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角型青光眼应用曲伏前列素配以布林佐胺的临床研究

2019-04-28 02:04王晶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开角泪膜眼压

王晶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 眼科,吉林 吉林 132021)

0 引言

开角型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但是临床上所说的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是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指在没有明显诱因、前房角开放的情况下发生小梁组织的变异、静脉压增高等症状的青光眼[1]。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眼压升高、视神经受压、视乳头供血不足、慢性期视野缺损,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失明[2]。因此,临床必需及时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曲伏前列素是一种选择性前列腺类受体激动剂,可增加葡萄膜巩膜通路房水外流,从而降低眼压[3]。但单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较差。临床常用曲伏前列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本文用曲伏前列素分别联合布林佐胺和噻吗洛尔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开展本研究,并纳入此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②角膜正常。③泪液分泌正常,且泪膜稳定性好。④视力≥0.05。排除标准:①参与本研究前3个月内实施过眼部手术。②房角关闭≥180°。③合并结膜炎、沙眼等眼部疾病。④不适合使用本研究中药物。⑤合并严重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28-65岁,平均(47.37±5.34)岁;病程在2-7年,平均(4.06±1.06)年;眼压21.10-34.31 mmHg,平均(27.31±2.09)mmHg。75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41例,女34例;年龄为27-65岁,平均(47.21±4.69)岁;病程在2-7年,平均(4.11±1.02)年,眼压21.11-34.51 mmHg,平均(27.521±2.37)mmHg。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曲伏前列素配以噻吗洛尔治疗: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每天滴1次,每次滴1滴。用噻吗洛尔滴眼,每天滴2次,每次滴1滴。治疗3个月。观察组采用曲伏前列素配以布林佐胺治疗: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每天滴1次,每次滴1滴。用布林佐胺滴眼,每天滴2次,每次滴1滴。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视力、散光度、眼压、泪膜破裂时间、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及进行Schirmer试验。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chirmer试验结果、泪膜破裂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chirmer试验结果、泪膜破裂时间与治疗前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chirmer试验结果、泪膜破裂时间(±s)

表1 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chirmer试验结果、泪膜破裂时间(±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Schirmer试验(mm) 泪膜破裂时间(s)对照组(n=75)治疗前 131.31±5.25 74.01±5.12 75.21±4.31 11.81±3.97 13.72±2.06治疗后 130.97±5.36 73.86±4.61 74.99±4.29 11.36±3.37 13.31±2.14治疗前 131.52±4.92 74.22±4.11 75.35±3.97 11.82±3.92 13.62±2.29治疗后 131.20±4.12 73.88±4.06 65.01±3.38# 10.82±3.96 11.23±2.65#观察组(n=75)

2.2 光敏感度、RNFLT、视力、散光度、眼压

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散光度、眼压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光敏感度和RNFLT与治疗前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光明感度、RNFLT、视力、散光度、眼压(s)

表2 光明感度、RNFLT、视力、散光度、眼压(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光敏感度(dB) RNFLT(μm) 视力 散光度(D) 眼压(mmHg)对照组(n=75)治疗前 16.65±3.32 106.63±5.39 0.07±0.02 3.12±0.85 27.81±2.65治疗后 16.75±3.21 106.83±5.29 0.60±0.12#* 1.15±0.47#* 16.37±2.65#*治疗前 16.56±3.69 106.62±5.28 0.07±0.02 3.11±0.83 27.76±2.52治疗后 14.31±3.55# 106.56±4.95 0.33±0.11# 2.39±0.87# 20.29±2.29#观察组(n=75)

3 讨论

开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开角型青光眼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病变的早期,自觉症状较少且程度较轻,其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野缺损位于中心注视以外的部位,不会影响其视力[4]。因此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通常在常规眼部体检时才被确诊。当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等明显的自觉症状时,其病情多发展至中晚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野会缩小至管状,发生行动不便、夜盲等症状,最后失明[5]。临床上尚无彻底根治开角型青光眼的方法。临床上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时主要是降低患者的眼压,从而阻止其临床症状的发展,延缓其视野的恶化[6]。目前降低眼压的药物疗法主要是为患者使用降压眼药水。降眼压眼药水主要有前列腺素类衍生物、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断剂、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激动剂(溴莫尼定)、碳酸酐酶抑制剂、拟胆碱类药物等。其中常用的有前列腺素类衍生物曲伏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可通过角膜吸收,被水解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游离酸。曲伏前列素游离酸是一种选择性前列腺类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通路房水外流来降低眼压。但单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一般。因此临床常用曲伏前列素联合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断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视神经损伤的发展。噻吗洛尔为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断剂,可减少房水的生成,有明显的降低眼压的作用。噻吗洛尔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起效快、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滴眼后20 min眼压即开始下降,对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视力无影响。布林佐胺是选择性和亲和力更较高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减少碳酸氢盐离子的生成,从而减少了钠和水的转运,使房水内渗透压下降,房水生成减少,最终降低眼压。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联用噻吗洛尔相比,开角型青光眼应用曲伏前列素联用布林佐胺的临床效果好,可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散光度和眼压,且不会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泪液分泌质量、泪膜稳定性、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造成显著影响。

猜你喜欢
开角泪膜眼压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分析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