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2019-05-21 08:14莫韦倩吉大章马朝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白三烯拮抗剂变异性

莫韦倩 吉大章 马朝霞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以慢性咳嗽(持续性干咳为主)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1], 多发生于清晨或夜间 , 活动后咳嗽加重 , 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相同, 以持续性气道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 故而, 其首选药物与其他类型哮喘一样, 为吸入糖皮质激素。但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应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 咳嗽等症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年来, 通过学者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深入研究, 发现白三烯是一种炎性反应介质, 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促使气道结构细胞有丝分裂、杯状细胞增生、胶原沉积、上皮下层纤维化, 参与哮喘患者的气道重构[3]。根据这一理论, 作者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提高其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单纯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治疗组患儿中男18例、占60%, 女12例、占40%;年龄最小23个月, 最大12岁;对照组中患儿中男20例、占66.67%, 女10例、占33.33%;年龄最小18个月, 最大1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2013年制定的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4], 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且持续时间或反复发作>4周。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心、脑、肝肾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中11例患儿单纯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 剂量及疗程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指南[5]正规治疗;19例患儿单纯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 年龄≤5岁,4 mg/次;年龄>5岁, 5 mg/ 次。持续治疗3个月, 必要时可根据患儿的疾病情况给予沙丁胺醇药物治疗。

治疗组患儿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 用药剂量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必要时可根据患儿的疾病情况给予沙丁胺醇药物治疗, 患儿的疾病症状消失后则停用沙丁胺醇, 继续采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 持续治疗3 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 且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治疗1周后咳嗽减轻, 15 d~1个月咳嗽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无效:治疗3个月后咳嗽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 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者唯一的表现, 且没有明显的气促或喘息等症状[6], 其病理生理改变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 以持续气道慢性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白三烯是哮喘气道炎性反应中最重要的炎性反应介质, 可增加组织血管通透性, 造成组织水肿, 增加气道黏膜分泌物, 损伤纤毛的清除能力, 积聚嗜酸性粒细胞, 引发气管收缩。与正常人群相比, 咳嗽变异性哮喘者血、尿、肺泡灌洗液中的白三烯水平较高。目前, 临床上均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其可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 改善患儿的肺功能[7]。体外实验证实: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在机体内发挥作用时, 不能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且存在潜在的副作用, 诸如骨质疏松、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等[8]。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部位为炎症连锁反应的起始阶段,白三烯的作用部位为炎症反应的迟发阶段。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新一代非甾体抗炎药物, 可选择性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的活性, 阻断其与受体结合, 增加血管通透性, 减少因变应原刺激气道而产生的炎症介质, 从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9], 达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的目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互补, 有效控制并预防哮喘发作。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时,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可有效缩短疾病的治疗时间、疾病症状的缓解及消失时间, 显著提高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 临床价值更为显著[10]。本研究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与单纯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单纯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 相比较于单纯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联合应用在近期症状的改善和体征的控制明显加快, 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缩短疾病治疗及恢复时间, 更好地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

综上所述,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相比,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白三烯拮抗剂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曲唑联合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rhGH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拮抗剂方案中的疗效分析
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探讨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