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髋关节置换术后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

2019-04-28 02:04金丽娟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股骨颈高龄置换术

金丽娟

(上海市光华医院,上海 200052)

0 引言

老年人因生理性进行性退变,其反应力也变得迟钝,加上骨质疏松等因素,使其成为股骨颈骨折高发人群[1]。临床对股骨颈骨折高龄病人治疗一般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对病人髋关节进行较好的改善。但由于手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不但对病人术后恢复带来影响,给其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危及病人的生命[2]。对此,本文主要研究在髋关节置换术受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采取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的作用,对比中医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区别,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病人为对象,分常规护理组45例和中医护理组45例,常规护理组女17例,男28例;年龄在40-95岁,平均(68.26±3.14)岁;骨折原因中,摔伤29例,车祸16例;关节置换术中,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骨关节炎17例,股骨头坏死8例。中医护理组女19例,男26例;年龄在40-94岁,平均(67.78±3.25)岁;骨折原因中,摔伤31例,车祸14例;关节置换术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9例,骨关节炎17例,股骨头坏死9例。对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受伤原因、骨折类型等进行对比,P>0.05,未发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常规护理组:遵医嘱在病人手术后进行抗感染和抗凝治疗,并将患肢提高30°促进静脉回流。对皮肤进行持续牵引,让患肢维持外展中立位,以病人患肢感觉到活动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之后指导其开展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以病人的耐受度为前提,从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同时还要训练病人的上肢肌力,便于其使用拐杖。手术7 d后进行髋关节活动恢复训练,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髋关节活动,屈曲不超过60°,外展不超过45°,持续2周后持双拐或者步行器根据耐受度下床进行行走训练[3]。

(2)中医护理:①中医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与病人进行深入交流,告知病人如果情志不舒将会造成脏腑气血紊乱,使气血失和及阴阳失调,对术后恢复极其不利。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告知其术后疼痛、生活不便等情况都是暂行性的,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将会加快病情的康复,从而改善病人的情志,促进其配合治护工作。②饮食护理:按病人术后所处的康复阶段安排合理的药膳食疗,其中,术后的第一周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食滋补及肥腻食物,可食用当归三七鸽子汤促进活血化瘀;术后的第二至第四周可适当补充相应营养,促进病人骨痂的生长,可食用当归续断牛骨汤,促进接骨续筋;进入到恢复期之后,则增加相应的营养物质,比如当归枸杞鸡汤等,起补肾壮骨之效。③疼痛护理:不同的病人对于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高龄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一般会比较低,所以术前护理人员必须告知并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给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告知其疼痛不会对其康复训练带来影响,且有相关措施可减轻疼痛,如使用镇痛药、涂擦中药等。可在距离手术部位3 cm的地方使用克痛药膜每天涂擦2次,克痛药膜组成为水蛭、莪术、黄檗、生姜黄、焦栀子各40 g、冰片10 g加入70%的乙醇渗漉所提取浓缩。同时采取中医耳穴贴压,选择王不留行籽贴敷在神门穴、皮质下及髋三个穴位中,将药物在穴位上长久固定,每天定时或者不定时加以按压,或根据病情感觉情况进行随时按压,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便秘、切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计算两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其中,0-40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41-60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61以上表示轻度功能障碍[4]。同时对比两组的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很满意概率+尚可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中所得数据录入到SPSS 23.0软件包中给予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对比以P<0.05为差别存在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护理后,中医护理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4.44%,常规护理组是22.22%,组间区别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n(%)]

2.2 两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和满意度情况

中医护理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为(73.48±2.57)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0.25±3.61)分,组间区别明显(P<0.05);中医护理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情况[n(%)]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高龄病人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及其相关治疗后,大部分都可以实现满意恢复的效果,但是因高龄病人的血流比较缓慢,且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后若其长期卧床,极容易出现便秘、切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症状。并发症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病人康复的进程,加大病人的痛苦,若出现血栓还可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健康[5]。所以,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在髋关节置换术受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重点。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许多护理要点往往会被忽略,使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中医护理则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在护理的过程中将中医治疗贯彻其中,在情志护理中改善病人不良情绪,使其更积极配合治护工作;在饮食调护中根据病人症候设相应食疗方,不但可以补充所需营养物质,还能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通过疼痛干预可使病人在恢复期处于更为舒适的状态,减轻因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中医针刺、按摩、推拿及熏蒸等可其行气活血及温经通络之效,有利于减轻病人肿胀、疼痛等,加快骨折愈合[6-8]。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护理后,中医护理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4.44%,常规护理组是22.22%(P<0.05);中医护理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提示我们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中医护理,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加快病人康复的进程,使病人对护理更满意,减少医患纠纷。

猜你喜欢
股骨颈高龄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