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调胃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5-21 08:15孙万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化生萎缩性胃炎

孙万刚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该病的诱发因素众多[1]。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癌前病变状态, 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防止疾病发展。正常的胃黏膜发展到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积极的治疗可以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在祖国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于“胃痛”范畴, 其临床分型众多, 作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在中医辨证基础上, 自拟调胃方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8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均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55.0±3.4)岁;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患者2例, 糖尿病患者1例, 冠心病患者2例。试验组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42~65岁, 平均年龄(56.0±3.1)岁;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患者2例, 糖尿病患者1例,冠心病患者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规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2];②自愿参加,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胃肠道肿瘤、结石、感染、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②不愿意参加研究的患者。

1.4 诊断标准 经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病理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炎症:显示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②萎缩:病理显示黏膜变薄、血管暴露、腺体减少等;③化生:包括肠化生和假幽门化生;④异型增生:病理学显示有异性细胞出现。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予以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调胃方治疗, 组方为:半夏15 g、白术10 g、黄芩15 g、黄连6 g、干姜5 g、党参15 g、甘草6 g、大枣10 g。湿热蕴蒸者, 加黄连20 g;脾虚夹湿者, 加茯苓15 g、薏苡仁20 g;肝气犯胃者, 加佛手15 g、香附10 g、柴胡15 g;气血瘀滞者, 加丹参20 g、五灵脂15 g;虚寒者, 加吴茱萸15 g;疼痛甚者,加川楝子 15 g、延胡索 10 g, 不思饮食者 , 加鸡内金 6 g, 若入睡困难者, 加夜交藤5 g、郁金10 g、远志10 g、合欢皮10 g;水煎服 , 2 次 /d, 疗程 30 d, 之后进行胃镜检查。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炎症消失、黏膜萎缩面积明显减少>1/3 、肠化生消失、异型消失、病理无改善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黏膜萎缩面积明显减少>1/3、肠化生消失、异型消失、病理无改善率分别为95.0%、62.5%、17.5%、10.0%、0;对照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黏膜萎缩面积明显减少>1/3、肠化生消失、异型消失、病理无改善率分别为65.0%、25.0%、2.5%、0、10.0%。试验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黏膜萎缩面积明显减少>1/3、肠化生消失、异型消失、病理无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改变, 肠胃疾病也越来越多,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传统治疗上, 主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 防止腺体进一步的萎缩, 促进胃黏膜和腺体生长, 对癌前病变有转变作用[3, 4]。

在祖国医学中,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痛”范畴, 其致病因素众多, 患者情绪、饮食、体制等方面波动都会导致机体虚弱邪气乘虚而入, 导致疾病发生。本文作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 胃镜检查作为观察指标,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 作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胃脘疼痛、嗳气、反酸、腹胀等再辅以中医辨证治疗, 其中半夏清热燥湿, 白术燥湿健脾,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干姜温里散寒, 党参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功效, 大枣补气和血,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 具有清热燥湿, 和胃功效。湿热蕴蒸者,加黄连增加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作用;脾虚夹湿者加茯苓燥湿健脾, 补气宁心, 渗湿除痹, 舒筋脉, 缓和拘挛患者胃部疼痛效果;肝气犯胃者加佛手理气宽胸, 香附理气解郁, 调经逐瘀, 柴胡疏肝解郁;气血瘀滞者, 加丹参活血化瘀, 五灵脂活血散瘀, 可止血;虚寒者, 加吴茱萸温里散寒;疼痛甚者, 加川楝子理气止痛;延胡索止痛, 不思饮食者, 加鸡内金健胃消食;若入睡困难者加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郁金解郁安神 , 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 , 合欢皮解郁安神[5,6]。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黏膜萎缩面积明显减少>1/3、肠化生消失、异型消失、病理无改善率分别为95.0%、62.5%、17.5%、10.0%、0;对照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黏膜萎缩面积明显减少>1/3、肠化生消失、异型消失、病理无改善率分别为65.0%、25.0%、2.5%、0、10.0%。试验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黏膜萎缩面积明显减少>1/3、肠化生消失、异型消失、病理无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自拟调胃方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改善胃黏膜炎症状态, 促进胃腺体的增生。

综上所述, 使用自拟调胃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证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可行性,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化生萎缩性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胃黏膜肠化生的处理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肠化生”一定会癌变吗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