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2019-04-26 01:18赵木希
艺术评鉴 2019年5期
关键词:通识课音乐鉴赏美育

赵木希

摘要:音乐鉴赏是对音乐的品鉴与欣赏,在我国全面贯彻美育教育方针,实施美育教育战略中,音乐鉴赏在高校的通识课行列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可见,美育教育对大学生在建立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音乐鉴赏通识课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如何构建优质的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美育  音乐鉴赏  通识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79-02

一、高校开设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意义与目标

通识教育源起于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亦称为文雅教育。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部分即被视作“通识课程”。音乐鉴赏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以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从而促进美育的发展。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时,能够汲取音乐知识与文化内涵,完善大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与思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价值判断力,从而对优秀的音乐文化实施有效的传播与传承。要达到以上目的,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要适应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及需求。在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等。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几年的通识课教学中逐渐摸索出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方法与途径。

二、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笔者在一所综合性大学担任音乐专业的教师,在本校开设了《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这门通识课,此门课程为在校大三年级学生的选修课,在每一学期教学中都能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如何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音乐类的通识课程?如何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更新更具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模式?如何在常规的通识课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及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得出以下结论:

(一)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存在的实际问题

1.学生选择课程目的

笔者在本门课程的第一节课通过两个问题会对所有学生进行简单了解,第一,你觉得音乐最大的魅力是什么;第二,你为什么选择此门课程。通过这两个问题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选择此门公选课是为拿到学分,极少的同学是因为喜欢音乐而选择了这门课程。

2.学生音乐的基础程度

通过与学生问答式的环节,了解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的掌握程度,大部分同学不认识五线谱,甚至有一些同学对简谱也不是很了解。笔者在教室的钢琴上弹出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让学生分辨,部分同学还是不能做出解答。

3.学生早期音乐教育情况

多数同学在幼年时期很少接触音乐课程,有些同学在初中参加过合唱团,大多数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就没再接触过音乐课。对五线谱、节奏、音高、音符等需要掌握音乐要素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音乐的学习出现了严重的断档,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不认识五线谱的原因了。

4.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态度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设计了学生是否了解和喜欢古典音乐这样的问题。通过分析问卷得知,学生对于古典音乐了解甚少,有些同学可能在电视上或者游戏中听过一些古典音乐,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古典音乐;还有的同学对古典音乐有一些排斥,认为古典音乐过于高雅,是他们不敢触碰的音乐。

5.学生选择音乐的喜好

通过对学生访谈与问卷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听流行音乐,尤其华语歌曲,他们认为通过歌词他们能听懂音乐;还有一部分同学喜欢重金属音乐,觉得这种音乐最适合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发泄自己的情绪;也有极少数的同学喜欢古典音乐,认为古典音乐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

(二)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问题原因分析

1.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程不被重视

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很多偏远地区,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孩子感受音乐、理解音樂的课堂都奉献给文化课教育,使很多学生在幼年时代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这从根本上就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由于学生们基础的音乐教育水平不均衡,导致大学生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育无法深入的进行,这就很难达到美育教育的实施目的。

2.高校通识课课程设置

随着美育教育在高校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音乐鉴赏课程作为美育教育中重要的模块在高校通识课课程设置中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通识教育的音乐鉴赏课属于学生的选修课程,选修意味着课堂的人数限制,学生对于音乐喜好的限制及学分的限制,很多学生就有了选还是不选的态度,以至于在高校中很难让所有学生都能接触音乐,感受音乐,这也阻碍了美育教育的贯彻于发展。

3.学生对音乐文化内涵的误区

很多没有接受传统音乐训练的大学生在对于音乐的选择、音乐的聆听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传统的、古典的音乐是过去的事情,以至于学生对古典音乐有排斥心理。而社会、媒体、公共平台等媒介给学生们提供了形形色色的音乐,给学生们大量的选择空间,但这其中也包含了低级趣味、精神匮乏的音乐内容与形式,并不是正确的文化导向。

三、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一)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主动的学习与参与

音乐鉴赏通识课主要是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所以它的教学内容要更适合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设定,课程内容浅显易懂才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主动学习与参与的意识。首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精神压力,让他们很自然的接触音乐,可以从欣赏的第一层次展开,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其次,选择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进行鉴赏。古典音乐总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如《蓝色多瑙河》《康康舞曲》《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乐》《婚礼合唱》等,或者选择古典与现在流行音乐结合很好的音乐作品,《不想长大》《沿海地带》《一千零一个愿望》《分手旅行》等,将这些作品循序渐进的渗透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氛围中。

(二)适应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过于循规蹈矩,教师通常是播放音乐,介绍音乐的历史、作曲家的生平及音乐的具体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对于音乐的主观感受,这样学生的学习显得十分被动。针对此状况,教师可以将本学期想要教授给学生的音乐内容进行分类,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如歌剧、交响乐、钢琴曲、舞剧音乐、艺术歌曲等,学生会对这些具体的形式有更深刻的记忆;也可以根据选择的音乐内容做时间轴的课程安排,如讲授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可结合同一时期我国的音乐发展的现状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间产生不同的音乐文化做以分析,这样更能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实践大于理论的音乐鉴赏课堂

在大学生音乐鉴赏课中,要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传统的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授,从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可以在一节音乐鉴赏课中加入学生的实践环节,这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更能有效的帮助他们认知音乐,理解音乐。如,在讲授歌剧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組织同学们跟着钢琴一起发发声,让学生们感受演唱歌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讲授钢琴模块的时候,可以教学生们弹奏简单的音阶,让学生们感受复杂音放在一起的和谐;在讲授舞剧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某个舞剧片段即兴的舞蹈一段。总之,多种多样的实践环节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每一节音乐鉴赏通识课都是学生们无比期待的。

四、结语

大学生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是否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大学生的审美需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我国美育教育的培养目标等,应是高校教师时刻研究与反复实践的问题。培养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发觉音乐的本质与内涵,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秦蓁.艺术的使命——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9).

[2]张驰.比较:大学音乐通识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探析[J].人民音乐,2017,(12).

[3]刘琨.高校音乐通识课多维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3).

[4]杨阳.高校通识音乐课程采用MOOC模式的利与弊——以陕西师范大学网络音乐通识课程为例[J].人民音乐,2015,(06).

猜你喜欢
通识课音乐鉴赏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美育教师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