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2019-05-04 13:52刘姣姣方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儿科医院感染率住院

刘姣姣 方平

[摘要] 目的 探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以明确干预方向。 方法 对2017年1~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儿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每月第1周进行调查,共调查了12次,纳入住院患儿592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17年我院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患儿共21例,发生率为3.53%(21/592),各季度、不同性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生体重高(OR = 0.221)和足月胎龄(OR = 0.081)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保护因素(P < 0.05),住院天数过长(OR = 6.023)、接受静脉营养(OR = 2.290)、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OR = 1.688)、新生儿肺炎(OR = 1.876)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OR = 1.672)均是发生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我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低胎龄、低出生体重、住院时间长和新生儿相关疾病。为减少感染率,应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及消毒隔离措施等。

[关键词]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3(b)-0092-04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院内获得的感染,通常包括在院内获得但出院后发生以及在住院期间获得并发生的感染,对于住院前即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在内[1-2]。据统计,我国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2%,较20年前显著降低[3-4]。对住院患者来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相差较大;据李迎[5]研究报道,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医院感染患病率随年龄递增呈现U型分布。因此,作为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儿群体和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免疫力差、病危的老年人群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研究中,年龄>60岁患者,医院感染率达43.4%;年龄<5岁患者,医院感染率达到22.1%[6-7]。因此,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感染发生率。本研究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明确干预方向,旨在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7年1~12月于我院新生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儿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每月第1周进行调查,共调查12次。调查当天以新生儿科内住院的所有患儿为调查对象(当天出院患儿不计入)。经过12次调查后,排除调查当日不在医院或者拒绝参与调查的患儿,共纳入住院患儿592例。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符合诊断标准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诊断标准[8],根据2001年原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明确患儿于调查当日医院感染情况,纳入阳性患者:①潜伏期不明确的感染,于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潜伏期明确的感染,于入院后超过平均潜伏期的感染;②本次感染与前一次住院存在直接关系;③在已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感染或在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出现新的病原体;④新生儿于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⑤因诊疗措施而激活的潜在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排除标准:①患儿因病情严重无法进行试验;②不属于医院感染;③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仅有细菌定植而无炎性反应;④因非生物因子刺激表现出的炎症;⑤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并在出生后48 h内发病;⑥慢性感染于院内急性发作。

1.2.2 调查问卷  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表,由专门的医务人员进行资料调查及收集。调查表内容包括:①患儿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住院天数;②患儿临床资料,包括羊水污染情况、母亲产前感染、静脉营养输液情况以及患儿患病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兒科医院感染的现况

2017年1~12月,我院新生儿科发生院内感染的患儿共21例,发生率为3.53%(21/592)。按季度分类,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4%(4/140)、3.97%(6/151)、2.92%(4/137)和4.27%(7/164),各季度比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生院内感染的21例患儿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592份调查表采集的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体重<2500 g、胎龄<37周、住院天数≥15 d并且住院期间接受静脉注射营养补给的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对于患儿住院治疗的疾病进行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 < 0.01)、新生儿窒息(P < 0.05)、新生儿肺炎(P < 0.01)、新生儿败血症(P < 0.05)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 < 0.01)的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新生儿分娩方式、羊水污染、母亲产前感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新生儿溶血均对新生儿院内感染率无明显影响(P > 0.05)。见表1。

2.3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以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多因素分析的自变量包括出生体重(≥2500 g)、胎龄(≥37周)、住院天数(≥15 d)、接受静脉营养、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结果提示,出生体重高和足月胎龄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保护因素(P < 0.05);住院天数过长、接受静脉营养、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是发生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5)。见表2。

