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9-05-21 08:14郦琳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红霉素支原体小儿

郦琳琳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病变[1]。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性, 其中秋冬季节最为常见, 这些年来临床发病率有增高的走势, 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因此说明肺炎支原体肺炎已经成为了一种儿科常见疾病。其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多样等, 经常会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除了呼吸道以外, 还可引起肾炎、脑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肌炎等多种疾病, 严重的还可导致患儿多器官功能病变,甚至引起死亡。因此, 支原体肺炎的合理用药,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儿科医师所关注的重点[2,3]。目前, 儿童用药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日益受到重视[4], 且儿童抗生素更加注重安全性、毒副作用以及依从性, 目前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在上述条件下具有较大优势, 市场规模在迅速发展。本研究采用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2],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实验组患儿中女11例, 男9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5.2±2.3)岁。对照组患儿中女8例,男12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5.2±2.3)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处于急性期发作, 或者合并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的疾病, 有其他严重的肾、心、肝等器官的重大疾病,患儿对研究的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纳入标准:确诊患有支原体肺炎、年龄≤12岁患儿[1]。

1.2 方法

1.2.1 药品 琥乙红霉素普通剂型;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山西皇城相府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0074, 规格0.1 g),药理作用: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在胃酸中比红霉素稳定, 能够穿过细菌的细胞膜进而在 “P”位可逆性地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 从而能够阻断转运核糖核酸(t-RNA)结合在“P”位上, 同时也能够将 “A”位至“P”位的位移阻断, 以此来抑制合成细菌蛋白质, 在浓度较高的时候也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

1.2.2 对照组 患儿采用琥乙红霉素普通剂型治疗。患儿分别在清晨8:00服用800 mg(用200 ml温开水溶解), 服药2 h后才可再饮水。

1.2.3 实验组 患儿采用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 患儿于清晨8:00服用, 服药2 h后才可再饮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未见肺炎征象, 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则判定为显效;肺炎征象有所改善, 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改善, 但是没有完全消失, 则判定为有效;肺炎征象没有明显变化, 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 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儿治疗显效10例,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6例, 有效7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65.00%;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d)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止咳时间 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实验组 20 3.35±0.82a 4.95±2.02a 8.38±2.45a对照组 20 4.85±1.93 7.46±1.96 11.08±2.51 t 3.1990 3.9881 3.4426 P<0.05 <0.05 <0.05

3 讨论

很多常见的感染因素都会导致小儿肺炎的发生, 而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支原体感染, 据统计,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约占所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30%, 小儿支原体肺炎会对患儿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严重影响。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厌食、咽喉疼痛等症状, 因此误诊几率比较高,可能导致患儿缺少治疗时间, 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在早期进行诊断, 然后尽快开展治疗[4]。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临床首选抗生素治疗, 而比较常用的药物是琥乙红霉素, 但普通剂型的质量安全性、稳定性和便捷性都比较差, 味道苦,尤其是儿童的依从性不高, 并且释放度低, 生物利用度低,起效比较慢。目前独家新型的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 服务便捷性好, 适合儿童 , 并且释放度高, 生物利用度高, 起效快, 在疗效方面, 不受胃酸和食物的影响,渗透力超强 , 抗感染能力明显[5-7]。

综上所述, 采用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 且患儿的依从性较高, 安全性、有效性均优于普通剂型, 更加能够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红霉素支原体小儿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夜盗小儿(下)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