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基因过表达对BMSCs迁移的影响

2019-05-10 10:56汪显耀贺丽虹许键炜卢俊厚张焕相何志旭
贵州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酶腺病毒划痕

汪显耀 贺丽虹 许键炜 卢俊厚 张焕相△ 何志旭,3*

(1.贵州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实验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2.苏州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123;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器官间质和结缔组织中,以骨髓中含量最为丰富,故又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1-2]。研究[3]表明,BMSCs表现出较高的运动及趋向病灶区域迁移的能力。然而,成功迁移至损伤或病变部位的细胞数极少,修复和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因此,提高BMSCs的定向迁移能力,增加迁移到损伤或病变部位的移植细胞数量至关重要。

PTEN基因又称为肿瘤抑制基因,中文名为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位于10q23,属于PTP(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基因家族成员,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PTEN基因编码一种肿瘤抑制因子,通过阻止细胞生长、分裂的速度过快,进而调控细胞分裂周期。研究表明,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有PTEN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包括非小细胞癌[4]、前列腺癌[5-6]、胃癌[7]和结直肠癌[8]等。而在BMSCs中, PTEN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构建Ad-PTEN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利用293A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通过体外实验探究PTEN基因对BMSCs细胞迁移的影响,为深入研究PTEN基因对BMSCs的迁移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方法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Sprague Dawley(SD)大鼠,体重约150 g,由贵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本研究动物实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贵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实施执行。

1.2主要材料及试剂 pAdTrack-CMV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均由苏州大学杨吉成教授惠赠。pMD19-T载体购自Takara公 司,PCR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限制性内切酶Kpn I和Xba I,Pac I酶和DNA marker(Takara公司)、质粒抽提试剂盒和Trizol Reagent(Invitrogen公司)、dNTP Mix 和 Taq DNA polymerase酶 (Takara公 司)、琼脂糖、氨苄青霉素和卡那霉素(Sigma公司)、DNA回收试剂盒(QIAGEN公 司)。QBI-293A细胞由苏州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实验室保存。1640细胞培养基、L-DMEM细胞培养基、双抗、胰酶均购自Hyclone公司,FBS(BI公司),RNA逆转录试剂盒和定量PCR试剂盒购自Thermo公司。细胞培养皿、培养瓶、离心管、冻存管、移液枪头等均购自Corning公司。

1.3方法

1.3.1BMSCs细胞分离培养 SD大鼠,乙醚麻醉,颈椎脱臼处死。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按1∶2比例传代培养。实验所用细胞为状态良好的第3~10代细胞。

1.3.2cDNA模板的获得 BMSCs细胞PBS清洗2遍,Trizol法提取RNA,检测RNA浓度和A260/A280值,通过反转录获得cDNA。-20 ℃保存制备好的cDNA以备用。

1.3.3PCR反应扩增大鼠PTEN基因 查询NCBI(http://www.ncbi.nlm.nih.gov/)网站,得到大鼠PTEN(NCBI登入号:NM_031606.1)的编码区序列。针对PTEN序列设计含有Kpn I和Xba 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PCR引物,PTEN-sense:5’ CTGGGTACCATGACAGCCATCATCAAAG 3’,PTEN-antisense:5’GGCTCTAGATCAGACTTTTGTAATTTGTG 3’。划线部分为酶切位点,分别为Kpn I和Xba I,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以1.3.2产物为模板,退火温度60 ℃进行PCR克隆PTEN,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1.3.4PCR产物与pMD-T载体的连接 将pMD19-T载体与1.3.3获得的PCR产物在16 ℃进行连接反应,连接30 min。体系为:PCR产物(1 μL)、pMD19-T载体(2.6 μL)、Solution I(5 μL)、ddH2O(1.4 μL)。连接产物通过钙转法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中,氨苄青霉素筛选阳性菌落。挑取单菌落摇菌培养,抽提质粒,将提取的质粒进行Kpn I和Xba I双酶切,1%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取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送上海生工进行测序鉴定。测序得到的结果使用DNAMan软件进行比对,将比对完全正确的克隆命名为pMD19-T-PTEN,保存菌种并提取质粒以备后续实验。

