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与实践

2019-05-15 03:32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珠江源工商开放学院崔庆瑞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中职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珠江源工商开放学院) 崔庆瑞

当下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对汽修技能人才的需求特别大,但我国汽修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需要加快发展汽修职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汽车维修行业提供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国家近些年发布了若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要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推动技术产业升级发展。而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举措之一,是打通从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通道的关键一步,而课程体系的设计则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环节。因此,做好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符合企业岗位用人需求的有力保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笔者主要通过对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解决汽修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发展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

1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

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3+2”五年制模式、对口升学模式、高职自主招生模式和中高职开放式一体化衔接模式等。笔者主要探究中高职开放式一体化衔接模式。中高职开放式一体化衔接不是简单的中职教育的膨胀,也并不是高职教育的迁就,更不是两种教育模式的链接,而是通过编制对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实现2个学历层级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

中高职开放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在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已经实施了8年,由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中专专业衔接云南开放大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职专业,经过8年的办学实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反复进行调整修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办学经验,专业建设趋于成熟。

2 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高职开放式一体化衔接办学模式起步较晚,主要是中职学校和国家开放大学之间联合举办,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合理,其主要问题如下。

2.1 课程衔接连续性差

课程的衔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能为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良好的对接桥梁,但多数学校为了满足更多的专业衔接,会在编写专业教学标准时,将多个汽车类专业衔接到高职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上,课程设置难以兼顾所有专业,从而便会导致知识体系不完整,课程衔接不连续,学习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课程重复设置率高

为了兼顾中职和高职的课程体系,很多课程设置具有较高的重复性,课程内容比较接近,中职课程学习的内容,在高职课程中又重复出现,只是难易程度不同而已,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

3 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与实践

3.1 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一体化原则。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汽修专业一一衔接,也就是给每一个中职专业对应相近的高职专业设计一套独立的专业课程标准,做到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学生单独组建班级,使用一套独立的教学计划。

(2)“传统+开放”的教学原则。课程体系设计上兼顾云南开放大学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学生中职课程可以运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组织开展;高职的部分课程可以通过云南开放大学的教师进行远程网络授课,中职教师辅助教学,学生通过云南开放大学的网络平台接受网络教学,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学习网络课程,这样可以解决一些中职学校实训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实现高职课程高职院校教师授课。

(3)课程合理性原则。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充分分析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做到课程开设不重复、逻辑不错位、难易适中有梯度、课程衔接不间断。教学大纲要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着力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3.2 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我校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是云南开放大学开放式一体化衔接项目,实行弹性学制,最短4年毕业。根据云南开放大学对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通过对我校中职汽修专业和云南开放大学高职汽修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和剖析,明确了三类课程,即中职汽修专业特有课程、高职汽修专业特有课程、中职汽修专业和高职汽修专业衔接课程。通过对中级和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明确达到中级和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课程和实践环节;通过对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工作岗位进行全面整理和市场调研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并确定职业岗位和能力要求,进一步根据岗位需要的人才规格确定所需要的支撑课程及支撑实践环节,进而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体系共设置了5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桥梁课、专业框架课、素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

3.3 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

3.3.1 分析汽修专业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体系的5个模块对中职和高职课程进行归类统计,以图表的形式进行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对比分析,明确每一门课程的类型,即中职课程、高职课程、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示例见表1所列。

3.3.2 分析中级和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

中职和高职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职业岗位是汽车机电维修,分别要求毕业生要取得中级和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对照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确定相应的课程及实践环节。

3.3.3 分析汽修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中职汽修专业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汽修专业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中职毕业生要能够达到完成汽车维护、常规故障维修等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应的中职课程有汽车维护、汽车拆装、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高职毕业生要能够达到完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修理、汽车新技术运用等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应的高职课程有汽车电控发电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综合维修实训、汽车新技术等。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汽修专业单独开设“理实一体模块化综合实训”课程,课程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专项综合技能训练。

3.3.4 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

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过程中,要调整理论课程课时量,突出“必须+够用”原则,适当减少理论课课时量;要重点考虑加大实训课程比例,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大实训课程占比及实训课课时量,使实训课时占总课时比例达到60%,增开实训课程,增加实训项目,拓展实训内容。

表1 汽修专业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的分析

各模块中高职课程层次要分明,形成梯度,做到课程内容上逐步拓宽;知识结构上逐步拓深;职业技能上逐步提高。比如,高职必修课需要开设《高等数学基础》,如果不先开中职《数学》就直接开设《高等数学基础》是不行的,而直接将这两门课融合在一本中高职教育衔接教材中开一门课也是行不通的,不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又比如中职、高职都开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或者接近这门课程,则可以将两门课程合并,开发一套中高职教育衔接教材,在教材中把中职和高职所要学习的知识结构有机地衔接起来,这样便可以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

通过上述分析并参照教育部中高职教育汽车专业教学标准,笔者构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确定了相应专业核心课程,并编制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的教学标准。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中职、高职教育原有的、独自分离的两套课程体系进行整合设计为一体化的一套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解决了中高职汽修专业在专业上“衔而不接”和课程相互独立的问题,使专业衔接深度融合,课程开设层次分明,知识结构逻辑不错位、不断接。

笔者虽然从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探究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一些问题,但由于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解决,比如在学分制管理、弹性学制、课程衔接问题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笔者的探索和实践以期能为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中职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