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5-21 08:15于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性期死亡率

于潇

脑出血具有发病快、危险度高的特点, 死亡率较高, 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容易发生急性脑出血, 患者突发急性脑出血后会在出血血管附近形成肿块, 压迫周围的脑血管和神经组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1]。虽然现代的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 但急性脑出血依然有较高的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 若救治不及时就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影响[2]。为了提高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本院特选取43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 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除了患有急性脑出血外无其他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且患者家属在参加实验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试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试验步骤均符合相关规定。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实验组患者中, 男24例, 女19例;年龄52~74岁, 平均年龄(62.45±4.78)岁;出血部位:小脑出血7例, 桥脑出血11例,丘脑出血1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 其他部位出血4例。

对照组患者中, 男26例, 女17例;年龄54~76岁, 平均年龄(63.78±4.12)岁;出血部位:小脑出血10例, 桥脑出血13例, 丘脑出血1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其他部位出血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本院现行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康复护理、饮食计划等[3]。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对患者检测生命体征时, 记录并分析其心跳、血压等临床护理特征, 若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刻报告医生并展开抢救[4]。若患者的体温较高或出现其他身体异常时, 每隔15 min应观察患者的瞳孔及脉搏情况, 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脉搏变弱等情况时应立即展开抢救。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很容易出现痰液淤积于呼吸道, 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要定时给予呼吸道清理, 保证其呼吸道畅通[5,6];若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导致严重缺氧, 应立刻切开患者的气管, 使用器具进行机械通气。若患者的身体逐步好转, 应由护理人员指导进行排尿, 以防止尿道感染的发生。在导尿时要保证遵循无菌操作, 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导尿, 尿袋位置不宜过高[6]。患者长期卧床, 容易引发压疮等并发症, 给其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 应对其进行皮肤管理, 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整洁。护理人员每天都要擦拭患者身体, 若发现压疮应及时给予治疗,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7]。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便秘3例, 压疮1例, 肺部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患者发生便秘5例, 压疮3例, 肺部感染9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9.53%。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55,P=0.0030<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实验组中无一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 死亡率为9.30%(4/43)。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51,P=0.0405<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28例, 基本满意12例, 不满意3例, 护理满意度为93.0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20例, 基本满意13例, 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6.74%。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5,P=0.0351<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临床疾病, 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过程中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很容易发生意外, 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8]。为了提高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本院特选取43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根据疾病特点所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让医护人员更加充分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 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价, 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护理措施, 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5/43), 明 显低于对照 组的 39.53%(17/43),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χ2=8.7955,P=0.0030<0.05)。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0%(4/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51,P=0.0405<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74%(33/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405,P=0.0351<0.05)。

综上所述,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性期死亡率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