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研究

2019-05-21 08:14冼锡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蒙脱石活菌双歧

冼锡生

小儿腹泻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多见于≤2岁的儿童, 主要致病因素通常可分为外源性、内源性2类, 当患儿出现体内菌群失调时, 往往引发内源性腹泻;而当患儿受到轮状病毒侵入而引发腹泻时, 属于外源性腹泻。若未对患儿进行及时治疗, 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 影响其生命健康安全[1]。因此采用合理方法治疗小儿腹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选取78例小儿腹泻患儿, 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78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内科学》(第4版)小儿腹泻标准[2]。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9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17例;年龄3 个月 ~5 岁 , 平均年龄 (2.08±0.98)岁 ;病程 3~9 d, 平均病程(4.26±1.58)d。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6例;年龄3个月~5 岁 , 平均年龄 (2.15±0.95)岁;病程 3~9 d, 平均病程 (4.18±1.6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 包括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合理使用抗炎药物及补液等。

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国药准字H20093375, 规格 :3 g)治疗 , <1 岁患儿服用 1 袋 /d, 分成 3次服用;1~2岁患儿服用1~2袋/d, 分为3次服用;>2岁患儿服用2~3袋/d, 分成3次服用, 将蒙脱石散倒入50 ml左右的温开水内混匀后快速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0970105, 规格:1 g)治疗, 口服, <1岁患儿0.5包/次, ≥1岁患儿1包/次,3次/d, 采用温牛奶或温开水冲服。两组患儿均连续使用3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体温、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72 h临床治疗, 患儿体温恢复, 大便恢复正常;有效:经72 h临床治疗, 患儿大便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无效:经72 h临床治疗, 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或进一步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18%, 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对比( ±s)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h) 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d) 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d)观察组 39 20.15±3.23a 1.63±0.52a 2.75±0.61a对照组 39 26.79±5.18 2.19±0.63 3.51±1.05 t 6.793 4.281 3.908 P<0.05 <0.05 <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中的非感染性腹泻, 通常是因食物成分或是过量进食而造成的一种消化功能障碍, 小肠内存在大量未经消化食物, 如存在时间过长极易造成腐败发酵, 从而使得细菌大量繁殖而引发腹泻;感染性腹泻发生是因病原体侵入而造成的, 肠道中未经消化食物因病原体而分解速度增加, 造成肠蠕动亢进, 导致小肠液分泌量明显提高, 从而造成大便形状、次数发生改变, 引发腹泻。小儿腹泻在治疗时通常会先预防及纠正脱水, 并改善饮食。在临床治疗时, 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时, 因抗生素滥用而造成小儿肠道微生物受到破坏,引发菌群紊乱, 使得致病菌大量繁殖, 因此难以获得理想效果[4, 5]。

经研究可知,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18%,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0.15±3.23)h、(1.63±0.52)d、(2.75±0.61)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26.79±5.18)h、(2.19±0.63)d、(3.51±1.0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蒙脱石散为硅铝酸盐, 其内的镁、铝等金属离子对于患儿具有明显作用, 有效吸附肠内致病因子, 电解质平衡时, 可使胃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利于胃黏膜愈合, 对于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虽然此药物不会经血液循环系统, 但依然可对固定攻击因子进行消除, 可经消化道排出。双歧杆菌活菌为优质菌群, 对于病原菌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有效减少pH值, 预防致病菌大量增殖, 改善致病菌造成的肠道损伤症状。双歧杆菌活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得患儿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更为有效, 当营养、菌群保持均衡时, 患儿病情恢复更为快速。而且双歧杆菌活菌可使得肠腔表面出现生物学屏障, 使得病原微生物无法顺利入侵, 由此可明显降低腹泻几率[6,7]。与单纯使用蒙脱石散相比较, 联合双歧杆菌活菌后, 患儿肠道环境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 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可更为快速得到改善, 使之机体更快的康复, 具有较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8]。

总之, 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蒙脱石活菌双歧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提升了养殖 现代养殖离不开活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