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形象

2019-05-05 01:05皇甫梦华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浮生六记

皇甫梦华

摘要:陈芸,是清代作者沈复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浮生六记》中的主要人物。而正是这部流传千载的作品让陈芸栩栩如生且多姿多彩的形象跃于纸上,她也因此永恒而光鲜地活在了一代代人的心目中。陈芸身上所具有的种种闪光点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她的可爱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具体体现在:坚守女子的知性才情、散发耀眼的人格光芒、独具坚毅的生命魅力、追求生活的美好与爱。

关键词:浮生六记 陈芸形象  可爱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18-02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是清朝乾嘉年间生活在苏州的一个无名文人。《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一部抒情性自传散文,全书共六记,今现存前四记。前四记都有陈芸形象的体现,沈复与陈芸的爱情故事主要集中于卷一《闺房记乐》,沈复用他那毫无矫饰、清新自然的文字展现着一个可爱动人的妻子印象,体现着夫妻情爱的温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与深切缅怀,同时,陈芸的可爱之处,也成为这部重要作品的核心魅力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浮生六记》内容的研究,探讨陈芸可爱形象的具体体现——坚守女子的知性才情、散发耀眼的人格光芒、独具坚毅的生命魅力、追求生活的美好与爱。

一、坚守女子的知性才情

陈芸的才情与知性并重是她可爱之处的第一大表现。在那个封建时代,沈复和陈芸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没有因父母的媒妁之言深陷夫妻不相爱这种悲惨的婚姻泥沼,反而因心灵的相契成为彼此心意相通的知音。在沈复和陈芸那里,爱情是一尘不染的圣物,是两者心灵的相互感应,它像无线电波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飘荡,寻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心灵感应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双方的思想与心灵都要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环境氛围中,陈芸却以自己淡雅的气质和隽秀的才思不仅成为沈复琴瑟和鸣的人生伴侣,更成为他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

陈芸的可爱首先在于她才情斐然。陈芸在文中的第一次出现,就展示了她的天资聪颖——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这样的天赋她却没有因时代的限制而浪费,反而“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虽然仅仅有一联,但是诗的韵致却着实优美。可见,她并没有像封建社会的其他女子一样,遵从“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意识,对文学上的天赋置之不理,而是选择坚守这一才情,使它充分发挥。

陈芸对文学总是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这样的她才可以和沈复一起对酒吟诗、纵论古今。对于那思想深邃、气势雄浑的古文她也能侃侃而谈。一次,沈复问她更喜欢李白还是杜甫。陈芸说自然是更喜欢李白了,杜甫的诗锤炼精纯,独步海内,无人可及,而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潇洒飘逸,极具壮阔意境,沈复听罢,两人一起爽朗大笑。从这件生活小事中看得出两人皆为才情俱佳之人,连开的玩笑都生动有趣。

在生活中,她还具有知性的智慧之美。陈芸喜欢吃臭豆腐,沈复戏弄陈芸问她想做狗还是蝉。要是换了一个女人听到丈夫这么说自己应该会无地自容,但陈芸的可爱就在于她不但不脸红,还摆出一堆逻辑性极强的道理,她不仅不以为耻地说出了自己喜欢吃腐乳是因为小时候家穷而腐乳便宜,自己正是不忘本的表现,而且还戏谑而有力地反驳了沈复,最后弄得沈复也跟着吃起臭豆腐来。她那知性与才情并重的可爱怎能不让沈复为之心动呢?

二、散发耀眼的人格光芒

具有人格魅力是陈芸可爱之处的第二大表现。陈芸是一个真实通透的人,她不张扬也不虚饰,保有着一个完整的本性和一颗纯净的心灵。无论是对待夫君、公婆,还是对待朋友、仆人,她都能做到真诚恭敬,举手投足与只言片语之间,都让人看到她身上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陈芸的人格魅力之一在于她有颗爱丈夫的赤诚之心。她对夫君的爱是不言不语,是默默无闻,毫不张扬却有力量。沈复为她夹菜时才知道她已经吃斋好多年了,计算过日期才意识到原来是陈芸在他出痘的时候为他祈福才开始吃斋的。在日常小事中,陈芸的爱也是处处流露。她会为夫君准备精致漂亮的梅花形食盒;在沈复失去职业后,她积极地为他谋划出路,强颜欢笑,对他百般安慰,没有一丝抱怨;在沈复要奔赴大雪之路向亲戚求助之前,她会充满关切地叮嘱夫君要小心,照顾好自己……这样处处温柔有力量的爱怎能不让沈复深深感动呢?

陈芸的人格魅力之二在于她热爱家人,对自己的家庭任劳任怨地无私奉献着。一家三口靠着她的针线活艰难度过,弟弟上学后,学费、伙食费都由她一手负担,从没有让弟弟难过。她热爱子女,在和沈复一起去农村住之前,为了让孩子不随自己辛劳奔波,就尽心尽力地安顿好自己的孩子,在分别时,却放声痛哭。对待公婆,她孝顺恭敬,陈芸的公公让陈芸代笔写家信,后来却因为有人说闲话,她的婆婆就认为是陈芸在写信的时候做事不周所致就不让她代笔,公公却怒曰:“想汝妇不屑代笔耳!”陈芸一直不做解释,沈复回到家后问清原委,本想找机会向父亲解释一下,陈芸却说:“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这是需要多大的气度才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让婆婆生气啊!她的贤淑方正显示着那迷人的可爱之光。

陈芸的人格魅力之三在于她具有平等意识,能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和仆人。陈芸丝毫不顾自己是书香门第,也不顾家人的反对而与一个妓女结交为好友,她与妓女憨园一见如故,从来没有排斥过她,而是平等地看待她。她是善良无私的,在自己遭受痛苦之时,仆人狠心地卷财而逃。面对仆人的背叛,她却还为仆人处处着想,她害怕仆人出现生命危险,自己却没法向他的母亲交代。可见,她的胸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陈芸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但是一个真正美的人任何附加的首饰都是多余的,她的美是一种内敛的气质,内心宁静而澄澈,身上似乎带着八月桂花气息朔风,给人温暖,外表的美总会因衰老而消逝,而她那人格魅力所散发的香味却会愈久弥香!

