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论析

2019-05-12 08:34杨怀中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摘 要: 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倡导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网络强国,推动全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为新时代的中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确立了基本的行动纲领,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际互联网发展态势和规律的准确把握。

关键词: 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强国;以人民为中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D641;G206.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2.0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工作,把网络空间治理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对于加强互联网建设,提升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话语权,推进国际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思想是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所蕴含的根本价值观,也是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的核心主张。网络空间治理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思想,以“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思想为指导,凝聚全民共识,坚持全民参与,增进全民福祉,实现“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1]的庄严承诺。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和思考中逐步形成的。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的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的是一切从人民出发的政治立场,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建党初心和根本立场,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

在2016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客观地说,如何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政府有着不同的态度,因而也有着不同的解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网信事业,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目的就是为了全体人民的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思想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网络空间治理依靠人民,需要广大网民的共同参与。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2]依靠人民治理网络空间,是由网络安全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必须切实把握网络安全的特点,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二是网络发展为了人民,网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1]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3]“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正是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根本价值观。一定意义上说,互联网发展的深度,取决于互联网普及的程度,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满足的程度。我们发展网信事业,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就是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就是要“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2]。

综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的核心主张,贯穿于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始终,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的人民立場这一根本政治立场。

二、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发展也不例外。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特别是直播乱象、低俗内容、爱心诈骗等现象饱受网民诟病。对此,习近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决不允许其成为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色情、恐怖、暴力的空间,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直接目标和着力点就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既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也带来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习近平同志生动地比喻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4]不可否认,“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3],网络空间的风气是可塑的,网络空间不能成为法外之地。只有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能构筑让亿万民众放心安心的精神家园。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网民多、网络用户多,网络空间治理更为迫切,治理任务也更为艰巨。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切实把网络空间治理的每一项举措都落到实处。

网络空间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生活新空间”,就是因为它与现实社会一样需要治理,也应该有自己的运行规范和伦理底线。那么,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更好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影响公众、反映民意的作用呢?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2]。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

总之,作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治理必须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安全之网、放心之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之网。

三、 倡导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整个国际社会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这种全球化大潮内在地规定着国与国之间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网络空间治理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1]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治理呼唤世界各国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在网络空间治理问题上,中国一直主张开放、合作、共赢,呼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互联网安全,共同促进互联网发展,共同分享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同志指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5],加强沟通联系,形成治理合力。他进一步强调说:“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3]

2017年3月,经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外交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这份文件旨在“全面宣示中国在网络空间相关国际问题上的政策立场,系统阐释中国开展网络领域对外工作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行动要点”[6]。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就国际网络空间治理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系统明确的思路,再次表示中国愿意主动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进程,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贡献积极力量,强调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走向开放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既要推动联合国框架内的网络治理,也要更好发挥各类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作用”[7],努力形成治理合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网民最多的国家,习近平同志正是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站在人类发展的整体战略高度,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勾勒出了中国网络国家战略的框架,同时也对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期许。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8]

网络空间治理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是加强和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必由之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的主张,切实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就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与网络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就要以拓宽国际合作为重点,着力拓展网络强国战略“朋友圈”,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四、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网络强国

在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中,有一系列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网络强国的论述,“系统回答了网络强国建设方略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网络强国思想”[9],成为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网络空间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国作为一个全面崛起的新兴网络大国,虽然在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还不是网络强国。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形势,进一步明晰网络空间治理的目标指向,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10]的战略决策,并对如何建设网络强国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网络强国,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事业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是習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科学分析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于2014年2月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8年3月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10]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通过互联网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实现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型,既表明了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目标追求和发展路径,也对未来全球互联网秩序的形成和规制制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网络强国,习近平同志从核心技术、网络文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以及网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10]这些要求,既高屋建瓴,方向明确;又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世界网络强国的思想观点,基于对互联网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建设什么样的网络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新时代的中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确立了基本的行动纲领。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同时又是第一大网络用户国,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网络强国思想的正确指引,也一定能够建设成为世界网络强国。

五、 推动全球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站在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高度,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3]思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网络空间治理的現实必然。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与延伸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实现中国主张,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实现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为解决攸关人类前途命运重大问题而倡导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国际国内场合提出并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形成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涵十分丰富,其基本出发点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换言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当然也符合本国人民的利益。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网络空间发展衍变的逻辑必然,旨在促进网络空间的创新与繁荣,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平与正义,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与有序,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系统阐述了“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本质及“共享共治”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理念,向全世界发出了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声音: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也是习近平同志基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回应。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传播中国正能量,唱响中国好声音,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网络空间治理直接关乎人类文明发展,“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互联网的重要地位和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意义”[11],明确提出网络空间治理的着力点就是要推动全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3]为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提出并阐明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3],以切实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习近平同志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重申了中国态度,再次强调:“我们倡导‘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就是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12]

综上所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与延伸发展,也是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愿意与各国携手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态度。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全球互联网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有大国责任担当,推动网络互联互通,着眼共同受益受惠,实现中国主张,破解发展难题,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EB/OL].人民网,(2014-11-20)[2018-10-05].http://cpc.people.com.cn/n/2014/1120/c64094-26057954.html.

[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应急管理,2016(4):12-16.

[3]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02).

[4]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名言佳句[EB/OL].中公教育网,(2016-04-22)[2018-10-05].http://www.offcn.com/shenlunpd/2016/0422/2754.html.

[5]习近平.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EB/OL].新华网,(2016\\11-06)[2018-10-05].http://www.jiemian.com/article/961215.html.

[6]外交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略[EB/OL].外交部网站,(2017-03-01)[2018-10-05].http://www.cac.gov.cn/2017-03/01/c_1120552617.htm.

[7]习近平.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EB/OL].中新网,(2018-04-21)[2018-10-06].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4-21/8496886.shtml.

[8]习近平.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加强合作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N].人民日报,2016-1-17(01).

[9]汤景泰,林如鹏.论习近平新时代网络强国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5-20.

[10]习近平.总体布局 统筹各方 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01).

[11]杨怀中.网络空间治理及其伦理秩序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2):114-118.

[12]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7-12-04(01).

(责任编辑 文 格)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