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9-05-14 12:45姚启卫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挑战与对策话语权

姚启卫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积极主动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大局,也关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大局。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挑战与对策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决定中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当今,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温床生成发酵。网络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遭受冲击的态势仍然存在,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

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

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給我国经济建设、社会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的深刻演变,也带来意识形态斗争的根本性变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

1.网民数量大且呈年轻化的特征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8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7.88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在年龄结构上,网民以10-39 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 70.8%;其中 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8.2%、24.7%在学历结构上,网民以中、高等学历群体为主,初、高中与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 62.8%、20.4%。在全球化的网络自由空间里,面对如此众多的网民,特别是思想活跃但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网民,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形成到成熟固化的重要阶段,如何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是党领导中国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网络成为公民情绪宣泄的途径

当下中国,公民基于可行性、风险性、现实成本、效果等方面的考量,日益倾向于选择通过网络虚拟渠道来宣泄政治情绪。因社会转型的领域之广、速度之快而积淀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公民感觉“被抛弃”“被不公平对待”“被剥夺”乃至“被打压”的负面政治情绪正在不断酝酿和发酵。在这样的社会心理氛围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一旦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就很容易激起民怨民愤,甚至可能酿成重大的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上,就有可能迅速形成网上舆论热点,经“互联网+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网络意识形态争论往往形成舆论风暴,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关注,扩大和加剧社会矛盾。

3.主流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弱化

网络环境是开放自主的,受众处于自由择取信息、自主发表评论的主动地位,公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文化观念相互交织和激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产生较大的冲击与消解。网络舆论场上,对于社会事件进行公共讨论的舆论氛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单向度的媒体新闻报道方式。例如,至2018年3月止,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在影响力排名前50的微信公众号中,官方媒体仅有“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和“共青团中央”上榜。由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状态也不均衡,在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领域呈现日益多元化趋向,主流意识形态媒介在网络空间的覆盖面仍显不足,由此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受到冲击。

以上情况表明,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一项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党的工作。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上需要我们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同时,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要敢于亮剑、善于亮剑。

1.增强网络内容建设

网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需要有英勇善战的主力军。党的网络宣传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运用网络技术、网络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舆论引导和思想教育,打造网络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形成强势的网络主流舆论。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网络舆论宣传的指导思想,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强化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

2.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思想战,各种论争争夺的目标都是群众。可以说,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质上是事关民心向背的重大问题,是事关扩大我们党的群众基础问题。网络上“沉默的大多数”,虽然不发言或少发言,却是以网络为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他们对于网络意识形态论争自有价值判断。因此,我们需要在网上网下共同配合,在现实社会中,给予群众更多的实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使他们更多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主动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统筹好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从行政职能上理清关系、区分责任,着力构建管的合力,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还要大力培养一批政治可靠、为党和人民所用的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培养更多代表党和人民立场意愿的名人引导员、“草根”评论员、微博微信“大V”。通过建立广泛的网络爱国统一战线,让网络爱国力量勇于善于积极发声,使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没有市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网络意识形态挑战与对策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网络意见领袖视角下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逻辑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思考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
互联网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
中国NGO国际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