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2019-05-21 08:14闫康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胃管进展出血量

闫康鹏

临床诸多恶性肿瘤疾病中, 胃癌比较常见。当癌组织已侵入胃壁肌层、浆膜层时, 将其称为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可诱发一系列症状, 甚至出现远处转移, 增加治疗难度,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手术依然是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最有效、最直接方法, 但不同手术方案产生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本次实验选取本院收治的339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分析, 应用腹腔镜手术对部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进入本院治疗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339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8例)和对照组(171例)。观察组患者中女74例, 男94例;年龄 60~78 岁 , 平均年龄 (69.38±3.37)岁 ;肿瘤分期中 ,Ⅰ期35例, Ⅱ期96例, Ⅲ期37例。对照组患者中女72例,男99例;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70.14±3.42)岁;肿瘤分期中, Ⅰ期34例, Ⅱ期98例, Ⅲ期3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 患者均实施传统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 以患者上腹部正中做切口, 手术操作严格按照临床标准规范进行。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 将头抬高 20~30° , 双腿分开 30° , 全身麻醉 (全麻 )处理后 , 于患者上腹左右侧、侧腹左右及脐下做切口, 同时维持气腹压在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 将大网膜沿横结肠切开 ,对脾周淋巴结进行清扫, 结合患者肿瘤大小确定切除方位,并保留好血管的分支。再次沿着大弯侧清扫幽门, 切除胰腺被膜, 顺着小弯侧清扫小网膜淋巴结, 对胃部左右血管进行结扎, 与腹上区中做一长度为5 cm的切口进行不同吻合, 术毕可将病理标本立即送检, 重新建立消化道。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 并发症包括泌尿感染、腹腔感染、发热、肠梗阻、胃排空障碍、反流性胃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5.12±0.31)cm、术中出血量为(70.18±2.16)ml、肛门排气时间为(10.24±0.35)h、胃管留置时间为(2.49±0.18)d、住院时间为(12.42±1.06)d, 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14.29±0.28)cm、术中出血量为(124.28±2.31)ml、肛门排气时间为(16.49±0.37)h、胃管留置时间为(4.48±0.21)d、住院时间为(16.74±1.08)d;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胃管留置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171 14.29±0.28 124.28±2.31 16.49±0.37 4.48±0.21 16.74±1.08观察组 168 5.12±0.31a 70.18±2.16a 10.24±0.35a 2.49±0.18a 12.42±1.06a

2.2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64%(37/171)、7.14%(12/1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观察组中泌尿感染2例(1.19%)、发热2例(1.19%)、肠梗阻3例(1.79%)、胃排空障碍2例(1.19%)、反流性胃炎3例(1.79%), 对照组中泌尿感染 6 例 (3.51%)、腹腔感染 3 例 (1.75%), 发热 8 例 (4.68%)、肠梗阻6例(3.51%)、胃排空障碍5例(2.92%)、反流性胃炎9 例 (5.26%)。

3 讨论

进展期胃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 绝大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 导致病变不断进展, 增加治疗难度, 影响预后。由于进展期胃癌发展迅速, 治疗时间稍纵即逝, 如果病灶进展为恶液质状态, 患者往往预后极差。手术治疗可直接切除病变, 避免肿瘤细胞继续扩散[2]。腹腔镜是近年来临床普遍应用并推广的新型微创手术, 具有诸多优点, 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免疫功能影响小等, 在老年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其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方案的应用效果。

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 手术遵循肿瘤彻底切除、淋巴结彻底清扫的原则, 最大限度将患者的病变进行清除, 提升远期疗效[3]。但需要注意的是, 腹腔镜手术进行时, 要求手术医师具备较高的技术, 避免因胃部解剖结构复杂影响整体效果及患者的生存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5.12±0.31)cm、术中出血量为(70.18±2.16)ml、肛门排气时间为(10.24±0.35)h、胃管留置时间为(2.49±0.18)d、住院时间为(12.42±1.06)d,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14.29±0.28)cm、术中出血量为(124.28±2.31)ml、肛门排气时间为(16.49±0.37)h、胃管留置时间为(4.48±0.21)d、住院时间为(16.74±1.08)d;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64%(37/171)、7.14%(12/168),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周晓祥等[4]及孙维强等[5]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可见老年进展期胃癌应用腹腔镜手术方案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 且对并发症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 与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将其应用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效果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于临床。

猜你喜欢
胃管进展出血量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