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价值

2019-05-21 08:14张秀菊唐笑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左心左室血压

张秀菊 唐笑一

高血压是以血压增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 如果未予以及时治疗, 则易诱发脑组织及心脏等多器官发生病变, 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目前, 高血压已经成为脑卒中、左室肥厚、左心衰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临床早期多表现为气喘、气促等症状, 如果治疗不及时, 随着病情的进展, 易引起左心衰竭, 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早期的影像学检查, 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显著意义, 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次研究对6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取心脏彩超检查, 现将诊断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 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 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等症状,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意识不清醒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及近期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等[2]。其中, 男38例, 女22例;年龄36~69岁, 平均年龄(50.8±6.4)岁;心功能分级:Ⅰ级21例,Ⅱ级22例, Ⅲ级17例。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7例, 女23例;年龄37~74岁, 平均年龄(51.1±8.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取左侧卧位, 设置彩超探头频率为2~4 MHz, 扫描范围:从胸骨左缘至心尖处, 对其心尖四腔心、胸骨左缘长轴切面、心切面等进行观察, 监测患者SBP、DBP的变化, 观测患者的LVEF、LVESD、LVEDD等指标,并详细、准确地记录数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SBP、DBP)水平及心脏相关指标(LVEF、LVESD、LVED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压水平比较 研究组的SBP、DBP分别为 (156.8±7.8)、(91.6±4.1)mm Hg,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13.4±6.2)、(74.9±5.4)mm 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39、19.079,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压水平比较( ±s, mm Hg)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压水平比较( ±s, mm Hg)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SBP DBP对照组 60 113.4±6.2 74.9±5.4研究组 60 156.8±7.8a 91.6±4.1a t 33.739 19.079 P 0.000 0.000

2.2 两组研究对象心脏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LVEF为(73.9±1.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2.5)%, LVESD、LVEDD 分别为 (34.2±1.8)、(51.7±3.1)mm, 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9.8±2.4)、(48.3±2.7)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28、11.361、6.406,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心脏相关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心脏相关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LVEF(%) LVESD(mm) LVEDD(mm)对照组 60 65.7±2.5 29.8±2.4 48.3±2.7研究组 60 73.9±1.9a 34.2±1.8a 51.7±3.1a t 20.228 11.361 6.406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 以中老年人、肥胖者为主要发病人群。遗传因素、年龄因素、患者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均为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因素。高血压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 常表现为头痛、心悸、乏力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肢体麻醉、眩晕等症状, 甚至会损害患者的心、脑等脏器器官, 对其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是高血压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患者因血压持续升高, 导致心肌肌原纤维变粗, 进而导致左心房变大, 进一步致使心室肥厚, 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患者一旦出现左心衰竭, 则意味着病情已经发展至终末期, 该时期患者会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从而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此外,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 因长期负荷过重, 增加了心肌泵血,减弱了心肌收缩力, 进而扩张心腔, 升高了心房压力, 造成静脉回流受阻, 从而致使心肌结构受损, 心脏重建受到影响。为了延长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 加强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有利于病情的早期确定, 对于日后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相关研究报道显示, 心力衰竭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 降低其心肌充盈能力, 引起心室肥厚, 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创伤[3]。因此, 对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积极控制血压水平, 对心肌重构, 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往临床多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 但该检查方式对患者创伤性较大, 具有放射性,且临床检查的费用较高,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未得到广泛的开展[4]。心脏彩超是临床心脏病患者检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有效地反映机体心脏兴奋情况, 清晰地显示患者心脏内部结构, 有利于评估房室腔大小、心脏搏动情况等[5]。此外, 心脏彩超可以准确地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 无创伤性,安全性高, 能重复应用, 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尤其是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 因伴有加快的心室反应, 且心室律不规则, 因此, 应用心脏彩超可以清晰显示其变化情况。张义连[6]在对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的研究中指出,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显著比正常人高, 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心脏超声诊断具有可行性。而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SBP、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 LVESD、LVED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再次证实, 与健康体检者相比,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脏相关指标均存在异常, 且心脏彩超的诊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心脏彩超用于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且操作简单、无创伤性、诊断效果好,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心左室血压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