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9-05-21 08:14钟伟建刘选赖胜华周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消化道胃镜死亡率

钟伟建 刘选 赖胜华 周舸

作者单位:523100 东莞市麻涌医院

临床普遍出现的消化系统急症为上消化道出血, 而老年人群的基础病症多且繁杂, 故其在临床上呈现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更复杂更危重, 其体现的特点为病情发展迅速、出血量多、预后不良[1]。快速找到出血原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是如今临床上十分重视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的有效治疗手段为运用急诊胃镜在短期内迅速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做出诊断, 并给予治疗[2,3]。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胃镜进行诊断, 同时加之对应的内镜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12月本院63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同期本院59例中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 男33例, 女26例 , 年龄 23~49岁 , 平均年龄 (37.72±4.14)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35例, 女28例, 年龄61~81岁, 平均年龄(72.34±3.83)岁。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两组均运用内镜行诊断及治疗。因患者发生出血, 所以在插内镜时需格外注意, 另外不建议在插镜前对患者洗胃, 因为插管可使刺激加强, 可能会导致出血,且洗胃液也会致使气管灌入, 可以选取红霉素来促使胃排空,为清晰观察提供方便。之后将诊断结果加以数据分析并进行整理。

1.2.2 治疗方法 明确出血点之后, 在内镜下进行止血, 针对活动性出血应在镜下注射止血或金属钛夹止血, 一般选取的注射药物为高渗钠-肾上腺素、5%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1%乙氧硬化醇与凝血酶。可将药物注射至出血血管中,令其硬化以成功止血, 也可在出血点周边四处注射, 1 ml/点,通常注射深度不低于黏膜下层, 但此方法产生并发症几率偏高, 需特别注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4]分析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内镜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休克消失, 活动性出血止血成功, 大便潜血呈阴性;好转:休克消失, 活动性出血止血基本成功或出血量偏低, 大便潜血呈阳性;未愈:多科配合治疗后不能成功止血, 病情变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比较 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 以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胃黏膜糜烂的占比较高;在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 以胃黏膜糜烂、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占比较高。其中, 两组患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胃黏膜糜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比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与其他原因占比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比较[n(%)]

2.2 两组患者内镜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 对照组患者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观察组患者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之上的消化道, 其中包含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部位病变而导致的出血, 另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包含其中。将数小时中出血量>100 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00%称为大量出血, 临床症状为呕血和(或)黑便, 通常还呈现血容量降低导致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这类普遍急性疾病, 其死亡率高达8.00%~13.70%, 失血量 <400 ml无明显表现 , 中度出血量会导致进行性贫血或贫血、头晕、身体无力, 猛然站立会引起口渴、晕厥、血压变低及四肢湿冷[5]。失血量过高, 占全部血量30.00%~50.00%(1.5~2.0 L)会引发休克, 症状为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 , 脸色发白 , 口唇发绀 , 难以呼吸 , 肢体发冷 , 脉搏快而弱 (脉率 >120 次 /min), 血压降低至不可测 , 脉压差变小(3.33~4.00 kPa)等, 若操作不当将导致死亡。近些年来, 由于急诊胃镜的运用率大幅度提高, 明确出血点位置及病因的几率显著增加,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12.90%~18.70%)显著大于中青年人 (7.00%)[6,7]。

通常年龄越高, 死亡率越大;呕血比单纯黑粪者死亡率高;再出血者死亡率高;并发心、脑、肾等病者死亡率高,所以治疗需更加严谨。通常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消化道溃疡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老年人患者肝脏血液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易堆积药物, 使药物的毒性逐渐积累, 导致出血率增加。另外老年人患者通常并发多种基础病, 尤以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为主, 且大多危重, 病情发展复杂, 故此临床治疗一定要多加小心, 以防误诊。老年人胃癌发生率偏高, 其病症不易发现, 且易并发多种疾病, 一般在中晚期才可确诊出血, 这也是老年人病死的普遍原因。另外, 作为乙肝大国, 我国由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偏高,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患者呈非典型症状, 常见上腹部疼痛, 甚至有些患者未得及就诊,便发现出血或穿孔, 有些患者在呈现危重的贫血、休克或心绞痛时才去就诊。故老年人在发现自己因不明病因而产生上腹疼痛、饱胀感、消化不良及黑粪时, 应及时注意上消化道出血[8]。

本文研究利用胃镜诊断并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 发现此方法在中青年患者和老年人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别不明显。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时, 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偏多, 尤以胃黏膜糜烂、消化道溃疡及消化道肿瘤为主, 且老年人消化道肿瘤及消化道溃疡的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证明了应格外关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发率的特点。表2数据可明显表现出, 在治疗中青年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 发现利用内镜都有着很好的疗效, 好转率及治愈率均优, 且极大降低了并发病发生率。故可肯定内镜在诊断及治疗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提高运用率,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清晰观察使止血效果更优, 可帮助医生迅速找到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 , 有效帮助诊断治疗老年人患者 , 优势多 , 见效快 , 老年人患者接受程度高。

综上所述, 运用急诊胃镜可有效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可推荐临床上加以探究, 并扩大运用范围。

猜你喜欢
消化道胃镜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