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限制性补液疗法的应用价值评价

2019-04-28 02:04杜彦璞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失血性限制性补液

杜彦璞

(圣禄嘉妇产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产科失血性休克为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危急综合征[1],其对产妇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对此症的治疗多为止血前为患者进行大量的液体输注,以促使患者的心肺功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的水平[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有相关的研究指出,对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限制性液体输注复苏治疗,对患者的机体代偿更为有利[3]。为评价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限制性补液疗法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观察、现进行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包括剖宫产出血休克25例、妊娠晚期失血休克21例、经阴道分娩失血休克14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为依据进行分组,采用常规的大量补液复苏法进行治疗的设为对照组(n=30例),采用限制性补液疗法进行治疗的设为观察组(n=30例)。对照组年龄在20-42岁,平均(28.6±4.7)岁。观察组年龄在19-41岁,平均(27.9±4.5)岁。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不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差异不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最短的时间内(一般为3至5 min内)实施基本的抢救:建立起静脉通路,实施心电监护,对心率、血压、尿量和血氧饱和度、阴道出血量进行监测;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给氧,使用抗生素等。采用常规的大量补液复苏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早起快速、足量补液,利用林格液进行输液,完成后输入胶体液维持患者的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 mmHg以上;另一条中输入必要的抢救药物、抗生素等等。采用限制性补液疗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MAP在出血控制前维持在50至60 mmHg以内,患者在出现休克后马上开通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限制性输入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根据监测的实际情况对液体速度进行微调,另一条输入必要的抢救药物、抗生素等等保证重要脏器灌注,同时做好紧急手术的止血措施准备。

1.3 观察指标

①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SV、FEV1、V评分);②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输液量、出血量、并发症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算,计数资料采用了百分比进行表示,以卡方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进行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情况

2组患者治疗前的SV、FEV1、V评分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62.85±6.98)、(1.85±0.42)、(2.01±0.33),具体可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情况比较(±s)

组别 n SV/mL FEV1/L V/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57.24±54.77 73.16±7.37 1.51±0.46 2.38±0.57 1.78±0.49 2.41±0.38观察组 30 56.97±5.14 62.85±6.98 1.59±0.37 1.85±0.42 1.77±0.51 2.01±0.33 t-0.027 5.563 0.742 4.100 0.077 4.353 P-0.979 0.000 0.461 0.000 0.939 0.000

2.2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整体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输液量、出血量、ARDS发生率、DIC发生率、有效率分别为(1589.32±220.23)mL、(254.31±113.23)mL、0、3.3%和96.7%,具体可见表 2。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3 讨论

失血性休克为产科危急重症之一,指的是患者因血液的大量丢失导致血容量的减少,进而发生血压和微循环功能的障碍,为孕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4]。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易导致患者合并各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既伤害了患者的生理健康,也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5]。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是指,对液体的输注速度和输注量等因子进行控制,以稳定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压水平,保证机体重要脏器内血液的供应,直至治疗完成为止[6]。本文中采用了此种疗法,效果较为理想。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所引发的失血性休克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近年来,对休克生理的病理研究日益深入,有学者发现,出血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使液体复苏还有机体的代偿机制得到主动发挥,与成分输血结合后,复苏的结果较为理想。还有学者以孕期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孕兔模型为基础,比较实施了两种不同的液体疗法的孕兔的代谢产物、血流动力学及肝肾功能等治疗,发现和传统的补液法相比,实施限制性补液法治疗的孕兔,其失血性休克的结局为并发症减少,存活率显著提高。与苏杰慧[7]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实施限制性补液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失血性限制性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甘肃当归对失血性血虚小鼠外周血常规及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