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性牙髓炎采用牙周牙髓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5-21 08:14吴桂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牙周袋牙髓炎牙髓

吴桂萍

逆行性牙髓炎属于多发牙周病并发症[1], 该病若不及时治疗, 极易因牙周袋病菌感染加重, 引发急性牙髓炎, 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以往多采用单纯牙髓炎疗法治疗, 但部分患者治愈难度较大, 病情反复。近年来, 相关研究发现该病治疗中牙周牙髓综合疗法的价值更高, 可达到治愈效果[2]。本次研究为证实这一点, 选取39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应用牙周牙髓综合疗法, 获得理想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84颗患牙)逆行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既往有牙周炎病史, 近期出现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牙髓炎症状;②牙周探诊深度>5 mm, 牙髓活力试验显示异常 , 牙齿松动Ⅰ ~Ⅱ°, X 线显示牙周膜增厚, 牙槽骨受损;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治疗前2周服用过抗生素药物。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43颗患牙)和对照组(41颗患牙),各 39 例。研究组中 , 男 24例 , 女 15例 ;年龄 26~75岁 , 平均年龄(46.95±9.35)岁;17例前磨牙病变, 13例前牙病变,9例磨牙病变。对照组中, 男26例, 女13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7.12±9.96)岁;15例前磨牙病变, 14例前牙病变,10例磨牙病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行X线、口腔检查, 初步掌握牙周组织、根管系统等情况。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行单纯牙髓治疗, 常规开髓、拔髓;经X线、根管测量仪明确所需根管长度, 以ProtaPer镍钛根备针机动根备, APexCal根管消毒,以AH-Plus糊剂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

研究组行牙周牙髓综合治疗, 即在对照组牙髓治疗基础上联用牙周治疗及调颌等。①牙周治疗:龈下刮治, 修整根面, 清除牙周部分牙石及菌斑;伴局部炎症者, 辅以3%双氧水清洗, 复方氯己定漱口;待牙周炎症消失, 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后, 按照牙周袋深浅, 选择恰当牙周手术, 如翻瓣术等, 促使牙龈外形恢复。术后4周入院复查, 若牙龈外形稳定, 行结扎固定。②调颌:按照患者具体患牙咬合情况进行调颌, 包括消除颌干扰、平衡上下齿咬合力、减少颌力负担等。③维护期治疗:疾病维护期进行健康教育, 纠正患者不良用餐习惯, 叮嘱其正确刷牙, 合理使用牙线 , 定期复查, 保持牙齿清洁卫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后6、12、24个月时, 分别依据《牙髓病学》[3]评定疗效:主观症状消失, 恢复咀嚼能力, 牙齿无松动, X线显示牙周病变区牙齿骨密度值增加, 牙周出血指数≤1, 牙周袋探诊深度≤4 mm, 无遗漏根管, 为显效;主观症状有所改善, X线片显示距根尖<2 mm,根充致密, 牙周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均改善, 无遗漏根管, 根尖阴影处骨质密度提升, 为有效;主观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X线显示牙周病变骨质密度未好转或降低, 根尖阴影处骨质密度无变化或降低,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患牙数×100%。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6、12、24个月时,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81.40%、74.42%, 均高于对照组的75.61%、60.98%、53.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65、4.288、3.940,P=0.027、0.038、0.047<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的临床疗效对比(颗, %)

3 讨论

逆行性牙髓炎主要由牙周病变引发深牙周袋感染所致,深牙周袋内细菌、病毒等可经由根管或根尖, 逆行到牙髓,对根尖造成感染, 引发根髓炎症[4-7]。据调查, 该病主要诱因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且髓腔及牙周袋内细菌相似度较高,治愈难度大[8-12]。故以往单纯牙髓治疗往往难以获得理想效果, 临床多推荐牙周牙髓综合疗法。牙周牙髓综合疗法能在牙髓治疗基础上强化牙周干预, 可有效清除炎症, 控制病情,使牙齿牢固度和咀嚼能力恢复, 且能促进牙周组织愈合, 降低复发风险。此外, 逆行性牙髓炎患者牙周病变程度及预后直接影响其牙齿保留问题, 故更需在治疗中加强牙周治疗,进行综合处理, 提升牙齿抗病能力。一般来说, 机体颌力均匀分布在改善牙齿及牙周组织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 故治疗中加强颌病变纠正, 在促进牙齿康复中意义显著。

本研究患者治疗后6个月, 研究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牙周牙髓综合疗法可在短时期内改善患者症状, 促进康复。此外,治疗后12、24个月时,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74.42%, 均高于对照组的60.98%、53.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牙周牙髓综合疗法远期效果也较为显著,但两组总有效率均呈下降趋势。胡岳辉[6]同样证实, 逆行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综合(根管、牙周、调颌等)治疗后6个月、1年、2年总有效率分别为88%、74%、66%, 呈下降趋势。作者认为, 这可能是因为, 随治疗时间的延长, 患者依从性逐渐下降, 恢复以往生活习惯。故需加强患者长期随访调查, 指导其定期复查,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以改善预后。本研究局限之处在于病例数较少, 且研究指标单一,比如未分析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今后仍需加大研究力度, 丰富研究指标, 进行更深层次调查分析。

综上所述, 牙周牙髓综合疗法在逆行性牙髓炎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需引起高度关注。

猜你喜欢
牙周袋牙髓炎牙髓
牙髓可以再生吗
根面平整在牙骨质撕裂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对其疼痛的改善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髓炎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吗怎样预防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