次功。来到人间后,老虎分别战胜了狮子、熊、马三种最厉害的动物,回到天上玉皇大帝在老虎的额头前划了三条横线以表功绩。后来东海龟怪作恶人间,老虎又来到了人间,咬死了龟怪。于是玉皇大帝又在它的额前添了一竖,醒目的“王”字就印在了老虎的额前,从此,老虎成了百兽之王,也代替了狮子成为了十二生肖之一。在当今社会还有虎符等镇邪之物,也有虎头帽,穿虎头鞋等。

姚恒璐的这部作品《十二生肖》,借助于生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心理沉淀,融合各类现代作曲技法,将中国出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十二首乐曲以十二个半音来布局调性,调性主音的设计正好对应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律制设计,其律制所对应的具体音名从#F到F的顺序安排。《寅虎》,调性建立在bA上,曲式结构为平行的三段体的结构:

A段由相对弱的力度开始,逐渐增强,与主题动机的逐渐扩大形成统一。随后高声部与低声部密集的五连音快速跑动,如虎在袭击时的速度,两者的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具张力,且始终贯穿全曲。第一、二小节所构成的旋律片段通过两次稍作变化的模进,调性布局从bA-bE-bA-D-bA在不断变化的调性色彩中,最终确立了bA的调中心强化主题,在音响上加深了听众的印象。第10、11、12小节,作曲家用了大量的重音记号来強化和弦,让力度持续的往上推。第13小节中,高低声部相互形成倒影形式。这样的和弦进行与倒影组合,连续出现三次,不断推进音乐发展的同时,又使材料之间得以连贯,乐思得以延伸。

B段整体速度较快,前半段在快速的旋律线中,高低声部形成倒影对位,力度的由弱到强,表现了虎急促的行进、迅猛的动作。在这大段的旋律中,高低声部分别形成了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两个不同的八音组(见谱例1),这两组八音组随着各自声部的发展不断的重复,如虎一直不停地急速的奔跑。

后半段以纯四度、(大小)三度、纯(减)五度为核心音程构成。不管是横向上的旋律,还是纵向上的和声,这些音程不断的出现并进行自由组合(如谱例2)。

上谱例中,高声部中每两个音为一组,连续的三度下行后,停在了由大三度与纯四度构建的和弦上,也预示着核心音程组成的和弦的大量出现。低声部中的七音组,也是由核心音程组成。所以整个后半段就是由这些核心音程构成乐思来组成的材料。

C段是这一部分是对A段材料的延伸,将其内容进行扩大。第44小节中的高低声部,分别奏出A的主题动机,相互进行模仿。在A段中由前两个小节构成的旋律片段,作曲家在C段中,在保持原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不断的进行扩充,形成了四小节的内容,也是同样进行模进。58-65小节,每一小节都将主题动机重复一次,不断地移位进行变化,强化动机材料,最后在辉煌的音响中结束全曲。

整首作品为表现虎威猛的形象,无论是主题动机还是节奏节拍上都是精心设计的,为的就是通过“写意”的手法,突出音乐的描绘性与形象性。主题动机与节奏节拍在作品中主要的特点有:

主题在发展时主要采用两种手法,一种是原型变形,另外一种则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主题的原型变形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A段中两小节主题第一次出现后,通过变形以刻画虎的形象,强化音响。这里的变形指在原材料动机的基础上,在基本节奏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模进移位的手法,来获取新的发展动力。

原材料的扩充手法正是C段对A段中的这两小节主题的扩充。首先是在44小节中将第1小节动机在高低声部分别奏出。A段中第一小节中的低声部五连音在这里便延续到45小节中,扩大为六连音,且添加了新的附点节奏型材料,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46-47小节是A段中原材料的延续。整个将A段中的两小节主题材料扩大为四小节,且在接下来的旋律发展中也进行着模进。可以看出在材料扩充的手法中,作曲家通过对一些动机的重复再现与增加新的元素来扩充材料,在巩固原材料的同时,也使乐曲更加的灵活,音响上更加具有新意。

为全面表现出虎的性格特征,每一段都采用不同的节拍与节奏,B段还大量的运用了节奏重音。在《寅虎》这篇作品中,重音主要有力度重音和缓和重音。

力度重音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重音。指的是在某一位置或时值上出现强音记号或其他力度符号。B段中的第二乐句多为和弦构成,在和弦上方所标记的力度符号与节拍重音基本一致,更好地表现虎所代表的力量。

缓急重音,又叫长音重音。在节奏的运动中,人们通常来根据时值的长短来辨别运动特征,而往往时值长的音比时值段短的音更加具有重音效果。第32小节起延音线的出现,延长了和弦原有的时值,打破了原有的节拍模式,与节拍之间的对立关系,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同时使听众难以分辨原有的节拍规律,给听众带来新鲜感,也让他们更加具有探索的欲望。

姚恒璐《十二生肖》这部作品中的《寅虎》,是十二首作品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乐曲。主题的呈现生动形象,发展手法多样,节奏节拍上也是根据虎的性格进行细致的刻画。整首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虎威风凛凛的形象以及不同面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董海莹.中西结合,协韵畅翔——姚恒璐教授创作的钢琴组曲《十二生肖》解析与感悟[J].中国音乐,2015,(04).

[2]张巍.论节奏结构的重音[J].音乐艺术,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