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19-04-28 02:04陈静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剖宫产

陈静

(夏津县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200)

0 引言

现阶段临床上剖宫产产妇人数日趋增加,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多种并发症。在并发症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十分严重的一种,因为产妇长期卧床,会出现妊娠造成血液凝血机制变化及压迫子宫造成下注静脉回流受阻等情况出现[1]。临床上主要有行走困难、下肢疼痛肿胀且皮温色改变等临床表现,栓子脱落会造成产妇出现肺栓塞的情况,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2]。因此临床上需要警惕产妇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找准有效护理措施加以干预,最大程度上降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的发生[3]。本研究中实验组产妇及对照组产妇分别给予围产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2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将所有产妇按照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3岁,平均(27.65±1.64)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38.12±1.03)周。实验组产妇年龄在22-34岁,平均(27.86±1.59)岁,孕周在36-41周,平均(37.96±1.16)周。本研究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许可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入院后需给予术前检查、注意事项告知、基础护理等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给予围产期护理干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术前护理。产妇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住院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做好剖宫产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告知产妇及其家属的术后临床表现及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从而获得产妇的配合与理解[4]。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全面性及个体化评估,若产妇通过血生化检查显示血液高凝状态,应当及时提出针对性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血栓的形成[5]。其次,术后护理。第一,患者术后进行早期抬高下肢训练,促进静脉回流,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双下肢色温以及皮色、是否出现疼痛及肿胀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异常需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第二,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在产妇术后要及时叮嘱产妇术后两小时进行伸屈踝关节的锻炼,并做好下肢肌肉原位舒缩活动,术后六小时进行膝关节伸屈锻炼及翻身等训练,从而促进产妇下肢血压流动[6]。第三,护理人员要积极鼓励产妇在术后二十小时之后进行站立训练,尿管拔出之后在病房内慢走,逐渐增加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运用视觉评分法对两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个层次。分值大于89分为十分满意,分值在80-89分范围内为满意,分值低于80分为不满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应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产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15例,发生率为24.59%,实验组产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2例,发生率为3.28%。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分别为(14.21±3.17)d、(4.65±1.24)分,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分别为(7.01±1.24)d、(2.04±0.27)分,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对比表

对照组中护理总满意度为81.97%,其中对十分满意为28例(45.90%),满意为22例(36.07%),不满意为11例(18.03%),实验组中护理总满意度为96.72%,其中十分满意为36例(59.02%),满意为23例(37.70%),不满意为2例(3.28%),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分析表[n(%)]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造成产妇下肢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下肢肿胀及疼痛等症状体征,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栓子脱落而导致急性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7]。因为围产期产妇具有高凝状态及血液粘稠度高等生理特征,加上产妇会因为害怕疼痛而减少术后活动量等因素,显著提升了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8]。现阶段,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再次剖宫产产妇及高龄产妇人数显著增多,因此这类并发症必须引起临床上的高度关注。因为传统护理模式具有较多不足与缺陷,因为不具有针对性,很容易造成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降低的问题,无法与患者护理需求相符合[9]。临床上有相关研究表明,近些年综合性、系统性、高水平、多方位及多层次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引起了临床上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围产期专业护理干预模式,主要通过术前心理护理、环境干预及术后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等干预,对产妇负性情绪安抚给予了重视,最大程度上消除产妇负性情绪,确保产妇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加速产妇产后康复。本研究中实验组产妇下肢静脉发生率(3.28%)与对照组(24.59%)比较显著较低,实验组产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为(7.01±1.24)d、(2.04±0.2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14.21±3.17)d、(4.65±1.24)分,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妇围生期给予综合专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显著改善产妇肿胀、疼痛、皮肤色泽及皮温等症状,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促进产妇产后得到迅速康复,有助于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剖宫产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