1.3.5Ad-PTEN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pMD19-T-PTEN进行Kpn I和Xba I双酶切后,凝胶回收目的基因片段,使用T4 DNA连接酶与同样进行Kpn I和Xba I双酶切处理的pAdTrack-CMV穿梭载体进行连接反应,将连接产物转化XLB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单克隆,摇菌培养并提取质粒,进行Kpn I和Xba I双酶切鉴定,1%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转化至DNA重组活跃的BJ5183菌株中,在Amp+抗性下培养并摇培制备重组感受态细胞,接着将与穿梭载体连接正确的质粒进行Pme I酶切线性化处理以暴露其同源重组位点,将线性化产物与pAdEasy-1载体在上述制备的重组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使用Kan+抗性的LB平板初步筛选重组成功的克隆。利用Pac I酶切鉴定,将重组的载体作PCR,分别1%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

1.3.6腺病毒包装 将重组成功腺病毒载体通过Pac I酶切,根据lipofectamine 2000操作说明转染QBI-293A细胞进行病毒的包装。7~10 d后收集感染的QBI-293A细胞,在-80 ℃与室温间反复冻融3次后,5 000 rpm,离心5 min,将上清液加入新的QBI-293A细胞进行反复感染和扩增获得高滴度的病毒液,-80 ℃保存。

1.3.7Western blot 细胞感染病毒后48 h, PBS清洗2遍,加入液氮,以200 μL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BCA试剂盒检测所提蛋白的浓度。将蛋白与4×上样缓冲液混合,95°C加热变性10 min,冰上冷却,分装,-80 ℃保存,常规Western blot电泳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

1.3.8划痕实验 细胞按照105/mL密度接种6孔板,细胞贴壁后感染病毒,48 h后以黄色枪头于皿底十字划线,12 h后倒置显微镜下拍照,统计划痕愈合率。划痕愈合率=(原始划痕面积-剩余划痕面积)/原始划痕面积×100%。

1.3.9Boyden chamber Boyden chamber下室加入30 μL含2% FBS的细胞培养基,以孔径8 μm的多聚赖氨酸PLL包被的PVP-free polycarbonate membrane盖住下室,依次盖上软塑片和硬塑片,避免气泡产生。细胞准备成8×105/mL的单细胞悬液,50 μ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在Boyden chamber的上室,细胞培养箱中培养5 h。细胞刮刀刮去未迁移的细胞,4%多聚甲醛中室温固定30 min,5%结晶紫中染色15 min,自来水漂洗后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拍照,统计迁移至膜下方的细胞数。将对照组的迁移细胞数标准化定义为1。

2 结 果

2.1PTEN基因PCR产物与pMD19-T克隆载体的构建 如图1 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1200 bp处出现目的条带。将提取的质粒进行Kpn I和Xba I双酶切,在1200 bp处成功获得目的片段(图1 B)。送上海生工进行测序鉴定,测序得到的结果使用DNAMan软件进行比对,比对结果显示克隆序列与GenBank中人的序列一致。

2.2Ad-PTEN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结果显示成功切出穿梭载体片段和目的片段(图2 A),进行Pme I酶切线性化处理以暴露其同源重组位点(图2 B),如图2 C所示重组质粒经Pac I单酶切成功切出约30 Kb的大片段和3 Kb左右的小片段;将重组的载体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在相应位置成功扩增出PTEN基因(图2 D)。

注:图A为PCR获得目的产物,M.marker;PTEN:1212 bp。图B为pMD19-T载体与PTEN连接产物以Kpn I和Xba I双酶切鉴定,M.marker;1.pMD19-T-PTEN双酶切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2692 bp和1212 bp)。

