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19-05-21 08:14张志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马来酸血钾依那普利

张志华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见于老年群体, 病程较长[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机能逐渐衰退, 一旦发病极易出现肾衰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引发致残的风险极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造成威胁[2]。因此, 为患者探寻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43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3例;年龄59~76岁, 平均年龄(65.72±5.24)岁, 病程1~10年 , 平均病程(4.16±1.95)年。研究组中男22例, 女21例;年龄58~77岁, 平均年龄(65.74±5.23)岁;病程2~12年, 平均病程(4.18±2.6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前1周暂停使用降压药物,防止影响血压水平, 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66824, 规格:5 mg/片)治疗, 口服用药, 1次/d, 5 mg/次;研究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6730, 规格:10 mg/片]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 其中氨氯地平的使用方法与剂量与对照组相同, 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给药, 1次/d,10 mg/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 包括收缩压、舒张压与脉压差;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下肢水肿、眩晕、咳嗽、面色潮红4个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酸及血钾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后, 研究组舒张压(81.13±5.71)mm Hg、收缩压(132.14±8.32)mm Hg、脉压差(41.62±4.25)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88.57±6.04)、(138.46±8.93)、(44.23±4.65)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9,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与血钾水平对比 治疗后, 研究组血钾(4.37±0.52)mmol/L、血尿酸(249.27±10.81)μmol/L、血肌酐 (107.46±1.24)μmol/L 均优于对照组的 (4.09±0.14)mmol/L、(303.76±10.51)μmol/L、(102.51±0.57)μ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1 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s, mm Hg)

表1 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s, mm Hg)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 脉压差研究组 43 81.13±5.71a 132.14±8.32a 41.62±4.25a对照组 43 88.57±6.04 138.46±8.93 44.23±4.65 t 5.8697 3.3955 2.7168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表3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与血钾水平对比( ±s)

表3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与血钾水平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血钾(mmol/L) 血尿酸(μmol/L) 血肌酐(μmol/L)研究组 43 4.37±0.52a 249.27±10.81a 107.46±1.24a对照组 43 4.09±0.14 303.76±10.51 102.51±0.57 t 3.4095 23.6993 23.7844 P<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生通常会对心脏造成损伤, 大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由于机体血压处于持续升高状态, 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 导致冠状动脉内膜受到损害, 血管壁出现增生肥厚, 脂质发生沉积, 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 最终致使冠心病的出现, 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临床通常给予氨氯地平治疗, 但疗效不甚理想, 有研究显示, 联合用药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改善血压水平[4]。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 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脉压差均低于对照组,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血肌酐、血尿酸及血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能控制其血压水平, 优化各类指标,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析其原因为: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 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 具有高效选择性, 患者经过口服后, 可对外周血管阻力进行有效降低,同时扩冠作用明显, 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 进而降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5]。此外, 该药还能保护血管内膜组织, 改善心肌供血情况, 但药效起效慢, 单独用药未能获得满意疗效, 部分患者血压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马来酸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 具有极高的生物利用率, 可有效扩张血管, 减轻血管周围阻力, 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该药还可有效抑制激肽酶, 进而降低激肽酶的合成量, 降低血压水平[6]。此外, 马来酸依那普利在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降低的同时, 还可维持稳定的心肌收缩力,对心输出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可对心功能发挥一定的改善效果, 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7]。将马来酸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 能够发挥良好的协调效果, 可降低其中一种药物对机体脏器造成的损伤, 在达到降压作用的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疗效显著[8]。受时间、样本数量等因素制约, 关于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确切, 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优化各类指标, 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

猜你喜欢
马来酸血钾依那普利
天冬氨酸氨氯地平合成工艺研究*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276例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血钾异常伤心脏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