3 讨论

我院2017年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兒共21例,发生率为3.53%(21/592),相较于国内医院感染率的总报道率3.22%(2012年)来看,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但相比于国外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率(1.87%~2.91%),明显高于国外医院水平[9-11]。提示我国医院及各级行政部门仍需加大力度监测、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此外,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在各季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不同性别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结果相符[12-1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出生体重高(OR = 0.221)和足月胎龄(OR = 0.081)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保护因素。此外,接受静脉营养(OR = 2.290)、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OR = 1.688)、新生儿肺炎(OR = 1.876)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OR = 1.672)均是发生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查阅文献以及结合我院自身特征,考虑其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4-18]:①对于低出生体重和低胎龄的新生儿,各个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免疫系统脆弱,容易发生院内病原菌的感染;②对于住院时间较长的新生儿,增加了与其他患儿及医护人员接触的机会,较短期住院的患儿更易发生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植,从而导致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再加上患儿所携带的正常菌群在长期住院期间可能被院内耐药菌群所取代,从而导致医院感染,进一步延长住院时间,形成恶性循环;③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疾病可导致患儿体内IgG与C3明显降低,干扰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易发生医院感染。

因此,结合本研究结果,对于预防与控制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9-20]:①规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的行为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决定性因素。医务人员应该了解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加强对新员工和实习医生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自觉遵守所有护理操作的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特别是对早产儿、极低体重的婴儿和超轻婴儿的保护隔离。减少导管保留时间。③加强设备的消毒和管理:首先是通风设备的管理,严重的新生儿有更多的机会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的传染因素,特别是在与呼吸有关的肺炎的情况下,这种肺炎有很高的致死率。为防止灰尘进入,配备多套通风管,每周更换一次,交替使用;其次,关于暖箱管理,应用消毒液清洗,每周或在污染后及时彻底清洁消毒后再使用。④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菌群不平衡和二次感染;严格控制使用抗菌药物的指针,减少对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7年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并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制订符合现状、针对性强、有效且简单的干预措施及建议,为医院护理及管理人员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蚁少华,王美容,陈碧贞,等.福建省42所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2(4):320-324.

[2]  Khan AM,Morris SK,Bhutta ZA. Neonatal and Perinatal Infections [J]. Pediatr Clin North Am,2017,64(4):785-798.

[3]  刘晓,王彤,蒋怡芳,等.河北省253所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比较[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3(12):1126-1129,1136.

[4]  Washam M,Woltmann J,Haberman B,et al. Risk factors for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lonization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m J Infect Control,2017,45(12):1388-1393.

[5]  李迎.乌鲁木齐市属65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消毒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8,5(2):122-124,145.

[6]  何多多,张玉强,张颖,等.230例死亡病历医院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7(12):1353-1355.

[7]  张申,沈波,荣菊芬.2000~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1(3):359-362.

[8]  张玲,周厚永,谭友秀.医院感染的分类与诊断[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8(1):43-44.

[9]  陈先云,陈蜀岚,冯云.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2(11):1621-1622.

[10]  王丽珠,尹中秋,刘英茹.461例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2,12(2):127-129.

[11]  Yu J,Xie Z,Zhang T,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revalence of respiratory virus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t different hospital settings in North China,2012-2015 [J]. BMC Infect Dis,2018,18(1):72.

[12]  黎雪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7(4):559-562.

[13]  陈红武,黄铮.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9(11):806-807,813.

[14]  王艳华,陆敏,杨树杰,等.孝感市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8):65-67.

[15]  向小荣,王学军,周晓玉,等.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4(9):648-649.

[16]  杨菊菁,张建中,沈敏.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J].中國消毒学杂志,2008,7(4):417-418.

[17]  龚秀萍.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6(12):141-142.

[18]  林晓波,李伟中,庄静文,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5,3(3):341-343.

[19]  Atchison CM,Amankwah E,Wilhelm J,et al. Risk factors for hospital-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following cardiothoracic surgery or therapeutic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J]. Cardiol Young,2018,28(2):234-242.

[20]  Thatrimontrichai A,Rujeerapaiboon N,Janjindamai W,et al.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neonates [J]. World J Pediatr,2017,13(4):328-334.

(收稿日期:2018-08-15  本文编辑:金   虹)

猜你喜欢
儿科医院感染率住院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