图1PTEN的扩增与TA克隆

注:图A为pAdTrack-CMV-PTEN以Kpn I和Xba I双酶切鉴定,M.marker;1.pAdTrack-CMV;2.pAdTrack-CMV-PTEN;3.pAdTrack-CMV-PTEN以Kpn I和Xba I双酶切产物。图B为pAdTrack-CMV-PTEN进行Pme I单酶切线性化处理,M.marker;1.pAdTrack-CMV-PTEN以Pme I单酶切产物。图C为Ad-PTEN同源重组克隆Pac I单酶切鉴定,M.marker;1.Ad-PTEN Pac I酶切鉴定。图D为Ad-PTEN同源重组克隆PCR鉴定,M.marker;1.Ad-PTEN PCR鉴定产物。

图2Ad-PTEN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2.3Ad-PTEN腺病毒包装 见图3,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情况以确定转染效率和包装的进度。9 d后,收集细胞反复冻融获得重组病毒子Ad-PTEN,进行多次扩增,产生滴度为5×107Pfu/mL的病毒,-80 ℃保存备用。

2.4PTEN基因过表达抑制BMSCs的迁移 Ad-PTEN感染BMSCs 48 h后,PTEN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显著上调,见图4。以Ad、Ad-PTEN感染BMSCs,48 h后十字划痕,12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划痕愈合情况并计算划痕愈合率。见图5,高表达PTEN基因后,细胞划痕愈合率为(23.45±2.57)%,而对照组划痕愈合率为(44.76±2.2)%,说明高表达PTEN基因显著抑制细胞划痕愈合率。Boyden chamber检测显示,高表达PTEN基因后,细胞相对迁移数为(0.39±0.03),说明高表达PTEN基因显著抑制细胞迁移,见图6。

注:以Ad、Ad-PTEN感染MSCs,48 h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PTEN的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将MSCs感染Ad后PTEN的相对表达量标准化为1,与Ad相比,*P<0.05。

图4Western blot检测MSCs感染Ad-PTEN后PTEN的表达

注:以Ad、Ad-PTEN感染BMSCs,48 h后按照之前Boyden chamber方法进行实验。

图6Boyden chamber检测BMSCs感染Ad-PTEN后细胞迁移能力变化

3 讨 论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中胚层来源的多能成体干细胞。具有容易扩增,低免疫原性等特点,成为干细胞治疗和组织再生的理想种子细胞。之前研究发现,MSCs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胶质瘢痕的形成[9],能显著提高放射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率等[10]。 MSCs向病变部位的迁移是细胞移植治疗的关键,但在体内研究中发现只有少量的移植细胞迁移到损伤或病变部位,修复和治疗效果十分有限[11-12]。因此,如何提高MSCs的迁移能力,增加迁移到损伤或病变部位的移植细胞数量是改善疗效的关键。

PTEN基因又称为肿瘤抑制基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3-14]。PTEN的脂质磷酸酶活性导致PIP3去磷酸化生成PIP2,导致PI3K对Akt的磷酸化作用被阻断,负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15]。在癌细胞中,PTEN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主要导致Akt信号的过度活化,这也是癌细胞过去增殖和侵袭的主要原因[16-17]。但是在BMSCs中,对PTEN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构建Ad-PTEN重组腺病毒载体,利用293A细胞成功包装出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通过Western blot验证,Ad-PTEN上调BMSCs细胞中PTEN的表达。以Ad-PTEN上调BMSCs细胞中PTEN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BMSCs的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表明,PTEN基因高表达显著抑制BMSCs的迁移。这为BMSCs的迁移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综上,PTEN基因在BMSCs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PTEN基因在BMSCs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双酶腺病毒划痕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基于微观划痕的疲劳强度预测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冰上芭蕾等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pIRES-EGFP-GRK2-S670A突变质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两种不同方法对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的比较
双酶梭菌TK6的筛选及益生物质对其代谢活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