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凝血功能、PCT与预后的关系

2019-05-21 08:14林津邓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存活脓毒症

林津 邓燕

凝血功能异常和血小板减少[1]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针对重症感染患者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异常检验项目,同时也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预后。PCT水平在判定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感染程度等方面有着特殊优势[2]。本研究检测了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PCT水平,旨在分析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凝血功能、PCT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48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4例(70.8%), 女14例(29.2%);年龄60~92岁, 平均年龄(75.9±9.3)岁;入院诊断:重症肺炎24例, 脓毒败血症13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 急性肾盂肾炎4例, 脓胸2例,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2例。纳入标准:①入组前没有使用过对凝血或纤溶产生影响的药物;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晚期患者;②合并血液病的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效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1.2 方法 患者转入后立即抽取静脉血化验凝血5项、血小板水平及PCT水平。利用凝固法分别检测PT、INR、APTT、FIB和TT;血小板计数采用SYMEX-X7200血小板聚集仪测定。PCT采用荧光免疫法, 使用广州万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荧光免疫检测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凝血指标(PT、INR、APTT、FIB、TT)、血小板计数、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死亡组患者 22 例 , 占 45.8%, 男 13 例 , 女 9 例 , 平均年龄 (76.00±10.73)岁 ;存活组患者 26 例 , 占 54.2%, 男 21 例 ,女5例, 平均年龄(75.73±8.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T、APTT长于存活组, INR、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FIB、血小板计数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T、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凝血指标、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年龄、凝血指标、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 ±s)

注:与存活组比较, aP<0.05

APACHEⅡ评分(分)存活组 26 75.73±8.17 16.23±2.95 1.40±0.24 4.89±1.46 45.76±22.03 18.09±4.14 132.15±80.55 41.57±56.73 26.77±5.89死亡组 22 76.00±10.73 26.56±18.35a 1.59±0.24a 3.29±1.68a 77.45±46.95a 25.95±28.42 82.55±78.48a41.88±51.54 36.41±8.81a t 0.099 2.833 2.733 3.531 3.070 1.396 2.151 0.020 4.51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年龄(岁) PT(s) INR FIB(g/L) APTT(s) TT(s) 血小板计数(×1012/L)PCT(ng/ml)

3 讨论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 生理功能与调节水平会逐渐降低,因受到血管硬化、内皮损伤的影响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及释放作用亢进, 从而增加了凝血因子及FIB, 激活了凝血因子,最终形成慢性持续性凝血功能亢进[3]和纤溶抑制活性增加,一旦出现某一种诱发因素后均会形成血栓。但当病情骤然加重后, 释放了感染、缺氧缺血等多种因素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 增加了组织因子的释放, 激活外源凝血途径, 以至血小板、纤溶及体内抗凝系统等功能失调, 激活了凝血持续、纤溶, 形成微血栓, 发生凝血因子的慢性消耗合并急性消耗加剧和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纤维蛋白大量沉积, 从而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 造成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或功能衰竭。因此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消耗性的凝血机制障碍, 凝血系统过度激活最终引起凝血因子消耗和出血倾向,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PT与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APTT的改变又与凝血因子Ⅷ的损害有着直接的关系。在PT和APTT缩短时证实处于高凝的一种状态;而PT、APTT、TT延长则说明凝血机制障碍。纤维蛋白在形成的同时也降低了继发性纤维蛋白, 从而形成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FDP中碎片及附属物可对抗凝血酶, 引起TT延长。伴随着血浆类肝素物质的增多, 也可引起TT的延长的现象。FIB反应性增多, 代偿了凝血过程中FIB的消耗, 也就是说FIB水平不能下降。

凝血功能时通过血小板来反映的, 血小板的下降主要与内皮损伤、外周血血小板消耗与破坏等有着直接关系, 有学者指出在重症监护病区中约有40%的会出现血小板下降严重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血小板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4]。通过此次研究证实与存活组患者比较, 危重病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低。

PCT为降钙素的前肽, 属于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早在很久以前就将PCT视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标志物, 是炎症指标,在对感染疾病进行诊断及判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脓毒症的诊断中PCT也可视为诊断指标。将PCT视为感染性标志物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PCT在诊断早期重症感染、鉴定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学者称, 针对脓毒症伴休克的患者来说其PCT水平要远远比不伴休克的患者高很多, 伴随着PCT水平的提升, 其病情也就越严重、预后效果也越差[5]。国外文献也曾报道过PCT水平的提升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有着直接的关系[6]。研究表明, PCT可作为脓毒症早期的诊断指标, 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并可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 提示感染控制情况。由于患者病情、临床设施及研究设计的差异, 亦有大量研究表明PCT作为感染指标并不具有特异性, 与脓毒症患者预后关系不明显[7]。

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PT、APTT长于存活组,INR、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FIB、血小板计数低于存活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T、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与凝血紊乱明显相关,和PCT无关, 建议常规对重症感染患者监测凝血功能, 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存活脓毒症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