三、独具坚毅的生命魅力

陈芸可爱之处的第三大表现在于她独具坚毅的生命魅力。

在陈芸所处的封建时代,女性被沉重的枷锁禁锢,陈芸一方面谨遵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一方面又敢于抵制封建文化的束缚,而追求心理的自由。她的身上汇聚了女子的许多美好品质,但是却抹去了一些闺阁之气,不像古代封建女子那般谨小慎微地遵循着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无理约束,反倒有着男子襟怀。在面临着生活中的困顿时,她也能坚强乐观地解决。陈芸正如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贫瘠的土壤唱诅咒的歌。这样的生命力才是应对生活的最佳方式,才真正能让读者为之赞叹不已。

陈芸所处的时代,女子的自由十分有限,她们不能随意出门,她们活动的范围就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院子里,但是陈芸却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急切的向往,她能勇敢地说出来并且想方设法做到。那繁华的水仙庙让芸娘很是神往,又苦于自己是个女子而不能去,沈复就怂恿她穿上自己的衣服,戴上自己的帽子,脚着蝴蝶履。伪装好后,陈芸还模仿男人作揖和走路的姿势,这样的场面也展示了陈芸的调皮可爱。

陈芸四岁丧父,在尚未出嫁前作为家中长女挑起生活重担,她能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她用做针线活的收入支撐着家庭的开支,供弟弟正常读书上学。在陈芸病情更加严重时,她拒绝夫君去请医生为她治病,并说出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夫妻二人相互扶持二十三年,生死相随,有憾亦无憾。这时的陈芸依然以安抚丈夫的姿态从容地面对死亡,她生命的坚韧品格怎能不让人感动呢?即使在他们生活最困顿的时候,两人也能不离不弃,相伴而行。正是陈芸坚强乐观的品格使得夫妻二人年愈久而情愈密。

四、追求生活的美好与爱

陈芸可爱之处的第四大表现在于她对生活中美好与爱的追求。她兰质蕙心,具有封建时代女性所缺乏的襟怀和才识。她像秋天一样成熟美好,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宁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她像是平淡琐碎日子里的艺术家,一次次地捕获生活中的动人之处。她的心早已越过深闺,朝向美丽的大好河山与诗意远方。

陈芸极具生活的情趣,连花花草草也是疼爱有加。当“归途游戈园,稚绿姣红,争妍竞媚。王素憨,逢花必折”之时,芸叱曰:“既无瓶养,又不簪戴,多折何为!”[1]P7她生气中又流露出一种迷人的可爱,在《浮生六记》沈复的诸多描述中,我们读者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陈芸心灵手巧,很会生活。沈复爱客,他们时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吟诗作画。他们想去赏油菜花,还希望喝上热酒,正当“众议未定”时,陈芸却高兴地想出好主意。于是他们便租了火炉,先是煮茶喝,后来暖酒热菜,引得路过的游人羡慕不已。她的聪慧还在于总能将一些奇妙的想法付诸实践,为平凡的生活增加趣味。丈夫喜欢在案头摆放一些瓶花,陈芸为了能让它们在自然气候之下依然有风韵神态,便“觅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她的聪慧着实让人叹服!

陈芸对于生活的追求,更看重精神层面,她不物质,只是想要寻觅内心的富足与心灵的静谧。沈复的弟弟娶媳妇时,弟媳想要一些珍珠作为头饰,陈芸就慷慨地把纳彩时夫家送给她的珍珠拿出来,交给母亲处置。她的对于生活状态的心愿单纯而美好,“以供薪水。君绣我画,以为持酒之需。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做远游计也。”有多少女子追求经济富裕的生活,追求奢华的服饰,而陈芸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她或许这样认为,只有真正地学会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而任何附加的首饰对于真正富足的生活来说都是多余的。

五、结语

陈芸的可爱是真实的,是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的,因为她的可爱体现在方方面面,体现在她的知性与才情、她的人格魅力、她生命的坚毅、她对生活的爱等多方面。陈芸像秋天午后的阳光,剥离了春天的青涩,夏天的热烈,以及冬天的寒酷,有着融化一切的温暖和性感。沈复正是以其纯粹朴实的笔墨和饱含爱意的深情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参考文献:

[1](清)沈复.浮生六记[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2]尹菲阳.《浮生六记》中陈芸形象的艺术价值[J].文化月刊,2016(17).

[3]邬晓怡.《浮生六记》中的“新女性”——陈芸形象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4]温欠欠.浮生中的诗意与温情论——《浮生六记》的情感内涵[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7(4).

[5]王永波,黄芸珠.论《浮生六记》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

[6]王静.《浮生六记》陈芸形象探析[J].文教资料,2012(12).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浅析《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可爱”之处
略论《浮生六记》中两性关系的现实意义
《浮生六记》中的文人精神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从刘宓庆的风格标记体系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浮生六记》
烟花易冷,刹那芳华
《红线》与《浮生六记》的互文性解读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浮生六记》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